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11日訊,在剛剛過去的週末,中遠海控公告稱,今年前三季度,中遠海控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約為675.88億元,同比增長約1650.92%。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其淨利潤仍高達約為674.21億元。
這一預告精確到了小數點後二位的數字,換言之,中遠海控在三季度獲得了304.9億的淨利潤,超過了上半年盈利的八成,也再創新的歷史紀錄。
同時,反映全球幹散貨海運價格波動的BDI指數也在國慶期間悄悄探至新高。
一切仍要從去年説起,全球範圍的疫情爆發後,全世界的交通運輸業不得不面對一些新問題:跨洋運輸的費用正在飆漲。
背後的原因是船運的平衡被打破。且海外港口由於進口貨物大增,但勞動力短缺加之工人罷工,集裝箱堆積如山。而我國疫情防控較好,各大港口運輸繁忙,開始面對集裝箱“一箱難求”的困擾。過去的一年中,海運面臨了訂艙難、塞港嚴重、船期不穩等多重問題,空運系統也在超負荷運轉,國際物流系統都艱難重重。
在此情況下,2021年一季度,集運龍頭中遠海控的業績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5200%,歸母淨利潤達到154億。
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中遠海控前一年全年的淨利潤。
二季度時,作為順週期王者,中遠海控賺得更多,最終實現了216億歸母淨利潤。
中信建投交運首席韓軍當時將中遠海控的目標價直接上調至38元,喊話中遠海控今年賺到775個億。
如今中遠海控距離這一年度預測目標,還差90億。但其股價已從七月時25.7元的高點回調了30%。
對於近期公司股價大幅回調,中遠海控表示是因市場擔心“雙控”及限電措施對貨量帶來的影響。華泰證券交運團隊認為,為限電政策對四季度貨量和運價影響較小。集運主要針對出口商品運輸,運輸需求相對生產製造具有滯後性。若限電限產持續時間超預期,或將在明年對一季度貨量造成影響。
中長期看,集運運力和艙位緊缺情況會逐步緩和,但是緩解時間和過程將較為緩慢,對2022年運價形成支撐。歐美港口的週轉效率、勞動力市場恢復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另一方面,後疫情時代,供應鏈穩定成為企業和貨主的首要考慮因素,與船公司簽訂長協價格和鎖定未來艙位被大多數貨主接受,我們預計2022年公司長協價格較2021年有望進一步提升。
市場上也有另一種聲音。國泰君安交運團隊表示,集運市場上週集運運價整體出現下跌,本週部分航線回升,延續近期高位震盪趨勢。三季度傳統旺季貨量增速明顯回落,甚至環比回落,低於市場預期,需警惕需求拐點風險。
我們將中遠海控每個季度的盈利數額與BDI指數在當季末的點位進行擬合,能夠發現中遠海控各季度的淨利潤規模與BDI指數點位高度相關。
而從最新的數據來看,BDI指數已出現高位滯漲態勢。
上週,西部證券發佈了關於2022年的六大宏觀猜想。猜想其中之一是2022年,海運價格或將回落。疫情後歐美國家對自中國進口商品形成“單向”路徑依賴、出口國集裝箱船“有去無回”的情況或將迎來改變。
原因如下:首先,5月以來美國已經進入被動補庫存階段,一般而言被動補庫存時間為1-2個季度,因此今年四季度美國將進入主動去庫存階段,屆時美國商品需求斜率將顯著放緩。第二,隨着防疫措施解除以及疫後財政補貼結束,美國港口工人已恢復至疫前水平,港口效率有望逐步提高。第三,歐美等發達國家產能利用率已恢復至疫前水平,海運“單行道”局面正在扭轉。可見,海運價格的多重矛盾已經逐步化解。進一步,今年3月起船舶訂單及集裝箱製造業提速,預計明年下半年船舶及集裝箱供給壓力將顯著緩和。
對於中遠海控,機構喊出的全年盈利目標雖然可期,但市場情緒能否使其股價重回巔峯,仍需打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