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 鼓勵開展綠色航空示範運營

智通財經APP獲悉,10月10日,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綱要的通知,通知提到,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面向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eVTOL、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新能源無人機等創新產品應用,形成以典型場景為導向的電動航空器供給能力、運營支持能力和產業化發展能力,打造新經濟增長極。鼓勵開展綠色航空示範運營,推動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eVTOL實現商業運營。

目標到2025年,國產民用飛機節能、減排、降噪性能進一步提高,航空綠色製造水平全面提升,綠色航空產業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安全有效的保障體系基本建成。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國產民用飛機實現示範應用,電動通航飛機投入商業應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實現試點運行,氫能源飛機關鍵技術完成可行性驗證,綠色航空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形成一批標準規範和技術公共服務平台,有效支撐綠色航空生產體系、運營體系建設。

原文如下: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學技術部 財政部 中國民用航空局關於印發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的通知

工信部聯重裝〔2023〕18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航空工業主管部門、科技廳(委、局)、財政廳(局),民航各地區管理局,有關中央企業,各有關單位:

現將《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學技術部

財政部

中國民用航空局

2023年10月1日

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

發展綠色航空製造業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航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新一輪航空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是提升航空製造業未來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黨的二十大作出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決策部署。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航空動力變革機遇,加快培育航空產業新業態,制定本綱要。

一、發展背景

(一)高質量發展對綠色航空製造業提出新要求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時期對航空製造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綠色化發展是實現航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航空製造業未來競爭力的核心關鍵。全球主要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綠色航空發展,搶佔航空動力變革新領域新賽道。二是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開闢了新的技術路徑、產品形式和應用場景,亟需加快構建適應綠色發展要求的高水平航空科技自立自強創新體系。三是現有的航空技術標準體系、適航管理體系、運營服務體系等亟需更新與提升,以適應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需要。

(二)中國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面臨重大戰略機遇

大力推進製造強國、交通強國、航空強國建設,為中國航空製造業開闢綠色航空新賽道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一是中國航空運輸、物流配送、城市空運、航空應急救援等領域均具有巨大潛在市場。二是中國電動汽車、軌道交通等新能源裝備領域積累了技術優勢,形成了先進工業基礎,為航空製造業綠色化發展提供了契機。三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航空科學技術加速融合,電池、電機、傳感器、飛控系統等相關技術不斷突破,共享出行、智慧城市等新模式不斷髮展,為航空製造業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帶來了重大機遇。

(三)中國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具備良好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各部門加強頂層謀劃,央地協同加快佈局,超前部署綠色航空新技術、新產品,推進產業化進程,加快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綠色高效、安全低噪的飛行器設計、製造與驗證技術持續更新迭代;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多旋翼無人機發展水平居世界前列;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飛行汽車等產品迅速興起,部分領域形成產業優勢。

總體來看,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既面臨重要戰略機遇,也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必須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開拓綠色航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緊扣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以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技術變革、動力變革、運營體系變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綠色航空製造業創新體系、產業體系、示範應用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培育航空產業綠色發展新業態,打造航空製造業綠色發展新動能,為製造強國、航空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新能源航空器的商業化路徑。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頂層引導,加強行業管理和服務,優化產業佈局,引導產業規範發展,促進形成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創新引領,融合發展。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準確把握綠色航空創新發展方向,聚焦前沿領域加強新技術、新模式探索和驗證,建立健全協同高效的創新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創新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強國內外協同合作,建設先進製造業集羣,形成集智攻關新格局。

統籌佈局,系統推進。堅持系統觀念,全局性謀劃、戰略性佈局,統籌好綠色航空發展的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將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系統推進航空製造業轉型升級、產品供給、產業化發展、服務支持保障,實現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質量、結構、規模、效益、安全相統一。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國產民用飛機節能、減排、降噪性能進一步提高,航空綠色製造水平全面提升,綠色航空產業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安全有效的保障體系基本建成。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國產民用飛機實現示範應用,電動通航飛機投入商業應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實現試點運行,氫能源飛機關鍵技術完成可行性驗證,綠色航空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形成一批標準規範和技術公共服務平台,有效支撐綠色航空生產體系、運營體系建設。

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綠色航空製造體系,新能源航空器成為發展主流,國產民用大飛機安全性、環保性、經濟性、舒適性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徵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實現商業化、規模化應用。

三、發展路徑

堅持多技術路線並舉,積極探索綠色航空新領域新賽道。按照技術成熟度,穩步推進技術攻關,“十四五”期間,小型航空器以電動為主攻方向,干支線等中大型飛機堅持新型氣動佈局、可持續航空燃料和混合動力等多種路線並存;同時,積極探索氫能源、液化天然氣(LNG)等技術路線,前瞻佈局未來產業。

(一)“綠色+”助推民機產業升級

推動現有國產民用飛機的優化改進,通過多種手段實現國產通用飛機、直升機、干支線飛機的減重、減阻、降噪和增升,提高多電水平,持續提高國產民用飛機經濟性和環境友好性。加快航空綠色製造體系建設,推動民機企業生產工藝和流程的綠色化、智能化升級,發展航空再製造模式,完善綠色航空技術/路徑全生命週期管理,推動全產業鏈碳排放足跡評估,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排放。加強可持續航空燃料在國產民用飛機和發動機上的應用驗證。

(二)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

面向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eVTOL、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新能源無人機等創新產品應用,形成以典型場景為導向的電動航空器供給能力、運營支持能力和產業化發展能力,打造新經濟增長極。鼓勵開展綠色航空示範運營,推動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eVTOL實現商業運營。加快將eVTOL融入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立統一的空地智聯管理平台,打造低空智聯網,初步形成安全、便捷、綠色、經濟的城市空運體系。針對市場應用場景需求,結合純電推進技術及渦輪混合電推進技術發展,由小到大開展新能源商用飛機預先研究。

(三)佈局氫能航空等新賽道

積極佈局氫能航空關鍵技術研發,加快儲氫裝置、動力裝置等核心關鍵技術攻關,開展適用於氫能源飛機的新型結構佈局技術研究。推進氫燃料電池與氫內燃機、氫渦輪、氫渦輪混合動力飛機理論研究與技術驗證,打通與氫能源產業上下游協同創新的技術應用模式。圍繞氫能航空未來發展趨勢,探索商業化氫能源飛機運營體系新模式。積極探索LNG等其他能源在航空領域的應用方法和路徑。

四、主要任務

(一)構建協同高效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1.強化綠色航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推動總體、氣動、結構、發動機、機載、材料、製造工藝等領域技術升級換代,加速發展混合動力推進系統,不斷提升干支線飛機、通用航空器節能減排降噪水平。加快發展高能量密度、高放電效率、高安全性的航空動力電池技術,以及高可靠性、高功重比、高效率的航空電推進技術。加強高效燃氣渦輪-電能融合技術研究。引導優勢企業和研究機構持續突破智能化、高可靠性、輕量化、低成本能量控制和飛行控制技術,開展新能源飛機總體設計、能源系統設計、全電機載系統等技術攻關。持續探索氫燃料存儲技術、氫燃料電池技術、氫內燃、氫渦輪發動機技術、氫渦輪混合電推進技術、能量綜合管理技術等氫能源飛機關鍵技術。面向國家綠色航空發展的戰略需要,加快佈局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解決制約綠色航空發展的源頭和底層技術問題。

四部門: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 鼓勵開展綠色航空示範運營
四部門: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 鼓勵開展綠色航空示範運營

2.建立健全協同創新機制。強化綠色航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支持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全面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商業化的綠色航空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創新聯合體,打造新型儲能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快綠色航空關鍵共性技術開發和新能源航空器產品研製。加強產業間跨界融合,依託新能源汽車、船舶、軌道交通等行業的共性技術和產業基礎,推動綠色航空發展,構建互利互促的協同關係。積極推動製造端與運營端協同,加快推廣綠色低碳技術。

3.加強專業人才培養。面向可持續航空燃料、電動航空器、氫能源航空器等領域,鼓勵高校加強綠色航空相關領域知識圖譜構建,推進教學資源與示範課程建設。鼓勵行業企業與高校積極對接合作,加快培養綠色航空技術多學科交叉複合型人才隊伍,形成梯度化、多層次的支撐協同創新的人才培養生態結構。

(二)構建開放融合的綠色航空產業體系

4.發展航空綠色製造。大力推行綠色設計技術,發展綠色表面處理、清潔加工、低能耗工藝,構建面向環境、能源和材料的綠色製造技術體系。促進航空製造技術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5G、通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提升能源、資源、環境管理水平,建設一批綠色智能製造工廠。開發金屬、複合材料、動力電池等回收利用方法,推動形成航空裝備報廢拆解與再生利用的新業態。

5.構建綠色航空產業鏈。充分發揮綠色航空領域主機企業主力軍和中小企業生力軍的作用,加強優質企業梯度培育。發揮主機企業在技術、標準、資金、人才方面的優勢和中小企業在產業創新、強鏈穩鏈中的支撐作用,重點圍繞電動航空器,加快形成安全高效的電機、電池、飛控、材料等現代化產業鏈,不斷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主機企業製造運營一體化,探索安全、高效、經濟的商業運營模式。

6.深化綠色航空國際合作。加強綠色航空發展領域的政策溝通、技術交流、項目(技術)合作、人才培訓等,鼓勵研究機構、高校和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相關標準、規則制定,建設綠色航空國際技術創新合作平台。鼓勵企業面向綠色航空發展,積極“引進來”、“走出去”,融入國際綠色航空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開拓國際綠色航空市場。

(三)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示範應用體系

7.推動新能源航空器區域應用試點示範。依託優勢地區,建設國產航空裝備綠色升級示範區。鼓勵各地區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基礎和需求,開展電動通航飛機、eVTOL試點示範應用,探索技術和裝備體系、應用場景、商業運營新模式。鼓勵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佈局綠色航空關鍵技術、產品方案、安全驗證等試驗基地。

四部門: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 鼓勵開展綠色航空示範運營

8.開展可持續航空燃料在國產民用飛機上的試點應用。基於成熟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情況,在國產民用飛機上開展不同摻混比例的試點驗證。積極開展可持續航空燃料在國產民用飛機上使用的標準、體系和規範建設。

(四)構建安全有效的服務保障體系

9.構建綠色航空工業法規標準體系。堅持標準法規先行、標準法規引領,對照工業領域碳達峯碳中和相關標準體系,加快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綠色製造、飛機拆解等領域標準研製,促進關鍵技術產業化發展。圍繞新能源航空器產品安全、技術性能、市場運營等,加快行業標準制定,大力發展團體標準。開展氫能相關標準前期論證,研究建立氫能航空標準體系。推動綠色航空計量體系建設,加強綠色航空相關計量基準研究,推動計量標準能力提升和關鍵領域計量技術突破。

10.建設綠色航空適航審定體系。完善可持續航空燃料適航審定方法,積極推進替代燃料的適航審定。加強工業方與適航審定方協作,加快推動建立新能源航空器適航審定體系和持續適航體系。強化電動航空器等在飛行性能、結構強度、機載配套等領域初始適航審定,加速滿足市場急需的新能源航空器適航取證。開展氫能航空適航審定技術預先研究,加速氫能航空發展。

四部門: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 鼓勵開展綠色航空示範運營

11.建立綠色航空安全監管體系。利用5G、北斗、低軌衞星互聯網、ADS-B等技術手段,開展星基通信導航監視應用,加強有人機和無人機融合運行研究驗證,推進綠色航空服務監管數字化智慧化,構建設施互聯、信息互通的低空物聯網絡。加強新能源航空器市場監管,建立健全新能源航空器設計質量保障體系,研究論證新能源航空器安全管理政策。推動建立第三方技術檢測檢驗機構。

12.推動建設新型地面基礎設施配套體系。根據各地既有的基礎設施條件和經濟承受能力,研究論證城市空運、物流配送等設施網絡,推動納入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佈局規劃。統籌新能源干支線飛機技術發展與現有機場設施的適配性。研究建設多場景、多層次的起降點網絡,具備保障eVTOL等航空器起降、停放、充電等功能。

五、組織實施

(一)強化綱要落實

加強對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的組織和推動,強化資源統籌和政策協調。加強部門協同和央地聯動,積極推動有關部門細化落實舉措,有關地區可根據綱要部署,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地方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實施指南、行動計劃,制定細化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二)加強政策支持

發揮政府採購作用,推動相關部門、地方政府積極採購和使用綠色航空裝備。通過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支持綠色航空裝備推廣應用。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台作用,鼓勵企業用好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金融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好市場化投融資渠道。推動社會資本以融資租賃、股權投資等方式積極參與綠色航空裝備研製和運營服務。

(三)加強宣傳引導

支持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專業機構等通過科技創新活動、航空文化科普等方式大力宣傳推廣綠色航空,提高全社會對綠色航空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支持舉辦綠色航空領域國際性專業化展會、論壇,推動行業交流和信息共享,為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強化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研究和決策諮詢,引導形成產業發展共識。

(四)強化安全發展

堅持安全為先,開展新能源航空安全宣傳教育,提升企業和相關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引導企業建立健全新能源航空器質量管理體系,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確保新能源航空器質量可靠及運營安全。

本文編選自“工信部”官網,智通財經編輯:劉家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276 字。

轉載請註明: 四部門: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 鼓勵開展綠色航空示範運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