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路上急剎車:4小時如何改變一家系統集成商的未來?

五五私董手記,乾貨輸出

議題:雙線戰略如何才能成功過渡?

人物:老伍和他的私董小組成員

私董主持人:劉佳硯

地點:北京中關村

背景介紹:

W公司是一家系統集成商,細分領域內排名數一數二。如果只是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創始人老伍的日子會過的很舒服。

但是他的目標是做一家上市公司。然而一家靠項目、關係驅動的系統集成公司,距離上市的距離太遙遠,而且系統集成商靠整合別人的東西,自己沒有核心競爭力。這幾年價格競爭越來越厲害,利潤越來越可憐。

老伍早就做了轉型的決心:要從一家系統集成商轉型成為一家軟件技術供應商。

但是轉型的過渡期,他面臨着從未有過的挑戰:在未來1~2年,既要完成軟件研發、推出產品,逐步取代系統集成,成為公司的主流業務。同時又要保持現有的系統集成業務,創造現金流,來支撐軟件業務的投入。

“雙線戰略過渡”令老伍苦惱已久,此前他還花了50萬請業內一流的諮詢公司做戰略諮詢,並沒有產生價值。

令老伍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場4個小時的私董會議,不僅價值遠超50萬的諮詢,而且顛覆了他早已定好的“雙線戰略”......在會後,甚至改變了公司的命運。

01

提出議題:雙線戰略如何才能成功過渡

那是老伍第一次作為議題人召開私董會。

會議當天下午,圓桌會議室陸續來了10幾位客人,以中年男士為主,衣着比較隨意樸素。但老伍知道,這些看似平常的人,都與他一樣,背後都掌握着一家成功的企業。他們雖並非馬雲、任正非那樣叱吒風雲無人不知的企業大咖,但馬雲、任正非未必會做他們的生意。他們大多是所在細分領域裏頭部公司,是行業的專家。

他們中有些人在自己的領域已打拼數年,一路過關斬將,甩下很多競爭對手,度過諸多危機時期,已位列行業領先,甚至獨佔鰲頭。有些人有自己的金剛鑽,企業正在快速成長,且目標遠大。這十幾個人身後,有着幾十位、上百位、數百位員工,影響着成百上千個家庭。

如果把公司年收入算作他們的產值或業績,這十幾個人每人的年產出約在幾千萬到10個億。如果按平均1個億來估算,一年251個工作日,他們單天產值就是40萬,按8小時工作計算,一小時就相當於5萬。

對他們而言,時間真的就是金錢。“這十幾個人聚在一起,等於多少財富聚集在一起,那是多大的加持和助力!”老伍想到這,心裏充滿感激之情。

今天,這十幾個人都是為他而來,他們是他的私董。私董,顧名思義,就是私人董事。在公司經營上,為老伍出謀劃策、集思廣益的高級“外腦”們。

老伍之所以擁有了這樣一羣神奇的資源,起因是3個月前,他決定加入一個非常特別的組織。在國內,是他之前從未聽説過,更沒體驗過的一種組織——私人董事會。

轉型路上急剎車:4小時如何改變一家系統集成商的未來?
今天老伍首次作為議題人, 發起私董會議。也就是説,十幾位大老闆們相聚,專門為了討論他的一個議題。

談笑間會議正式開始,企業家們短暫狀態調整後,頓時進入了一種私董狀態。就像在公司內部召開一場正式的董事會,空氣的味道都變得嚴肅起來。

首先,老伍提出困擾他已久的議題:雙線戰略如何才能成功過渡?

所謂雙線戰略,簡單來説,老伍想帶領公司做一個戰略轉型:從一家系統集成商轉型成為一家軟件技術供應商。

為什麼做此決策?老伍深知系統集成商沒前途,靠整合別人的東西,自己沒有核心競爭力。價格競爭越來越厲害,利潤越來越可憐。

老伍研究了國外同行,發現有幾家相似企業走出了另外一種商業模式,不僅利潤高,商業模式也更健康:他們不做終端客户,而是給集成商或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中間件軟件。就像給挖金子的人送水。

這幾家企業目前雖然銷售額不那麼高,但是利潤卻不菲;而且他們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有定價權,是產品驅動銷售,而不是像老伍公司這樣,靠項目和關係驅動銷售。

老伍的目標是:在未來2-3年,從項目、關係驅動的系統集成公司,轉型成為一家以產品為驅動的軟件公司。並且他已確定好了研發方向,並在湖北高科技園區買了一棟樓,準備作為研發基地。

老伍即將面臨的挑戰是:在未來1~2年,他要完成軟件研發、推出產品,逐步取代系統集成,成為公司的主流業務。同時又要保持現有的系統集成業務,創造現金流,來支撐軟件業務的投入。

這個挑戰對老伍來説是巨大的。軟件產品研發對他來説是全新的,產品型公司他也從來沒做過。前期這樣的雙線操作,會有哪些風險和挑戰,更是未知的。

但是老伍日常已經習慣了挑戰和壓力,講完PPT, 他的內心非常平靜。説實話,雖然他參加過兩次其他私董的議題討論會,看到過議題人在討論中不同尋常的收穫,但此刻輪到自己身上,他並沒有太多期待。

他覺得提出的議題是個老大難問題,也沒期望四個小時,能討論出什麼絕佳方案。但是,後面會議的走向,以及結論的顛覆,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轉型路上急剎車:4小時如何改變一家系統集成商的未來?
02

探究:問題風暴引發深度思考

按照私董會的慣例,議題陳述完畢,緊接着到了提問環節。在主持人的引導下,私董們的問題如雪片般飛來。

提問環節,又名“探究”,就是把事情搞清楚再發言。正所謂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一個接一個問題砸過來,搞得老伍都有點冒汗的感覺,他沒想到大家的問題這麼多,這麼細。在連提問帶回答,再加追問中,1個半小時很快過去。總結來説,核心問題可以歸類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定位和價值:

● 誰是軟件的客户,數量有多少?

● 軟件用於解決客户什麼問題?

● 目前這個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 相比現在的手段,新研發的軟件有什麼優勢?

● 這個優勢對客户的價值是什麼?客户有多在意?

● 打算如何收費?

● 市場容量有多大?

● 近2-3年有資本市場的打算嗎?

......

二、模式和能力:

● 收入方式是什麼?

● 集成業務的客户付款習慣是什麼?收款週期有多長?

● 目前終端客户是否有單獨購買軟件的習慣,有的話是怎樣的?

● 打算如何進行軟件的推廣?

● 軟件產品是技術驅動還是人員驅動?門檻是什麼?

● 集成業務的利潤率如何?

......

三、機制和團隊

● 核心團隊對這個轉型怎麼看?

● 相對老業務,新業務的管理需要做哪些改變?

......

有的問題,老伍當時都不知為何要問,但他來不及多想,只顧着回答;

有的問題,老伍自己也沒有想過,被問的有些心虛,一邊回答一邊心裏打鼓。

在私董會上,原則是議題人要有問必答,而且要坦誠相告。

越多不同的問題,激發着老伍從不同角度來思考議題。就像他的另一個大腦在飛速運轉,多方位多角度讓他對問題進行了一次高強度的深挖和思考。

在這一番問題風暴中,老伍發現自己的內心在逐漸變化,他似乎對轉型的決策越來越有種隱隱的不安。

在問答結束後的休息片刻,他突生一念:是要繼續原來的議題,還是轉變一下,乾脆請大家討論下要不要進行這個戰略轉型?

不、不、不!好不容易才下了決心做轉型,怎能如此輕易就動搖呢?還是繼續原來的話題,接着聽聽大家的建議。

轉型路上急剎車:4小時如何改變一家系統集成商的未來?
03

拍磚時刻:顛覆議題

休息結束,接下來便是歷來最精彩的拍磚時刻。

在這個環節,首先是對問題的“重新定義”,又稱“定見”。就是諸位私董們對問題進行一個本質性診斷:這究竟是一個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以確定接下來的討論方向。

主持人話音剛落,馬上有私董開炮:“我覺得談雙線戰略如何過渡還為時尚早,首先要判斷的是,這個戰略是不是成立?”

這個意見猶如投下了一顆炸彈,立即得到大多數私董的響應。這讓老伍有點掛不住,雖然他剛剛也有過這個念頭。

但是輪到他最後定見時,他委婉地堅持要繼續原來的議題方向。

眼看着衝突來了。

見此情形,主持人不慌不忙地説,“如果伍總堅持他的議題方向,那麼對於討論往下如何進行,大家是什麼意見?

這時,組裏非常資深的一位私董F總説話了:“既然開的是私人董事會,那麼大家就有必要説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是對當事人最負責任的方式,也是私董的價值所在。如果都順着當事人的意見走,那私董就沒什麼意義了。戰略決策對公司的影響是決定性的,決策成立是實施的前提。如果大家覺得這個前提有問題,那我覺得還是應該説出來,供伍總參考。”

主持人隨即支持了這個説法,這打消了老伍剛剛的猶豫,他也表示贊成。雖然和初衷不太一樣,但其實他的心裏也非常贊同F總的説法。

接下來每位私董的發言,幾乎句句都戳到老伍的痛處。這個戰略轉型的挑戰和難點被大家看的清清楚楚,而且非常客觀冷靜地説出來。

這個決策需要釐清的第一個難點,也是最核心的一個關鍵點是:老伍到底想要什麼?

一切為着願景而動。

伍總是想要一個小而美的公司?

做做軟件,不操心那種重大項目難纏的客户關係。以產品説話,賣給集成商。畢竟集成商相對簡單,主要看價格和服務。

然而這樣也有弊端:

其一,從市場總量上看,企業規模很難做大。因為國內市場不比國際市場,此類行業設備還是重硬輕軟,軟件賣不出價格,在一個項目中,軟件部分收入只佔不到20%,硬件佔到80%以上,因而總體市場容量十分有限。

其二,是否就一定能避免做關係和價格戰呢?這個市場畢竟是終端用户主導市場,終端客户在選型中很有話語權,中間商會把這種壓力傳導給軟件供應商,也許還是免不了需要做關係和打價格戰。

其三,從客户端看,放棄掉終端客户網絡,只賣給中間商,可能失去對市場的掌控權,被中間商限制和左右。

亦或是,想要成為一家上市公司,未來走向資本市場的打算?

這樣做的硬性要求:第一是規模,第二是利潤。

行業性應用軟件能有多大規模,是否能在未來3-5年內支撐起一家上市公司的業績要求?如果不能,那就需要硬件業務的收入支持。也就是説,不能單做軟件。

這個點真是猛戳了一下老伍的痛處,他頓時有醍醐灌頂之感。伍總平常埋頭於業務思考,似乎只在業務層面想問題,這一下被私董們拔上一個高度,看到了更大的格局。

如果問題看不清,是因為陷在問題裏,沒有站到高處!

他心心念念地都想做一個上市公司,到資本市場舞台上讓公司上一個大台階。私董們的分析非常中肯,像這樣細分行業的應用軟件是很難做成上市公司的。

私董們隨即給了更為具體的建議,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建議將改變W總公司的未來。

轉型路上急剎車:4小時如何改變一家系統集成商的未來?
為何要放棄集成業務,為何非此即彼呢?可以把軟件業務做成區分於其他集成商的一個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説,做成一個有自主軟件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這樣既不放棄既有的硬件業務,客户網絡和業績積累;又可以增加新的業務增長點和核心競爭力,為上市創造更好的題材。

這些意見,伍總聽得心花怒放,説進入他的心窩裏。

有私董又更進一步直接説道:“伍總,你可能是累了,想換個方式活了。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原來是跪着賺錢,現在是站着賺錢,以後想躺着賺錢。當有這些想法時,問問你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聽到這,伍總笑了,同時不自覺地鬆了一口氣。“哎,是啊,也許是有點累了。”

他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被理解、被共鳴的感覺。雖然這些人和他相熟不多,也就是三面之緣,然而他感到一種親近。

也許是因為身份相同,都坐老闆這把椅子;也許是因為私董會的氛圍,大家坐在這裏天然地敞開、真誠、關懷、所言不虛。他有一種找到組織的感覺,終於能説説心裏話,聽聽真話了。

是的,做集成商這些年伍總是有些累了。常年的出差、喝酒、做關係、競標戰,令他有些身心俱疲。然而,他想上市的夢想並沒有改變。大家把他心裏最恐懼的東西説出來了,也喚起了他最初的夢想。

到這裏,原來的議題變得不再是問題了!

最後總結的時候,伍有點小激動,他萬萬沒想到,這個下午短短4個小時,會給公司的發展方向帶來如此轉折性的變化,而且這個變化讓他覺得心裏特別踏實。

“感謝大家,把我心裏最恐懼的東西説出來了。對這個轉型,説真的,我自己總有隱隱的不安,但也説不清楚為什麼。去年我請業內一流的諮詢公司來做了一次戰略諮詢,花了50萬,結果連尾款都不想付,為什麼?他們花了幾個月功夫,得出來的方案還沒有我知道的多。但是今天,大家給我做了一場免費的諮詢,我終於知道下一步該做些什麼了。”

轉型路上急剎車:4小時如何改變一家系統集成商的未來?
在那次私董會議之後,老伍取消了雙線戰略,打消了徹底轉型的念頭,而是把自主的軟件研發作為系統集成的一項配套特色而逐步推進,成為了一個有自己獨特解決方案的系統集成商。

經過2年多時間驗證,軟件部分的收入逐漸提升,佔到公司業務的15%。同時,這部分的利潤相對系統集成高出很多,也成為一項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了公司整體利潤率。

更重要的是,在軟件研發和應用中積累了技術團隊,研發經驗和管理經驗,讓老伍對產品開發有了更堅實的信心。公司已形成自主軟件+硬件的安全監控系統解決方案,在某個領域已穩居前列。

這不是終點,老伍心裏很清楚: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他記得當時私董會議上的那句話,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他心裏的產品夢才剛剛開始。

轉型路上急剎車:4小時如何改變一家系統集成商的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973 字。

轉載請註明: 轉型路上急剎車:4小時如何改變一家系統集成商的未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