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所長
這兩天對於投資者們來説,可謂是跌宕起伏、驚心動魄。
股市、債市、匯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其中週一的香港恆生指數一度大跌近7%,讓人一朝回到08年。
在恐慌情緒下,週二A股在前期低點附近穩住了陣腳,全體圍繞着3000點來回拉鋸,盤中還出現了半小時指數猛拉2%的情況,可以看出市場在關鍵位置的反撲意願仍然很強。
在目前的大環境下,風險大家都已心裏有數,我們來談談這幾天的積極信號。
央行9月對匯率做出了一系列表態之後,在資金投放和LPR利率等大家關心的問題上,基本都保持按兵不動。
而在這次的關鍵時刻,央媽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出手穩定匯率同時進行了大手筆投放。
25日早間,央行發佈公告:
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人民銀行、外匯局決定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
這一參數的調整,實際上就是使外債額度擴大了25%。
提升外幣的融資額度,一方面就是提升賣出外幣買入人民幣在境內使用的額度,鼓勵機構跨境融資,從而達到使人民幣升值的效果。
另一方面,擴大外債額度也是寬信用的一種體現,而在外幣兑換人民幣的過程中,其實也變相增加了央行的基礎貨幣投放,
既能穩定人民幣匯率,又能帶動經濟增長,這一操作可以説是一舉多得了。
回顧歷史,央行在2020年3月曾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在2021年1月又將這一參數從1.25下調至1。
基本上就是隨着人民幣的貶值和升值來回調節,是央媽“金融工具箱”中的又一法寶。
我們也看到,匯率劇烈波動下,兇猛的外資最近對資本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自10月11日以來,北向資金已累積淨賣出549億元,24日更是單日淨賣出179億,創出了單日淨賣出的歷史紀錄。可以説是直接推動了近期市場的恐慌。
上一次北向資金連續快速流出是3月2日至3月29日,累計淨賣出620億,其中單日最大淨賣出160億。
這背後自然是由外資對人民幣匯率和國內經濟趨勢的預期所做出的短期行為。
只要國內的政策和經濟及時給出恢復信號,外資很快又會慢慢回來。
同樣是25日早間,央行還進行2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由於有2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實現淨投放2280億元。
在外資剛剛大幅流出之後,央媽快速地為市場補血療傷,避免了恐慌的蔓延。
關於外資的問題,還有一點挺有意思的。
上週我們就提到過,高盛的分析師突然表示看好中國市場。
高盛的報告中寫道,與海外股票相比更青睞中國A股,因為它們相對較少地受到全球宏觀經濟不利因素的影響。
然而這周摩根大通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也不約而同地表示看好中國股市。
他在客户報告中寫道,中國股票的快速下跌與基本面存在脱節,此輪拋售潮為股票投資者提供了買入機會。
隨後我們也看到了,A股的外資大本營“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出創出了歷史紀錄,實在是頗為諷刺。
好在從我們的留言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已經猜到了高盛的報告是反向指標。
不過不管這些大投行們怎麼説怎麼做,下週就有一件大事可以充分體現外資對中國的態度。
不出意外的話,德國總理朔爾茨,就將在11月初訪問中國。
當前大環境下,歐洲的對外態度相當分裂,德國內部的綠黨就對此警告朔爾茨要與中國保持距離。
不過朔爾茨的態度也很明確,他認為一旦與中國脱鈎,將對德國經濟產生嚴重影響。同時他還表示,在歐盟峯會上,沒有國家願意與中國“脱鈎”。
這個信號是相當積極的,相信這次卸任沒多久的默克爾心裏應該能得到些許安慰。
由於能源上愈發吃緊,德國的製造業成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恐怕會受到巨大影響,因此必須尋找調整產業鏈的出路。
而就在25日早間,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了《關於以製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這似乎正巧能和朔爾茨訪華對應上。
來源:新華社
這一文件提到,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便利跨國公司、外商投資企業高管、技術人員及其家屬出入境。各地方要用好用足中外人員往來“快捷通道”,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明確標準和流程,為外籍人員來華提供便利。
這一政策指引似乎在為訪華人員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而在外商投資方面,文件也提出,在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方面,重點鼓勵外商投資高端裝備、基礎元器件、關鍵零部件等領域。
德國正是歐洲製造業的核心,在汽車工業等高端製造領域有着諸多優勢,目前正好又有轉移產業鏈的需求,可謂不謀而合。
德國的寶馬、巴斯夫等巨頭都早已確定將在中國擴大投資建廠,如果朔爾茨能順利成行,那麼對於中德來説都是好消息。
此前還有一些傳言稱馬克龍可能會隨朔爾茨一同來華,我國外交部已經回應無法給出相關信息。不過作為歐洲經濟的核心,德法兩國確實是最着急的,尋求與中國合作也是非常合理的。
截至目前朔爾茨訪華的時間還沒有正式確定,就讓我們靜待中歐合作的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