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新時代的中非合作
——助力非洲工業化。工業化是非洲實現包容性和持續性發展的前提,是創造就業、消除貧困、提高生活水平的關鍵。中國支持非洲國家根據自身國情和發展需求,改善投資軟硬環境,以產業對接和產能合作為龍頭,助力非洲工業化和經濟多元化進程。截至目前,中國與15個非洲國家建立產能合作機制。中國與非洲國家合作建設經貿合作區、經濟特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吸引中國等各國企業赴非投資,建立生產和加工基地並開展本土化經營,增加當地就業和税收,促進產業升級和技術合作。中非產能合作基金圍繞非洲“三網一化”(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區域航空網和工業化)建設戰略開發業務,截至2021年3月,累計投資21個項目,涉及能源、資源、製造業等多個領域,有力帶動非洲國家產業發展。數十家中資企業與非洲企業合作建設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5吉瓦(GW),填補非洲光伏產業鏈空白,有效緩解當地用電緊缺問題並促進低碳減排。
——深化基礎設施合作。中國支持非洲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經濟振興的優先發展方向,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採取多種模式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運營和管理。2016年至2020年,非洲開工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總額近2000億美元,2020年中國企業實施的項目比已達31.4%。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國企業利用各類資金幫助非洲國家新增和升級鐵路超過1萬公里、公路近10萬公里、橋樑近千座、港口近百個、輸變電線路6.6萬公里、電力裝機容量1.2億千瓦、通訊骨幹網15萬公里,網絡服務覆蓋近7億用户終端。中國企業承建和運營的肯尼亞蒙內鐵路是該國百年來第一條現代化鐵路,全部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被譽為新時期中非“友誼之路”“合作之路”“共贏之路”,累計運送旅客541.5萬人次、發送集裝箱130.8萬個標準箱,對肯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1.5%,累計直接和間接創造就業4.6萬個。中國引導企業採用BOT(建設—經營—轉讓方式)、BOO(建設—擁有—經營方式)、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模式,推動中非基礎設施合作向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模式轉型,促進基礎設施項目可持續發展。
——加強金融合作。中非金融機構積極開發對方市場,雙方央行積極擴大本幣結算和互換安排,推動中非金融便利化水平穩步提高。截至2021年10月,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有42家非洲地區間接參與者,覆蓋19個非洲國家。中國央行先後與南非、摩洛哥、埃及和尼日利亞央行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金額總計730億元人民幣。中國已同埃及、南非、尼日利亞等7個非洲國家簽署了金融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為雙方金融合作行穩致遠打牢基礎。中國加入非洲開發銀行、東南非貿易與開發銀行和西非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金融機構。中國已累計向非洲開發銀行下的非洲開發基金承諾捐資9.96億美元。
——拓展數字經濟合作。中國積極幫助非洲國家消除“數字鴻溝”,中非“數字經濟”合作發展迅速,從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到社會數字化轉型,物聯網、移動金融等新技術應用,全領域合作成果豐碩。中國企業參與了多條連接非洲和歐、亞、美洲大陸海纜工程;與非洲主流運營商合作基本實現非洲電信服務全覆蓋;建設了非洲一半以上無線站點及高速移動寬帶網絡,累計鋪設超過20萬公里光纖,幫助600萬家庭實現寬帶上網,服務超過9億非洲人民。截至目前,超過15個非洲國家的17個城市、1500多家企業選擇中國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夥伴,29個國家選擇中國企業提供的智慧政務服務方案;中非共同在南非建立了服務整個非洲區域的公有“雲”,以及非洲首個5G獨立組網商用網絡。中非電子商務合作層次和內涵不斷豐富,“絲路電商”雲上大講堂有效提升夥伴國中小微企業數字素養,“雙品網購節”絲路電商專場、“非洲產品電商推廣季”等活動助力非洲優質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積極參與非洲電子支付、智慧物流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在互聯互通中實現合作共贏。2021年8月,中非互聯網發展與合作論壇成功舉辦,中國宣佈願同非洲共同制定和實施“中非數字創新夥伴計劃”。
(三)社會合作方興未艾
中國積極同非洲開展減貧、衞生、教育、科技、環保、氣候變化、青年婦女交流等社會領域合作,通過加強交流、提供援助、分享社會發展經驗,幫助非洲國家提高社會綜合發展水平,為非洲經濟發展創造內生動力。
——分享減貧經驗。貧困是中非面臨的共同挑戰。消除貧困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中國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使數億貧困人口擺脱貧困,為解決非洲貧困提供了借鑑。中國積極落實《中國和非洲聯盟加強中非減貧合作綱要》,通過“中非合作論壇-減貧與發展會議”“中非青年減貧和發展交流項目”等機制,鼓勵和支持中非地方政府、學術、企業、青年和非政府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減貧經驗交流與務實合作。自2010年以來,“中非合作論壇-減貧與發展會議”已在中國、埃塞俄比亞、南非、烏干達等國連續舉辦10屆,參會總人數接近1600人次。2005年至2021年,中國共舉辦160期減貧援外培訓班,為非洲53國培訓超過2700人次,佔總參訓人數58.6%。
——加強衞生健康領域合作。中國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幫助非洲國家應對病疫,建設公共衞生體系,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中非衞生健康共同體。向非洲國家派遣中國醫療隊是中非開展時間最長、涉及國家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合作項目之一。中國1963年向阿爾及利亞派出首支中國醫療隊,開創了新中國援非醫療的歷史。58年來,中國累計向非洲派出醫療隊員2.3萬人次,診治患者2.3億人次。目前在非洲45國派有醫療隊員近千人,共98個工作點。中國醫療隊被非洲當地人譽為“白衣使者”、“南南合作的典範”和“最受歡迎的人”。在非實施34次“光明行”義診活動,幫助近萬名非洲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中國重點幫助非洲國家加強專科醫學建設,為非洲各國培訓各類醫務人才2萬人次。截至目前,中國已幫助18個非洲國家建立了20個專科中心,涉及心臟、重症醫學、創傷、腔鏡等專業,同40個非洲國家45所非方醫院建立對口合作機制。中國支持非洲各國提高口岸衞生檢疫能力,並向非洲疾控中心派出疾控專家提供技術支持。
——擴大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合作。中國大力支持非洲教育發展,根據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幫助非洲培養急需人才,通過設立多個獎學金專項,支持非洲優秀青年來華學習。2012年起,中非雙方實施“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搭建中非高校交流合作平台。中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信託基金項目,累計已在非洲國家培訓1萬餘名教師。2018年以來,中國在埃及、南非、吉布提、肯尼亞等非洲國家與當地院校共建“魯班工坊”,同非洲分享中國優質職業教育,為非洲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中國支持30餘所非洲大學設立中文系或中文專業,配合16個非洲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非洲合作設立了61所孔子學院和48所孔子課堂。2004年以來,中國共向非洲48國派出中文教師和志願者5500餘人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