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賺錢一邊“哭窮”化妝品行業前三季度為何自相矛盾

一邊賺得盆滿缽滿,一邊直呼成本壓力大,化妝品企業前三季度為何如此“自相矛盾”?值得關注的是,儘管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大漲,但是國內外化妝品巨頭們三季度銷量下滑、淨利潤虧損、產品漲價等現象也令其最後一個季度的業績走向“撲朔迷離”。

一邊賺錢一邊“哭窮”化妝品行業前三季度為何自相矛盾

化妝品巨頭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業績大漲,仍在財報中表示因壓力過大並上調產品價格。

國外與國內化妝品品牌業績均有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化妝品市場上有最激烈的競爭和最重的壓力。”一位國內化妝品企業負責人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寫道,化妝品企業彷彿在坐過山車。

無論是外資化妝品巨頭、還是國產化妝品龍頭,均在前三季度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根據中國商報記者整理的七家國產化妝品上市企業、八家外資化妝品上市企業前三季度的財報,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領跑業績榜單,營業收入達到231.9億歐元(約合1724.2億元人民幣),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還增長了9.3%。雖然寶潔、聯合利華三季度的化妝品業務營業收入高於歐萊雅,但整體收入仍稍遜一籌。

國內市場仍是外資化妝品巨頭的“必爭之地”。歐萊雅集團在國內市場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2019年大增42.8%;前三季度,國內市場份額在資生堂集團整體佔比中達到了23.7%,資生堂中國大陸三季度零售銷售額實現同比增長8%,高檔化妝品整體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超35%,其中高檔化妝品電商渠道增長了40%以上;歐舒丹也在財報中表示,國內市場對整體銷售額的貢獻最大,這歸功於活躍的網上及實體銷售。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國內A股化妝品企業的頭把交椅之爭異常激烈,上海家化以58億元的營業收入成為國內賣化妝品收入最高的企業。據中國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的國內化妝品上市企業已經達到了七家。除去家庭清潔產品,上海家化化妝品收入與貝泰妮、珀萊雅、水羊股份、華熙生物、青松股份差距均很小。

化妝品行業真的如“成績單”呈現的那樣風光嗎?上述化妝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前三季度業績不錯,但是今年化妝品企業依然很難。尤其是三季度,化妝品企業不得不為自己的盈利能力擔憂。

化妝品企業為何“自相矛盾”

一邊慶祝業績大漲,一邊擔憂利潤縮水,今年化妝品企業有些“自相矛盾”。

“今年以來,化妝品原材料價格就一直在上漲。”上述化妝品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國慶節之後,部分原材料的價格每噸上漲超過2000元,這令很多企業都難以接受。

據上述化妝品企業負責人提供給記者的原材料報價單,巴斯夫、陶氏、杜邦等原材料供應大廠均將每噸原材料的價格上調了500-6500元/噸不等。而據他介紹,原材料最新一次漲價在10月中旬,而今年以來原材料已經多次漲價了。

原材料壓力反應在了巨頭們三季度的財報中。三季度,國產品牌諾斯貝爾母公司青松股份淨利潤虧損了6198萬元,同比下降147%;寶潔淨利潤同比下滑4%,其稱這是因銷售成本上漲13%導致;丸美股份三季度的虧損也超4000萬元。

面對壓力,化妝品巨頭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漲價。寶潔預計,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公司受到原材料和運費上漲的不利影響分別為21億美元(約135.65億元人民幣)和2億美元(約12.92億元人民幣),高於上一季度共19億美元(約122.73億元人民幣)的預期。公司將提高部分家庭日用品價格,包括美容類產品、口腔類產品和剃鬚護理產品等。聯合利華三季度在銷量下滑的情況下仍實現了銷售額的增長,其財報中顯示是因為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上漲4.1%。

“國產品牌在未摸清市場行情前哪敢輕易漲價。”上述化妝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三季度也趕上了“雙11”大促,本身就依靠低價來吸引消費者,此時如果宣佈產品漲價,勢必會影響銷量。

四季度業績何去何從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三季度或已經成為國內化妝品行業截至目前遭遇的近十年的“最冷消費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9月,我國化妝品零售總額增速為3.9%;7月,同比增速在2.8%;8月增速為零。而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時,9月的增速也達到了13.7%。

化妝品巨頭們四季度的業績何去何從?紅杉資本的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電商節多在四季度。化妝品行業在四季度會有很多促銷活動,每年四季度整個行業利潤幾乎佔全年的一半。化妝品行業四季度的利潤仍然可以期待。

一位長期觀察A股化妝品上市企業的投資者則對記者表示:“進入三季度,化妝品行業整體銷量增速持續放緩,此前的行業增長紅利以消費分層升級為基礎,由媒介變遷和線上渠道高增長驅動。而目前,媒介變遷和線上渠道的發展進入瓶頸期。我認為化妝品行業階段性增長的紅利期已經接近尾聲了。”

值得關注的是,業內人士認為,對於國產化妝品企業,尤其是新鋭彩妝品牌,短期內或無法擺脱利潤陰霾。天勤品牌諮詢CEO羅文琴表示,彩妝品類消費者本身的消費忠誠度低,同時消費者對價格又相對敏感。在高營銷投入下,這些品牌經常陷入低利潤、甚至無利潤局面。除去品牌創建初期的策略性虧損因素,這種短期內無解的利潤陰霾的狀況或將持續。

(中國商報 記者 馬嘉 文/圖)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21 字。

轉載請註明: 一邊賺錢一邊“哭窮”化妝品行業前三季度為何自相矛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