作為湖北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武漢當代集團及其旗下上市公司構成的“當代系”以擅長資本運作、兼併收購不斷而聲名顯赫。然而,“買出來”的當代系也在承擔着由大量併購活動帶來的商譽高企、債務纏身的巨大壓力。在去年疫情衝擊之下,當代系面臨的財務壓力進一步增加。與此同時,當代系也開始不斷出售旗下資產、實施再融資舉措。在此背景下,昔日“發審委一姐”郭旭東被曝已正式出任當代集團副董事長的消息,似乎更顯得不同尋常。
4月11日,有媒體報道稱,昔日證監會“發審一姐”郭旭東已經正式加盟湖北最大民企之一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當代集團),且擔任副董事長一職。
在此之前,郭旭東曾在證監會履職長達21年,並在發行部掌管IPO發審工作多年,擔任過五屆發審委員。2019年8月,郭旭東被曝已向證監會提出辭呈。由於監管層幹部身份較為敏感,因此郭旭東去向一直撲朔迷離。不過去年9月,當代集團孫公司的一則官網報道則在無意中透露了郭旭東的下一站。
郭旭東的加盟,也讓當代集團及創始人艾路明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伴隨着艱苦的創業和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當代集團從1988年靠着2000元啓動資金創立起來的小研究所,最終成長為如今手握多家上市公司、擁有千億資產的湖北最大民營企業之一。然而,跨行業經營和大量的併購活動,也讓當代集團商譽和債務高企,內患深藏。如今郭旭東的到來,能否助力當代集團破除財務“隱憂”,或許尤為值得關注。
昔日“發審一姐”加盟當代集團
對於不少上市公司來説,郭旭東並不陌生。根據公開資料,郭旭東曾擔任第九屆、十屆、十一屆以及十七屆、十八屆發審委委員職務,可謂“五朝元老”。
2007年,郭旭東的名字首次出現在證監會發審委的名單中,擔任兼職委員的角色,並在此後的2008年和2009年連任發審委兼職委員。2010年,郭旭東暫別IPO審核一線,此後先後出任證監會非上市公眾公司部副巡視員、副主任及證監會公眾公司部副主任。闊別一線發審工作七年後,2017年9月郭旭東再次迴歸發審委,而此時她的職位已是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副主任,位列發審委委員會名單之首。由於其專業幹練、對投行業務要求嚴厲,而被市場稱為“鐵面發審委”、“IPO守門人”。
不過,2019年8月初,有消息稱郭旭東已經正式向證監會提出了辭呈,並於同年9月獲得批准。但直至2020年7月,證監會才正式發佈公告免去郭旭東第十八屆發審委委員職務。
由於監管層幹部的身份較為敏感,郭旭東離職後去向備受市場關注,但一直是個未解之謎。期間多次傳聞,其會接受券商邀請從而“下海”,然皆無果。直到去年9月份,郭旭東的下一站才在當代集團旗下一家孫公司的一則新聞報道中露出蹤跡。
2020年9月11日,宜昌三峽製藥有限公司的官網上發佈了一篇名為《當代集團、人福醫藥集團領導調研硫酸新黴素產業基地》的報道,文中提到8月18日當代集團副董事長郭旭東與其他高管一道赴該公司工廠進行調研。據悉,三峽製藥為當代集團旗下人福醫藥的全資子公司。根據媒體近日的求證,新聞報道中的郭旭東正是原“發審委一姐”郭旭東。不過,上述報道目前已被其撤下。
有意思的是,與此前監管官員下海一般投身於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不同,郭旭東的選擇似乎顯得有些“另類”。有分析稱,這可能是其出於三年“規避期”的過渡安排,等“規避期”一過可能會另有安排。
“買出來”的武漢當代系
不管郭旭東的加盟是臨時之舉還是長期行為,這無疑都已讓當代集團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作為湖北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當代集團實力不俗。根據湖北工商聯去年10月發佈的2020湖北民營企業百強名單,按2019年營收排名,當代集團位列湖北省內第九位。而據當代集團官網介紹,截至2020年9月30日,該集團資產總額已超1000億元。
千億資產的背後,則是當代集團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在某種程度上,當代集團的發展可以説就是一部併購史。
1988年,創始人艾路明和6位武大校友憑藉2000元,在武漢洪山區註冊成立了當代生化技術研究所,主營從小便中提取尿激酶出口日本,這也被視為艾路明及其武漢當代集團發家的起點。
1993年,艾路明等人成立了武漢當代科技高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當代科技”)。四年後,當代科技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這便是如今的“人福醫藥”,也是當代集團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
在醫藥領域積累一定資本後,當代集團開始通過各種資本運作向外開疆拓土,陸續在紡織、地產、旅遊、文體、金融等領域加快佈局,一個龐大的武漢“當代系”帝國呼之欲出。
2010年,當代集團斥資9億元競得安徽華貿集團36.77%的股份,間接持有其旗下上市公司華茂股份股權,進入紡織產業。
同年,當代集團通過受讓武漢光谷創投持有三特索道581.8萬股股份,成為三特索道第三大股東,一腳踏進旅遊業領域。2013年,當代集團又通過參與三特索道定增,持股比例由4.85%升至10.5%,僅次於第一大股東的11.71%,距離控股三特索道僅一步之遙。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隨後三特索道被湘鄂情實際控制人孟凱舉牌。激烈爭奪後,當代科技最終獲勝。2013年底,當代科技通過後續增持,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升至14.82%,成為第一大股東,最終拿下三特索道控股權。
2015年5月,當代集團與道博股份(次年5月更名為當代明誠,現為當代文體)第一大股東新星漢宜簽署增資協議,當代集團斥資3億元認購新星漢宜新增註冊資本,增資完成後,當代集團成為道博股份的控股股東,藉此佈局文體產業。此外,當代集團還通過人福醫藥間接持股天風證券,曲線涉足金融業。
實際上,以上只是當代集團投資併購案例的冰山一角。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當代集團直接控股的企業多達609家,間接持股企業更是高達1000家。
隱憂之下,再融資瘋狂“補血”
跨行業經營及管理眾多子公司的當代集團也有內部隱憂,過去幾年大量併購帶來的商譽減值問題更是首當其衝。
以當代集團的核心資產人福醫藥為例,2018年公司因計提35.61億的資產減值損失導致當年淨虧損3.86億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人福醫藥賬上仍有34.08億元商譽,為去年前三季度淨利潤10.44億的三倍多。
而在集團層面,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當代集團商譽規模較上一年同期驟降近半成,但仍有41.71億元,佔非流動資產的8.95%,為去年前三季度淨利潤12.13億的三倍多,面臨較大的商譽減值風險。
除了商譽高築,當代集團的債務問題也飽受詬病。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當代集團總資產為1003.29億元,總負債為681.8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7.96%,較上年同期上升了2.21個百分點。核心資產人福醫藥的債務負擔同樣較重,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人福醫藥負債總額達到了249.5億元,超過2018年、2019年的年度數字,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上升至71.4%。
與此同時,不給力的業績表現更是給人福醫藥降低資產負債率蒙上了陰影。2020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8億元,同比下降7.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6.1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7.83%。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3月10日,人福醫藥控股股東當代集團質押股份約3.88億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79.93%。控股股東近八成持股已被質押,可見該公司資金使用比較緊張。
此外,當代集團旗下的其他幾家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也乏善可陳。2020年,三特索道營收同比驟降超四成。由於報告期內轉讓了5家參、控股公司股權,該公司去年淨利潤暴增150%,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則處於虧損狀態,淨虧損1.6億元。另一上市公司當代文體去年轉盈為虧,預計淨虧損15.5億至19.5億元。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人福醫藥等不斷剝離非核心資產,加快回籠資金,優化資產結構,而當代系對於通過再融資活動來“補血”的需求也變得更加迫切。因此,對於當代繫上市公司的再融資等資本運作來説,有着豐富人脈和專業經驗的郭旭東的加盟則顯得“恰逢其時”,意義不同一般。
據不完全統計,在近一年多時間內,即郭旭東加盟當代集團前後,當代集團及其旗下多家上市企業至少進行了四次再融資活動,合計募資超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