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明明可以解決,特斯拉怎麼就不用呢?

區塊鏈明明可以解決,特斯拉怎麼就不用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老鐵

近日特斯拉爭議性事件之後,我們就一直在思考:既然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去中心化等明顯優勢,為何車企不能通過“上鍊”與用户共享數據,解決智能汽車發展初期關鍵的信用問題呢?

帶着以上問題,最近我們閲讀了大量車聯網和區塊鏈相關論文,並與專業工程人員交流後,以解答以下問題:

其一,制約車企數據全面“上鍊”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其二,車企全面“上鍊”的趨勢如何?

2018年保時捷與柏林初創公司 XAIN 測試區塊鏈在汽車中的應用,這使前者成為第一家將區塊鏈技術引入汽車領域併成功測試的跑車製造商。

與此同時,國內外車企也都掀起了“上鍊”的熱潮,從BBA為代表頭部車企最早的探索,到最近奇瑞汽車宣佈與螞蟻鏈合作,將商用車數據“上鍊”為第三方金融機構評估提供依據,車企的區塊鏈佈局熱情十分之大,根據網絡新聞我們整理了國內外代表車企在該業務領域中的探索,見下圖:

區塊鏈明明可以解決,特斯拉怎麼就不用呢?
區塊鏈明明可以解決,特斯拉怎麼就不用呢?

在現階段,車企對於區塊鏈的佈局體現在兩方面:其一,對上下游信息和資源的整合,以區塊鏈解決產業上下游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這其中乃是以去中心化技術為中心化的管理提供支持,尤其對錯綜複雜的供應鏈和銷售渠道的管理,包括特斯拉也在2020年3月首次將零部件運輸中啓用區塊鏈技術;其二,對車輛進行以區塊鏈技術推動的創新,如用户身份確認,信息保護等,提高車輛的駕駛體驗。

在上圖中我們也發現,截至目前車企對於駕駛數據的保護,共享以及對信用體系的重建或改善涉及相對較少,而這又駕駛特斯拉一系列風波的癥結所在。

近期奇瑞汽車與螞蟻鏈就商業車駕駛數據“上鍊”,併為第三方金融機構評估提供重要依據,是相較於中控認證、碳積分應用等業務中與區塊鏈合作更深度的,在此,區塊鏈成為重塑信用的重要元素。

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缺乏信任機制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融資租賃是當前最核心的痛點。一方面,行業尚處於發展初期階段,授信參考嚴重不足。另一方面,作為生產工具的車輛分散在無數節點,令金融機構難以採取有效風控措施,這些都極大制約行業的健康發展。

痛點在,需求在,解決路徑也在,究竟又是什麼因素限制了車企對區塊鏈重塑信用機制的探索動力呢,或者説如果要解決此問題需要何等條件?

此前已經有分析將關注點放在數據的安全以及法律制度層面,我們本文將聚焦在技術本身。

先看區塊鏈技術本身。

區塊鏈技術本身是專注於構建一種能夠有效防範安全和隱私風險的去中心化數據共享存儲系統其通過全網節點的共識與備份存儲來保證數據的安全添加與完整保存,但這種全網節點的大規模高頻交互需求對底層的基礎資源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其一,區塊鏈的不可篡改與可追溯特性要求各節點存儲完整的鏈上數據,隨着區塊的不斷生成,節點對存儲空間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其二, 節點對區塊的共識驗證過程需要實時交互大量數據,要求網絡必須具有較高的數據吞吐能力。同時,各類數據的實時性需求要求節點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以快速完成交易處理與區塊驗證工作。

也即,區塊鏈系統的部署應用對底層存儲、計算與網絡資源具有較高要求,傳統的車聯網基礎設施難以滿足其需求。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郎平,田大新等合作的《區塊鏈在車聯網中的應用綜述》一文中,提出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的協同,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邊緣計算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計算範式,將傳統網絡中心的計算與存儲資源遷移到了網絡邊緣上,就近為終端應用提供高帶寬、低延遲的計算和存儲服務。

但由於網絡邊緣系統的異構性與複雜性,邊緣計算在系統安全和隱私方面面臨着多項挑戰。

不難看出,將區塊鏈與邊緣計算進行協同應用,恰好能夠實現二者的優勢互補,有助於為區塊鏈系統提供充足的計算、存儲與網絡資源,從而保證邊緣節點數據的安全和一致性,並提升整個系統的隱私保護能力。

在奇瑞與螞蟻鏈合作案例中,我們也注意到:螞蟻技術團隊最後選擇在汽車前端控制器內嵌入程序模塊。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螞蟻鏈方面也披露了合作的技術難點:第一是整車環境受限,如何在設計完整的車輛系統中進行嵌入;第二個問題是環境多變,如何在各種極端環境下保持運行的安全和穩定。

綜合考量,在螞蟻與奇瑞合作中,基本確認是選擇了邊緣計算與區塊鏈協作的模式:雖然區塊鏈是雙方合作的最大看點,但往往忽略了邊緣計算在其中的價值,協作模式才是關鍵。

至此,我們可總結即便是特斯拉為代表的車企們在行駛數據“上鍊”的難處:不僅僅要攻克區塊鏈技術中存儲、計算等難關,且要兼顧邊緣計算技術的同步發展,這已經超出了大多數車企的能力。

這些都超出了現有車企的能力範圍,即便是特斯拉也很難實現技術的全面開花,目前特斯拉在區塊鏈中的探索相較於行業較為滯後,這可能當下制約車企數據全面上鍊的主要原因。

那麼,當奇瑞與螞蟻鏈合作進行之後,這是否預示着車企與區塊鏈企業之間合作會成為一種趨勢呢?

我們整理了國內車企或宣佈造車企業2020年的研發費用情況,見下圖

區塊鏈明明可以解決,特斯拉怎麼就不用呢?

2020年傳統車企除上汽、吉利等企業之外,大多數車企的研發費用規模都在50億元以內,這一方面由於部分以合資為主的車企在研發上過分依賴外資,自我研發動力不足;而另一方面,受疫情有效需求疲軟衝擊,車企多選擇節約開支以平衡損益表。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輸入性通脹不斷抬頭,PPI上揚趨勢加劇背景之下,我們認為車企們持續擴張研發費用的動力是受到抑制的。

在上圖中我們也注意到,新入局互聯網造車企業以手中現金流為籌碼,在研發投入上相當激進,這又是我們前文所講區塊鏈和邊緣計算協作的基礎。

螞蟻集團在2020年上半年研發投入57億元,佔營收比接近8%,全年研發投入大概率在百億元之上,而阿里雲早在2016年也涉足了邊緣計算,這也是奇瑞汽車與螞蟻鏈合作的基礎。

無論是百度,小米還是螞蟻,其研發投入意願和能力都要大於傳統車企,即便是被市場寄予厚望的蔚來,理想和小鵬,在研發總支出有限的條件下,其實現負責技術突破性創新的可能性是要被限制的:在車企“上鍊”的趨勢判斷中,我們更傾向於車企與研發驅動型企業的合作,螞蟻鏈與奇瑞汽車的合作或許是此趨勢的開始

最後我們想談談車企“上鍊”的遠景。

從根本上看,無論是用户認證還是上下游產業信息和資源的整合,區塊鏈都是對現有汽車產業信用機制的一次再造,如《經濟學人》就曾將區塊鏈視為“信任機器”。

如在基於螞蟻鏈“IoT鏈機”支撐的可信設備生態中,將形成一個人與機構,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多方互信的價值網絡,新能源產業鏈條上的各方主體都將因此受益。

但這並不等於區塊鏈可以包打一切,能解決企業發展中的所有問題:技術最終乃是為企業管理所服務,換言之,區塊鏈與邊緣計算協作技術優勢得以驗證之後,企業就需要面臨有效管理的全面提升。

汽車行業產業鏈很長,包括眾多類型的零部件和軟硬件設施,涉及利益相關方眾多,包括生產企業、分銷商、經銷商、消費者、保險公司、政府監管機構等,整體協調難度大,導致汽車行業原本的信息化程度就不高。目前區塊鏈尚處於理念傳播和研發應用初級階段,如何讓各利益相關方自願流通和共享數據,同時確保上鍊數據的真實性,仍然是區塊鏈應用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對於處於產業中心的車企,其“上鍊”的動力和決心以及前景都是積極的,但當下,企業應該考慮的是:在技術變革之下,激勵所有相關利益方的真實有效的“上鍊”。

螞蟻鏈高級技術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區塊鏈能夠解決上鍊後數據流轉與協作可信,但如果上鍊前的數據源頭不可信,那麼上傳至不可篡改的區塊鏈就沒有實際意義。

車企信用體系的重塑既要靠區塊鏈,但又不能全指望技術。

對於志在“上鍊”的車企,數據全面“上鍊”只是開始,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面。(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79 字。

轉載請註明: 區塊鏈明明可以解決,特斯拉怎麼就不用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