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郵科技”)回覆了科創板第二輪問詢,內容涉及主要客户、市場空間、關聯交易等多個方面。
6月30日,中郵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擬發行股票不超過3400萬股,擬募資10億元,用於中郵信源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項目、研發中心項目、智能物流設備前沿技術研發項目等。
成立於2002年的中郵科技,主要從事智能物流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並提供相關服務,其客户包括順豐、京東、德邦、韻達等企業,實控人為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郵政集團”),間接持有65.17%股份。
近年來,中郵科技業績總體上呈增長趨勢。2019年至2021年,中郵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25億元、14.25億元、20.58億元;實現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049.12萬元、4375.13萬元和9369.0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郵政集團為中郵科技實控人的同時,也是中郵科技前五大客户之一,雙方存在着關聯交易。2019-2021年,中郵科技向郵政集團銷售智能物流系統、智能專用車、備品備件及技術服務等的銷售額分別為5.47億元、7.26億元和6.0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68%、50.91%和29.33%。
中郵科技與郵政集團的關聯交易情況也遭到了監管部門的問詢。據招股書,中郵科技向郵政集團銷售智能物流系統的收入佔向該公司銷售總收入的八成,而2021年中郵科技向郵政集團銷售智能物流系統業務的毛利率不僅由2020年的20.61%下滑至11.62%,還低於同期其他客户智能物流系統業務毛利率。
對此,監管部門在問詢函中要求中郵科技説明,2021年向郵政集團銷售智能物流系統毛利率下滑的原因,關聯銷售毛利率低於非關聯交易毛利率的原因及合理性等問題。
問詢回覆文件顯示,2021年上述毛利率下滑主要因為下游快遞物流行業成本壓力傳導、智能物流系統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所致。
中郵科技稱,2021年對郵政集團關聯銷售毛利率低於於非關聯交易毛利率主要受郵政廣州華南陸路項目、北京郵政項目和郵政瀋陽郵區中心項目等個別大項目影響。前述三個郵政集團項目規模較大,且其為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在投標報價方面策略性給予一定優惠;項目實施過程中,因執行復雜程度、技術要求均相對較高,且受項目執行密集、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實施成本也較高,多種因素疊加導致該等項目毛利率相對偏低,拉低了總體毛利率水平。
模擬剔除上述三個大型項目後,中郵科技2021年向郵政集團銷售智能物流系統的毛利率從剔除前的11.62%提高至剔除後的15.79%,與同期其他所有客户智能物流系統業務毛利率15.43%大致相當。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智能物流設備製造市場規模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但隨着下游客户對智能物流系統的需求不斷增多,行業內原有競爭對手的競爭力有所提升的同時,新進入競爭者逐步增多,該公司所處行業競爭加劇。
中郵科技的主要競爭對手不僅包括日本大福、範德蘭德、德馬泰克等國外企業,還包括中科微至、科捷智能、欣巴科技、金峯物流等國內企業,不過中郵科技毛利率低於部分可比公司,以中科微至為例,該公司2021年毛利率為28.54%,較中郵科技同期主營業務毛利率15.07%多出13.47個百分點。
中郵科技表示,若其在市場競爭中不能有效保持核心技術領先優勢,不能滿足客户對智能物流設備效率、穩定性、精準性的不斷提高的要求,其將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風險,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動的可能,公司市場地位也可能下滑。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