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僅僅2個月後,禾賽科技IPO計劃被終止了。
2021年3月11日晚間,科創板發佈公告,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的有關規定,決定終止對上海禾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據瞭解,禾賽科技原本計劃通過IPO募集20億元人民幣,以用於智能製造中心項目、激光雷達專屬芯片項目以及激光雷達算法研發項目。此次撤回,對於一向以高額研發投入的禾賽科技來説,一下從雲端回到了現實。
技術路線之爭下,禾賽科技量產存疑
激光雷達主要分為機械式激光雷達、半固態式激光雷達以及固態式激光雷達幾種,其中固態式、半固態式激光雷達相比機械式激光雷達,在成本、可靠性、體積等和量產可行性等方面都更具優勢,以至於目前市場明顯對這兩種技術路線更為“友好”。
過去一段時間,國內多家車企紛紛宣佈將在即將推出的新車上搭載激光雷達,技術就是以固態和半固態為主,比如長城WEY旗艦級SUV 摩卡就將搭載由德國Ibeo提供的全固態激光雷達,蔚來ET7選擇的Innovusion和與小鵬合作的Livox,據悉走的則是混合固態路線。
還有華為在2020年底發佈的中長距激光雷達,也是半固態激光雷達,這款產品擁有150米的探測距離,且具有96線程,價格只要數百美元。這無疑對以機械式激光雷達為主的禾賽科技造成了極大衝擊。
華為中長距激光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圖片來源:華為
而除了量產市場,資本市場對於上述兩種技術路線的量產前景似乎也更為看好,走固態式激光雷達路線的後起之秀Luminar在資本市場廣受追捧就是較好的證明,比較之下,Velodyne作為機械式激光雷達領域的代表,其上市後股價表現並不理想。
禾賽科技似乎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此前其在IPO招股書中也稱,“目前正在研發的項目較多,投入較大,如果研發項目出現研發失敗、研發成果無法產業化等不利情形,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禾賽科技表示,上市時存在未彌補虧損,其主要原因就是研發支出金額較高。從招股書來看,報告期內,禾賽科技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分別為2,940.99 萬元、6,183.93 萬元、16,839.23 萬元及 16,312.93 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151.02%、46.54%、48.32%及 64.43%。
此外,禾賽科技每年還有一筆較大的隱形支出,讓原本就緊張的現金流更“雪上加霜”。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的Pandar40P和Pandar64產品佔據了營收的99.8%。正是這兩款產品,讓禾賽科技陷入了與Velodyne的侵權之戰。
禾賽科技PandarXT產品,圖片來源:禾賽科技
雖然此次專利糾紛以和解結束,但禾賽科技向Velodyne支付了約1.6億元的專利許可費,且到2022年,禾賽科技還需每年支付固定金額的專利許可費。從招股書披露來看,該項費用金額在1500萬元左右。
監管風暴下,主動撤回或許是明智的
站在2021年,禾賽科技撤回IPO其實並非個例。11日晚,AI四小龍之一依圖科技也因發行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或者保薦人撤銷保薦。不久前,柔宇科技、鋭芯微、雲知聲等知名科技公司也接連折戟科創板。
究其原因,是其背後愈發嚴厲的監管風暴。今年1月,證監會正式下發《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預計通過“問題導向”和“隨機抽取”兩種方式,選定首發企業進行現場檢查,來勢洶洶。
《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圖片來源:中國證監會公告
據瞭解,1月3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便組織完成了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第28次抽籤儀式,共407家擬申報科創板、創業板企業參與,其中20家被抽中。隨之,兩大板塊開始密集出現申報撤回的現象。
此外,3月1日起開始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提出,對於律師、會計師等中介機構人員在證券發行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最高十年有期徒刑,而欺詐發行最高判刑15年。進入註冊制時代,這也讓越來越多正在奔赴IPO的企業打起了“退堂鼓”。數據顯示,1-2月科創板和創業板指共有53家IPO企業申請終止,其中絕大多數企業屬於撤回申報材料的類型。
“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尚未盈利的企業比較難上市了。”某頭部券商從業人員對媒體説到。
“以前很多公司都有衝一下的想法,導致不少企業是帶傷上市,如果短期內業績變臉或者發生重大的不良情況,對市場的影響非常不好。”另一家北京一家頭部VC合夥人也直言,選擇主動撤回是明智的,畢竟穩紮穩打後有的是機會。
而IPO也不是一個絕對的目標,更不應是企業發展的頂峯,應該是另一個起點。“未來在上市公司裏不是比誰拿到了門票,幾年後拿到IPO門票可能沒有以前那麼有意思了,而是比誰在這個舞池裏跳得最優美,誰能借這個資本舞台變成產業龍頭公司。”上述VC合夥人指出。
或許此次禾賽科技求穩求退,也不失為是一個重新自我定位的好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