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醫藥前路未明:淨利下滑八成、實控人“易主”再引關注

一邊,業績斷崖式下滑;另一邊,高管變動頻繁,未名醫藥(002581)深陷“多事之秋”。

和訊財經翻閲未名醫藥近三年財報發現,其業績陷入了猶如坐過山車般跌宕起伏的困境。2020年,一度跌到谷底,淨虧損近2億元。不過,2021年,經過努力調整後,成功實現扭虧為盈,正向盈利2.7億元。但好景不長,2022年上半年,其淨利潤大幅度下滑85.29%——77.94%。

與此同時,因對北京科興投資股權無法確認、人蔘盤點難等問題,已經連續五年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且連續五年被監管問詢。今年以來,未名醫藥的頭疼事也不少,年初高管密集離職,在剛回復完深交所2021年年報問詢後不久,實控人又發生變化,新國都(300130)董事長劉祥,成為未名醫藥最新實控人,再次引起監管關注。

新實控人接手後,是否意味着未名醫藥將開啓新的時代?跨界而來的實控人又能否帶領未名醫藥走出困境?

3.43億獲3.82%股權,卻撬動13.97%的表決權成控股股東?

近日,以深圳易聯為主的聯合競拍體,在短時間內與未名醫藥6名股東聯盟,通過表決權委託的形式,拿下未名醫藥13.97%的股權比例,一躍成為可支配公司表決權比例第一大股東。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股權變更中,新實控股東深圳易聯僅拿出了3.43億元的真金白銀便獲得了未名醫藥3.82%的股權。

另外,新實控股東深圳易聯與未名醫藥的6名股東(持股比例為10.15%)通過簽署委託表決權的方式獲得了表決權委託,不涉及股權交割或資金交付。

至此,深圳易聯合計控制公司9215.77萬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3.97%,成為可支配公司表決權比例第一大股東。

未名醫藥前路未明:淨利下滑八成、實控人“易主”再引關注

同時,未名醫藥的第二大股東高寶林對上市公司承諾,未來36個月內,不以任何形式增持股份,並且不會與第三方形成一致行動關係,保證不對新實控人控制權造成威脅。

由此,未名醫藥的控股股東變更為深圳易聯,天安生物實際控制人劉祥通過天安生物、曲水格立有限公司間接控制深圳易聯100%股權,為深圳易聯的實際控制人。目前,未名醫藥實際控制人更為劉祥。

未名醫藥前路未明:淨利下滑八成、實控人“易主”再引關注

不過,未名醫藥實控人變更事宜也引起了監管關注。深交所讓控股股東深圳易聯説明本次委託表決權的具體目的,是否具有商業實質,並與委託方是否構成一致行動關係等等。

那麼,未名醫藥為何在短期內,發生實控人變更?

坑“兒子”的“爹”?

這還得從未名醫藥的原控股股東未名集團説起。

未名醫藥起源於北大未名湖畔,控股股東未名集團為北京大學三大產業集團之一。近年來,未名集團卻深陷債務危機。2021年,未名集團就因遭司法強制執行,被動減持了所持有的14.79%未名醫藥股份。此外,該集團因未履行法院生效判決、債務未清償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一方面,在負債累累的情況下,未名集團將未名醫藥的資金9.22億元佔用,但卻有超5億元無力歸還,用資產抵債。

2017年12月-2019年4月,未名集團指令未名醫藥及子公司,以預付委託研發款、預付工程款、對外借款等形式,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9.22億元,償還4.15億元。到2019年末,尚有5.07億元(不含利息)無力償還給未名醫藥。未名集團便想出了以資產抵佔用資金的辦法,將持有的吉林未名100%股權以及其他4個藥物技術,用以抵償佔用資金。

然而,這些抵債資產卻在縮水。

根據未名醫藥拿出的第三方評估,這4項藥品技術估值為1.18億元,而吉林未名的股權估值達到22.05億元。但到了2020年2月20日,未名醫藥在回覆深交所的公告中,此前吉林未名估值18.13億元的賬面價值,突然“縮水”至1149.34萬元,原因是“此前生物資產按照公允價值入賬的依據不夠充分確鑿”。

這也導致,在2020年審報告中,年審事務所對未名醫藥“人蔘資產”以及4項藥品技術的公允價值出具了無法確認的意見。

另一方面,由於未名集團的債務問題股權被凍結,今年5月,未名集團所持8.67%股份將被司法拍賣。由此,未名集團對未名醫藥的持股比例由11.59%下降至2.91%。上述股權的受讓方正是深圳嘉聯、深圳易聯構成的聯合體。

新任實控人對未名醫藥意味着什麼?

此次控股股東易主,能否成未名醫藥新轉折點呢?

除天安生物外,新實控人劉祥控制的核心企業還包括創業板上市公司新國都,劉祥持有新國都28.2%的股權,為該公司董事長。

新國都所在的賽道為電子支付,天安生物於去年才成立,新國都所在的賽道與未名醫藥所在的醫藥行業並無關聯,劉祥的到來,能否給未名醫藥帶來新的變化還是未知。

對於此次交易目的,控股股東曾表示,此次入主系基於看好未名醫藥的業務發展前景及改善上市公司經營現狀的目的。此次權益變動完成後,將依法行使股東權利,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機構決策,優化上市公司的業務構成,增強持續經營能力。

對於公司而言,實控人、高管大換血則意味着管理方式、業務模式的大改革。這對未名醫藥來説,或許是件好事,但目前,未名醫藥面臨的種種難題,也沒有那麼容易解決。

近年來,未名醫藥的負面消息不斷,除了控股股東股權被凍結、佔用公司資金外,未名醫藥更是連續5年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還面臨着與北京科興的投資股權確認問題遲遲未解決等。

對北京科興的投資收益確認問題,一直是未名醫藥的頭疼事。未名醫藥官網顯示,未名醫藥旗下擁有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天津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等企業。

北京科興專注於人用疫苗研發和生產,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2019 年至2021年,未名醫藥淨利潤分別為0.63 億元、-1.96 億元、2.71 億元,然而確認的北京科興投資收益分別為1.28 億元、1.11 億元、4.70億元。然而,這部分收益一直未被審計機構明確承認。

這是因為,2017年,北京科興主要股東因公司重大發展問題產生矛盾,導致經營管理層未能按時改選,公司在2018年4月17日出現非正常管理混亂事件,財務資料、財務數據等被轉移。

之後的幾年裏,未名醫藥的審計機構,均無法獲得北京科興的完整財務資料,這也導致審計機構對公司的年報出具了保留意見。但這個問題,目前還未得到有效解決。

經歷了實控人變更、高層大換血後,未名醫藥的未來會明朗嗎?

從業務角度出發,未名醫藥目前的業務主要包括神經生長因子、干擾素板塊、生物醫學CRO/CDMO板塊、疫苗板塊、醫藥中間體板塊和林下參板塊等。

醫藥領域,相對於其他行業,專業壁壘較高,對人才的需求也較高。醫藥搭建的核心班子,包括研發、銷售、品牌等等均需要醫學行業背景的人才。

然而,未名醫藥在“跨界”而來的高層帶領下,能否在短時間內,帶領未名醫藥達到新的高度呢?

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關於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財經APP】上刊登,應用商店搜索“和訊財經”,下載並參與猜指數活動贏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38 字。

轉載請註明: 未名醫藥前路未明:淨利下滑八成、實控人“易主”再引關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