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家公司能依靠某個業務長期保持優勢,所以要形成梯隊發展、協同作戰,一個業務上,然後退下來,再另一個接力上,形成一個循環。
這就是阿里的“履帶戰略”。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進入地產白銀時代,眾多房企都在思考模式升級,尋找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有一家房企已然開始享受“履帶戰略”帶來的業績紅利,這家公司就是迪馬股份。
從1997年迪馬工業專用車的製造,到2004年東原地產的應運而生,2019年又加入了產業發展作為第三大業務板塊,迪馬股份憑藉對時代紅利的把握,踐行履帶戰略,形成了迪馬工業+東原地產+迪馬產發三線“協同共生”產業鏈格局。
樓市資本論觀察到,最新公佈的年報顯示,2020年迪馬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2.7億元,同比增長7.99%,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為18.02億元,同比增長25.89%。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自2016年以來,迪馬股份淨利潤連續五年實現高增長。在其發佈年報的第二天,資金蜂擁而至:迪馬股份開盤即漲停,且全天一直被超25萬手買單緊緊封在漲停板上。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面對房地產轉型之困,迪馬股份提供了一個成功讓多元化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的好樣本,它的經驗或許值得參考。
【一】淨利18億實現五連增
萬科鬱亮曾經説過,未來的房地產將會迴歸到普通行業,“就像製造業一樣”。
是的,伴隨房地產業進入白銀時代,像製造業一樣精細化管理,成為各大房企的一門必修課。
而浸淫製造業近20餘年的迪馬股份,在將管理體系應用到地產板塊後,顯然取得了良好成效。
財報披露,2020年,迪馬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2.7億元,同比漲7.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02億元,同比增加25.89%;資產規模達817.2億元,同比增長12.71%;淨資產182.8億元,同比增長21.52%;經營性現金淨額22.2億元,同比增加374.32%。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從2016年開始,迪馬股份的淨利潤進入快速增長期,2016-2019年對應的淨利潤為5.63億元、6.69億元、10.17億元、14.32億元,同比增長20.04%、18.99%、51.87%、28.98%。算上2020年,迪馬股份的淨利潤實現了連續五年高增長。
綜合來看,迪馬股份近三年歸母淨利潤複合年增速達到了33%,且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
而在其三大業務板塊中,房地產收入佔營收的九成以上。
財報數據顯示,迪馬股份旗下東原地產房地產業務及物業實現營業收入約195.7億元,同比增長7.48%;工業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為9.7億元,同比增長3.24%。
樓市資本論認為,這樣的業績增長,與迪馬股份對於房地產的“製造業精細化”管理邏輯,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
1.拿地精細化:
東原地產堅持一二線城市為主,一二線城市外延具有人口流入潛力的其他城市為輔的戰略佈局,深耕精選。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東原地產新增土地儲備35宗,新增建築面積516.83萬方,比2019年的18宗土地,300萬方建築面積,實現了大幅提升。
對於2021年拿地計劃,現金充裕的東原地產給出了300億元的預算,對比過去兩年東原100多億元的拿地金額,樓市資本論大膽預測,東原地產2021年或將大幅提升銷售規模。
2.運營精細化:
樓市資本論瞭解到,東原地產在2020年升級了運營管理機制和運營區域授權,以“投-融-供-銷-回-存-結”為主線,設定標準動作監控管理,持續提升過程管理基本功,全方位提高運營效率。報告期內,運營效率顯著提升,從決策、實施到運營週期,同比縮短20%以上。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房地產業規模為王的時代正在遠去,目前已進入到“管理紅利階段”,當大家靜下心來研究品質、研究服務、研究創新、研究科技時,迪馬股份正憑藉多元化的製造業優勢領先行業一步。
透過現象看本質,好的多元化,其實説到底還是持續的專注和專業:專注於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資源,以專業精神做多元化。
【二】債務結構優化三線“綠檔”
樓市資本論認為,對於新時代房企發展而言,除了要從粗放式的擴張戰略轉向精細化運營,更需從財務模式上進行根本性轉變。
而迪馬股份在以可觀速度穩步前進時,更難能可貴的是,企業財務也在持續降壓。
一組數據就可見一斑:截至2020年12月31日,迪馬股份扣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9.14%、淨負債率為48.21%、現金短債比為124.82%。
這也意味着,迪馬股份“三道紅線”財務指標全部在達標範圍內,成為最安全的“綠檔”企業。
與有些房企財務“作秀”、緊急迫降不同,迪馬股份“綠檔”的實現是持續數年堅持降槓桿、調結構的成果;當業界為迪馬股份連續5年淨利潤的高增增長驚歎時,卻鮮少有人注意到,迪馬股份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連續6年為正,截至2020年期末,該數額更是達到了22.2億元,同比大增374.32%,顯著優於行業平均水平。
債務結構的優化,也讓迪馬股份贏得了資本的認可。
2020年迪馬股份成功發行中泰資管-SAC大廈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總計11.6億元;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非公開發行住房租賃專項公司債券的無異議函;獲得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給予的主體信用評級AA+,評級展望為穩定。
對此,亞布力智庫研究員武亮指出,良好的資金狀況是公司投資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迪馬股份三個償債指標均低於行業紅線,為綠檔房企,償債壓力較小,公司融資成本保持穩定,未來可合理擴大融資渠道,降低公司融資成本。
迪馬股份也沒有辜負資本市場和股民們的信賴,迪馬股份擬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0.80元(含税),這也是迪馬股份連續三年進行現金分紅,累計分配利潤不少於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樓市資本論認為,一方面是財務合理穩健帶來的較強抗風險能力,一方面是業績持續向好贏得的資本市場青睞,加之“綠檔”護身,迪馬股份2021年的預算和發展空間就更加寬裕了。
【三】多元版圖持續發力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不管是業績紅利,還是財務優化,其根源還在於迪馬股份踐行的“履帶戰略”讓其在第一曲線到達巔峯時,就迅速探尋到帶領企業騰飛的“第二曲線”, 迪馬股份得以走在永續增長的願景之路上。
然而反觀諸多房企的多元化之路,不少企業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不但沒有培育出新的增長點,反倒還拖累主業,讓公司前景更加充滿不確定性。
眼花繚亂的操作下,迪馬股份的多元化贏在了哪裏?
樓市資本論深入探究,認為迪馬股份的多元化做對了三點。
1.不熟不做:
目前迪馬股份的多元化業務包括迪馬工業、東原地產和迪馬產發四大板塊。其中,迪馬產發成立於2019年,以發展養老大健康、文體娛樂、集成應用、產業拓展四大領域為主。
以最新成立的迪馬產發為例,該業務是在迪馬工業、東原地產的基礎上,做的技術衍生和市場延伸,是基於成熟板塊的業務拓展。
與主業的強相關性和協同性,不僅增加了迪馬產發新業務的成功把握,也讓既有資源和能力得到更大的協同效應和價值釋放,安全係數可想而知。
2.具有廣闊市場前景:
除了要緊扣核心資源,在進行多元化拓展時,迪馬股份也認為行業處於高速發展或市場格局重塑階段十分重要。
比如迪馬產發的康養板塊,就是瞄定了我國萬億級藍海市場的養老產業。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達6.91萬億元,預計2022年達10.29萬億,期間複合增長率高達11.9%,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而迪馬股份已然佈局康養產業品牌“常青社”,擁有居家社區、機構養老、護理康復機構和專科機構四大養老產品。
2020年,已成功打造成都常青社新鴻樂養社區、成都常青社學苑醫養中心、迪馬常青社·凱爾慈喜老年公寓等項目,川渝地區整體規模和牀位已經進入市場前三。
去年6月,更是低調成立了一家與醫療健康相關的公司“北京睿霖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加碼大健康業務。
再比如,文旅主題樂園,2018年,中國兒童消費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4.5萬億元,兒童娛樂消費市場的規模突破4600億元;其中,主題樂園已成為旅遊消費升級的新亮點。
而在去年上半年,迪馬股份產業發展文娛板塊,則在重慶成功孵化首個“城市IP互動體驗樂園”CiCiPark和可口可樂合作項目落地。
3.能較快實現自力更生:
回望過去,展望未來,迪馬股份的多元化也着眼於現在:多元化業務要有很好的現金流,並能較快形成可持續業務收入和利潤,實現自力更生的良性發展。
比如迪馬股份的物業板塊——東原物業,其上市進度就成了2021年迪馬最值得期待的事。
2020年以來,東原物業持續深化全國戰略佈局,目前已累計服務350多個項目,超5000萬方管理面積,形成以上海為軸心,輻射四大區、二十餘座重點城市的運營規模。
更為關鍵的是,分拆公告顯示,東原物業2019年度淨資產高達17,250餘萬元,淨利潤為5,490餘萬元。
而在2021年,東原物業上市之後的市值前景值得期待;迪馬股份也將因此擁有一個全新的港股資本平台,享受更廣闊的融資空間,為企業發展增加一條輸血渠道。
從這些特點不難看出,迪馬股份的多元化與其他企業完全不同。新的業務板塊不但有廣闊前景,還與現有資源和能力強相關,並能形成協同甚至乘法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東原內部發布的關於數起華東區域反腐違紀通報,涉及杭州公司、上海公司共15人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事實上,近年來大型房企的內部反腐已經是 " 常態化 " 的動作,很多知名房企例如萬科、萬達等,都有相應的監察部門。在樓市資本論看來,這一次東原反腐事件的曝光,是企業從制度和態度上對這一行為的堅決杜絕,也起到了對行業健康發展風氣的引領作用。
歐洲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曾説,企業若要持續發展,就必須在“第一曲線”的高峯,開闢一條新的業務道路,打造自己的“第二曲線”。
樓市資本論看來,暗合這一曲線原則的迪馬股份,不僅找到了多條“第二曲線”,如今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其“第一曲線”提供着支撐,併為迪馬股份整體的持續成長,提供新的發展動能。
履帶戰略發力的迪馬股份,正在從容應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