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郭子碩
2022年以來,多家銀行理財發佈公告,產品費率大幅跳水。
近期,日照銀行、華夏理財、招銀理財等10餘家銀行和理財子公司下調旗下理財產品費率。3月22日起,交銀理財穩享靈動慧利 6 個月定開 4 號理財產品對銷售手續費及固定管理費給予階段性優惠,銷售手續費由每年的0.30%降至0.15%,固定投資管理費由每年0.20%降至每年0.15%。
部分理財產品費率甚至直接降為零。3月11日,招銀理財發佈公告稱,計劃對招銀理財招睿零售青葵系列一年定開3號固定收益類理財計劃,於2022年3月15日開始,固定投資管理費從每年0.15%降至零。不過,上述固定投資管理費優惠日期到3月22日,優惠僅持續一週。
理財產品費率降為零,並不代表零收費。有網友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不看不知道,產品説明書裏超額業績管理費竟然高達95%。”
超額業績報酬,是指當理財產品的實際兑付收益率超過業績比較基準時,超過部分銀行將按一定比例在投資者和自身之間進行分配,是淨值型理財產品的主要收費項目之一。
時代週報記者翻閲多支理財產品的説明書發現,各類型銀行淨值型產品超額業績報酬均較高,收取比例大多在50%-95%之間。需要注意的是,理財產品的費率信息通常不會在產品海報中明示,而是在產品説明書內,很容易被投資者忽略。
隱形超額管理費
投資者支付的費用,並不止固定管理費和銷售手續費。
“收費不是固定的,銀行會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各項費用費率和超額業績報酬收取方式及比例。”廣州某股份行理財經理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理財產品的管理費、銷售費等各項費用屬於“剛性支出”。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費率優惠的本質是為了沖淡資管新規後,產品業績波動對投資者的影響,加大理財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銀行調低部分理財產品的費率並不等於投資者就一定能享受低費率。
銀行理財產品收取高超額業績報酬的現象並非個例。某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的固收類理財產品在產品説明書表示,若產品在存續期內的累計年化收益率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產品管理人將按照超出部分的 95%計提超額業績報酬。
説明書還強調,銀行有權根據市場情況調整上述各項費用費率和超額業績報酬收取方式及比例。
普益標準2021年10月發佈的數據顯示,近一年內銷售的銀行理財產品平均超額業績報酬的比例約為73%。此外,平均銷售費率約為0.127%,平均託管費率約為0.020%,平均固定管理費率約為0.184%,平均固定費率合計約0.331%。
業內人士分析,銀行理財在銷售成本和託管成本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收費標準有限。因此,超額管理費(超額業績報酬)便成銀行理財業務的一大收入來源。
“資管新規前,實際上大部分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都高於預期收益率,但銀行不會主動告知客户。”一名業內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
此外,不少銀行App頁面主要對風險等級、近期年化收益率和最新淨值作出顯著提示,然而理財產品具體的金融產品投資情況,也就是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組成,只有產品説明書才有詳細説明。
有何影響?
2022年以來,業績波動是銀行理財市場的常態,多家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為負收益。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剔除半年內無淨值的產品後,銀行理財市場共有超2.6萬隻理財產品,其中1484只產品“破淨”(即單位淨值不足“1”),佔比5.58%。
2022年年初成立的產品淨值也遭遇大幅回撤。中國理財網顯示,截至3月13日,貝萊德建信理財的“貝盈A股新機遇權益類理財產品2期”自1月成立以來,淨值下跌10.55%;1月18日發運作的光大理財“陽光紅新能源主題”淨值已下跌8.90%。
3月13日,華泰證券發表研報指出,近幾年“固收+”產品不斷膨脹,但投資者風險偏好普遍較低,產品認知存在差異,因此對淨值波動尤其是虧損的容忍度較低。由此來看,通過費率優惠吸引投資者,似乎是銀行和理財子公司對沖產品業績波動,導致市場負面情緒的錦囊妙計。
在市場環境不佳的條件下,銀行和銀行理財子公司要實現業績比較基準,或存在一定難度。大比例的超額管理費會如何影響投資者收益?
實際業績高於業績比較基準,按照合約規定,銀行和理財子公司能合規獲得超額部分高達50%-95%的收益。有分析人士指出,理財產品淨值震盪波動,尤其是混合類、權益類理財產品,浮動手續費率越低越好。在市場表現理想的背景下,投資者可能獲取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收益率。
需要明確的是,中郵理財、招銀理財、工銀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表示看好股市長期走勢,而權益類理財產品主要掛鈎股票等標的。銀行理財產品掛鈎不同的金融產品。如固定收益類銀行理財產品,資產可能掛鈎銀行存款、同業存單、大額可轉讓存單、國債等固定收益類資產。
農銀理財1月金融數據解讀指出,綜合來看,信用擴張趨勢初步確立,後續寬信用將持續,貨幣政策繼續大幅寬鬆可能性小。往後看,地產政策將繼續優化、財政支出將在上半年明顯發力,信貸社融結構也將持續改善,不應對今年的經濟形勢悲觀。
銀行理財市場潛力無限。中國理財網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顯示,截至2021年底,銀行理財市場規模達到29萬億元,同比增長12.14%;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4.76萬隻,募集資金122.19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近1萬億元。
截至2021年底,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8130萬,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95.31%。其中,個人投資者仍佔絕對主力,數量佔比高達99.23%。
招銀理財在致卓遠投資者的一封信中表示,在今年以來權益市場大幅波動,固收+或二級債基均出現普遍回撤的背景下,投資者應更正確地認識固收+,“+”的是收益也是風險更是機會。“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我們堅定認為,長期來看仍機會大於風險。” 招銀理財回應。
“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時,要關注理財產品説明書的業績報酬規定。應選擇整體費率較低的理財產品,相當於變相提高產品收益。” 廣州地區某國有大行理財經理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上述國有大行理財經理補充,注意部分銀行理財產品費率調整附帶的限制條件,比如持有期限、優惠時間等。投資者必須仔細查閲產品説明書,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