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一艘韓國貨輪在裝卸貨物。
張進剛攝(人民視覺)
博鰲亞洲論壇近期發佈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2年年度報告》中指出,2021年,亞洲經濟增長強勁反彈,亞洲經濟體加權實際GDP增速為6.3%,經濟總量佔世界比重提高至47.4%,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專家分析指出,亞太地區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將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助力。
RCEP開局良好
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中國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6.9%,佔同期中國外貿總值的30.4%。一季度,中國與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等多個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速超過兩位數。
《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2年年度報告》指出,RCEP的正式生效標誌着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揚帆起航。即使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亞太經濟一體化的步伐也未停滯。無論是經濟復甦還是制度建設,亞太地區都為全世界提供了新動力。
“RCEP開局之年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秀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亞洲地區既有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也有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呈現出互補性、多元性較強的獨特格局。RCEP是對亞太地區經濟體更高標準、更高層次的經貿資源整合,使處在產業鏈不同位置經濟體的聯繫更加緊密。在這種情況下,東亞地區在全球經濟中的驅動和引領作用進一步加強。
“RCEP是首次囊括中日韓三大經濟體的區域貿易協定,在中日、日韓之間首次建立自貿關係,標誌着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邁出里程碑式的一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RCEP最值得關注的是原產地累積規則,即在確定貨物原產資格時,如果使用了來自協定其他締約方的產品,允許將自貿協定的其他締約方使用非原產材料加工生產的產品累積至最終產品。企業生產的最終產品如果在所有協議生效國家的區域價值達到40%以上,就能獲得RCEP原產資格。這一規則使得來自RCEP任何一個成員國的價值成分都會被考慮在內,大大提高協定優惠税率的利用率,夯實了亞太地區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基礎。
亞洲經濟充滿韌性
據《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亞洲開發銀行預計,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復甦將繼續,今年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將保持強勁,達到5.2%。隨着一些經濟體繼續回到疫情前的趨勢,該地區的增長將受到這些經濟體國內需求強勁復甦的支持。東亞經濟增長去年已經恢復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預計2022年的增速將恢復正常水平,達到4.7%,中國可能繼續成為主要的增長引擎。亞洲其他地區的增速將在今年或明年恢復到其疫情前的平均水平。
“當前,亞太地區經濟合作與發展的最大特點在於,亞洲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增強。”徐秀軍指出,中國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經濟體,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產業不斷升級,在多領域發揮重要支撐作用。RCEP等區域經濟一體化自貿協定為亞太地區各國加強經貿合作提供了規則支持,帶來了實際便利和優惠,促進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向區域內聚攏,經濟合作緊密性進一步加強,相互依存程度進一步提升。
亞洲開發銀行日前發佈的《2022年亞洲經濟融合報告》指出,雖然全球貿易遭遇疫情和供應鏈中斷等影響,但亞太地區各經濟體間貿易快速增長有助增強區域經濟韌性,區域融合發展將助力亞太經濟實現可持續復甦。該報告還稱,亞太各經濟體在數字互聯互通、環境合作、貿易、投資和價值鏈等領域不斷融合。RCEP等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資的最新措施,有助於繼續推進區域貿易和經濟一體化,為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復甦提供機遇。
徐秀軍表示,當前,全球化遭受逆流,個別國家採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措施,對全球經濟造成諸多負面影響。俄烏衝突及美西方對俄持續強硬制裁,也對亞太地區經濟合作帶來挑戰。在此情況下,RCEP有序推進是亞太地區應對當前逆全球化挑戰的經濟制度安排。中國與東盟國家、日本、韓國等國家持續擴大的外貿規模表明,亞太地區承受住了這種考驗。
“亞太地區經貿合作表明,亞洲國家普遍認同和平發展仍是當今時代主題,各國可以通過經濟合作,實現本國發展,同時更好地促進本國和地區局勢的安全。”陳鳳英表示。
中國推動亞太合作
《外交學者》雜誌網站近日刊文稱,近年來,美國在外交政治和經濟政策上顯示出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傾向,削弱了全球化進程,引發不同陣營及利益團體之間採取反制措施,令全球政治和經濟結構發生顯著變化,過去十幾年來建立的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體系遭受沉重打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商業帶來新機遇,讓跨國企業和中小企業一道,與中國、東盟、中東、中東歐各國合作拓展商機。
徐秀軍指出,當前,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的“三環”結構日漸明晰:其一,內循環對中國經濟發展驅動能力顯著增強。其二,亞太地區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是中國國內循環的延伸地區,為中國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產業鏈、供應鏈方面的重要支持。其三,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外循環,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長期維持在30%左右,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參與亞太經濟合作,對全球經濟復甦起到重要引領作用。
陳鳳英指出,當前,亞洲格局演進是世界格局演進的關鍵,中國則是亞洲格局演進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全球疫情反覆跌宕、世界經濟復甦前景不明、歐洲大陸陷入戰火與衝突之際,亞洲的和平穩定顯得更加重要。近年來,個別國家大肆鼓譟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引發俄烏衝突,亞太地區中小國家的不安全感倍增。亞洲各國是否作出正確的選擇,關乎未來國際大勢。
“回顧中國對外開放的歷史,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化,中國始終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與周邊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可以説,亞洲對中國而言,就是家一樣的港灣。”陳鳳英認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國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全面實施RCEP,推動同更多國家和地區商籤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堅定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出全球發展倡議,表明中國積極參與亞太地區經貿合作、與全球各國共謀發展的決心和誠意。(本報記者 高喬)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05月12日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