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21日發佈的全球貿易季度報告顯示,全年平均貿易額與去年相比將減少7%至9%左右,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報告特別指出中國表現將會一枝獨秀。
報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貿易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與第二季度19%的下降相比出現小幅反彈,但仍不足以重回增長區間,各國之中僅中國一枝獨秀,實現了近10%的同比增長。
貿發會議表示,初步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全球貿易額同比降幅將進一步收窄至3%,全年平均貿易額與去年相比將減少7%至9%左右,但這一預測數字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取決於疫情的發展走向,以及未來數月內的經濟活動情況。
報告着重指出中國引人矚目的貿易復甦。在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出現下滑之後,中國的出口在第二季度止跌企穩,並在第三季度強勢反彈。與其他經濟體不同,中國的進口數據也在七八月間趨於穩定,並在九月取得13%的增長。
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降幅從第二季度的-18%減少為七月的-6%。
貿發會議指出,今年第二季度,國際貿易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嚴重衝擊,全球所有區域均未能倖免,但西亞和南亞的跌幅最為嚴重,進出口額分別回落了35%和41%。截至七月,除東亞以外的全球各區域貿易下滑仍然十分嚴重。
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在能源和汽車領域的貿易額仍然顯著低於2019年的水平,但另一方面,居家辦公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的需求增加則推動了通訊、辦公、紡織和服裝行業貿易的強勁增長。
報告指出,自今年四月以來,包括個人防護用品、消毒產品、診斷器具、呼吸機和其他醫療器械在內的防疫用品貿易增幅超過50%,但從中獲益的主要是富裕國家居民。
數據顯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高收入國家居民每月的人均醫療產品進口增加額為10美元,中等收入國家1美元,而低收入國家僅為0.1美元。總體來看,高收入國家與防疫相關的醫療用品人均進口額比低收入國家高出約100倍。
貿發會議指出,與醫療產品和個人防護用品相比,疫苗對於生產和運輸能力的要求更高,大多數低收入國家無法在國內自行生產,對進口的依賴程度更高,因而,未來富裕和貧窮國家在新冠疫苗獲取方面的差異將更加嚴重。
由於六月起世界範圍內疫情感染情況有所改善,加上預計2021年的疫情反彈將較為温和,世界貿易組織(WTO)本月稍早上調了對今年商品貿易的預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