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創業板迎來開市12週年。12年前的10月30日,承載着服務創新型成長型企業使命的創業板揚帆起航,首批28家公司登場亮相,一段波瀾壯闊的創新創業企業“賦能記”由此展開;12年後的今天,伴隨着以註冊制改革為引領的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大命題”持續深入,創業板吸引1050家優質公司掛牌,為服務實體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王漢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2年來,創業板不斷迭代優化全方位制度安排,依託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在中國金融與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與開放的進程中穩步成長,在服務雙創企業、服務國內外投資者、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及轉型升級方面,取得矚目成績。
服務實體經濟 彰顯“三創四新”特色
12年來,堅守定位的創業板與其他板塊錯位發展,以更大覆蓋面、更強包容性吸引創新創業企業“加盟”。截至10月30日,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達1050家,總市值達13.09萬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上述1050家公司中,超九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近六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創業板以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結構與A股整體存在明顯區別,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四個產業已呈現明顯的集聚效應,公司數量合計近500家,佔創業板公司總家數的比重合計近50%。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創業板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優質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提供了成長空間,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添活力。”
從28家到1050家,是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的跨越發展,其內涵則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態勢凸顯。截至今年10月30日,創業板已有16家公司市值超過千億元,63家公司市值超過300億元。今年上半年,盈利5億元以上的創業板公司達55家,智飛生物、寧德時代等19家企業盈利超10億元。700家公司實現淨利潤增長,395家公司淨利潤增幅達50%以上。
雙創企業的蓬勃發展之勢,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澆灌。截至目前,創業板公司累計IPO融資6080.35億元,再融資4815.81億元,股權融資金額合計10896.16億元,資金直接投向創新創業領域,進一步推動新經濟發展。據統計,創業板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IPO募資合計3327.74億元,佔板塊總體的54.73%,再融資合計3617.80億元,佔板塊總體的75.12%。
研發投入是檢驗創業板公司雙創含金量的硬核指標。2009年至2020年,創業板公司上市後累計總研發投入超5000億元,且板塊公司總體研發強度不斷增加。其中,超百家公司擁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此外,創業板公司緊扣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方面依託國內市場和產業體系,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擁有與主營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13萬餘項,近六成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實現了進口替代,解決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另一方面參與全球產業價值鏈建設,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增添動力。
踐行探路使命 改革永無止境
12年來,創業板通過一次次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制度改革,不斷優化投融資環境,資本形成優勢漸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而在創業板改革的呼聲中,試點註冊制無疑是被市場各方提及最多的關鍵詞之一。
時間撥回至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官宣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啓動;同年8月24日,首批18家創業板註冊制企業順利上市,A股市場註冊制改革逐步深入。
一年多來,在充分吸收科創板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創業板踐行探路使命,以註冊製為主線,對首發、退市、併購重組、交易等基礎性制度進行全方位升級,在向符合“三創四新”定位的企業敞開大門的同時,激活存量市場,帶動創業板煥發新氣象,也為下一步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摸索出更加清晰的路線。
截至目前,註冊制下創業板已受理752家首發、392家再融資、24家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申請。當中,222家公司實現上市,融資1702.66億元;279家次再融資已註冊生效,擬募集資金2851.60億元,其中203家實施完成,實際融資1927.25億元。
改革促進發展,改革激發活力。截至2021年8月31日,共有186家註冊制下新公司披露2021年半年度報告,平均實現營業收入12.99億元,同比增長30.98%,營收規模超板塊平均水平;平均實現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29.84%。新公司中有129家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佔比69.35%,其中22家公司淨利潤增幅超過100%。
王漢鋒認為,創業板以中國特色的實踐初步證明,持續改革開放優化制度安排、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立足中國國情、不忘“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資本市場初心,中國可以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支持科技創新的資本市場。
當下,以註冊制改革為引領的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提速。無論是在註冊制制度框架下的一系列制度創新全面展開,還是新證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等為註冊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的政策陸續出台……改革的深度和廣度均超出市場預期。
改革征程未有窮期,我國資本市場註冊制改革仍是“進行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這意味着,創業板仍需砥礪向前。
展望未來,董忠雲表示,接下來,創業板應繼續堅持“三創四新”定位要求,通過資本市場賦能推動我國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在服務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發力,一是繼續完善制度安排,推動資本市場差異化制度建設,進一步優化首發、再融資、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打造更包容的融資環境;二是進一步完善詢價、定價、配售機制,激發市場融資功能;三是進一步完善交易制度,繼續提升市場定價效率和活躍度。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