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A股市場迎來一輪上漲行情,成交量也明顯放大。其中,滬指累計上漲10.90%,深證成指累計上漲13.72%,創業板指累計上漲14.65%,A股呈現普漲態勢,個股漲幅中位數為10.13%,上漲公司家數為3296家,下跌家數為595家。成交量方面,7月共計20個交易日單日成交金額超過1萬億元。8月首個交易日,A股股指繼續全線上漲,兩市成交額有所放量,超過1.3萬億元;上漲個股數接近3600只,漲停個股數超過250只。
特殊時期,面對暴跌、反彈,有人看到了機遇,有人覺得是陷阱。而此時,追逐熱潮往往是很多人的選擇。羣體行為研究人與人互動後的表現,那麼,應該怎樣正確看待羣體行為並避免錯誤?
社會心理學: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嗎
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真是這樣嗎?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結果恰恰相反:三個臭皮匠不但頂不了一個諸葛亮,聯合起來的智商甚至連一個個體理性人的智商都達不到。幾乎每次金融市場的巨大崩潰都源自羣體心理的崩潰,比如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金融泡沫—鬱金香泡沫。
16世紀中期,鬱金香傳入西歐後,受到了人們的狂熱追捧。1634年,炒買鬱金香的熱潮甚至變成荷蘭的全民運動。1 000荷蘭盾一株的鬱金香球根,不到一個月就升值為2萬荷蘭盾。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為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一株鬱金香甚至可以換一座房子。1636年,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人們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一年後,鬱金香價格的總漲幅高達5 900%。然而,當人們沉浸在對鬱金香的狂熱中時,一場大崩潰近在眼前。賣方突然大量拋售,公眾陷入恐慌,鬱金香市場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潰。一夜之間,鬱金香球根的價格一落千丈,成千上萬的人在這場大崩潰中傾家蕩產。
不只是鬱金香泡沫,人類歷史上幾乎每一次金融市場的大起大落都可以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解釋。社會心理學認為,人有理性的一面和非理性的一面,當非理性的一面在羣體中被統一以後,羣體的智商就會低於單個個體理性人的智商。
這一點對行為金融學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如果只考慮單個個體,個體的心理偏差是隨機發生的,那就有可能相互抵消。但社會心理學認為,人的非理性行為不是隨機的,而是會發生系統性偏差。當出現像股市大跌這樣的極端事件時,人們並不會像理性理論預期的那樣,通過買入來糾正向下的價格偏差。實際上,人們在恐慌性情緒下往往會相互踩踏、競相出售,從而使價格進一步偏離,甚至崩盤。
羊羣效應和信息瀑布
社會心理學在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表現是羊羣效應(又稱羊羣行為),指的是投資者放棄自身判斷,追隨大眾決策的現象。比如,你早上去交易大廳,本來沒想買入,後來發現周圍人都在買,於是你也買了。不僅是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也會做出這種決策。比如,基金經理會互相打聽持倉情況,甚至放棄自己原來的判斷而與他人保持一致。
信息瀑布是一個與羊羣效應非常近似的用語,指的是人們觀察到前人的信息後,會用別人的決策直接代替自己的決策,完全放棄自己的觀點,而且越往後,這種信息的疊加效應越強,像瀑布一樣。不同的是,信息瀑布強調信息的疊加現象,而羊羣效應強調模仿的行為結果。
板塊輪動與概念股炒作
那麼,羊羣效應是怎麼在金融市場上發揮作用的呢?
比如,中國股票市場上有一種常見現象—板塊輪動,它類似於行業輪動,包括但不限於行業輪動。行業輪動指的是,隨着經濟從繁榮到蕭條,再從蕭條到繁榮的週期性變化,在特定的經濟時期有特定的行業受益,投資者會根據經濟情況配置不同行業的股票,從而形成不同行業股票之間的強弱變化,所有國家都存在這一現象。
在中國股票市場上,除了行業具有輪動性,還存在板塊輪動現象,板塊可以按照地區、熱點話題、熱點事件等方式進行劃分,比如熱點事件板塊就包括新能源板塊、P2P(個人對個人)板塊等。板塊的輪動與經濟週期或基本面並沒有太大關係,它更大程度上源於投資者的行為聚集,也就是前文提及的羊羣效應。投資者聚集於某個特定板塊,同買同賣,造成該板塊股價同向波動。
除了板塊輪動,羊羣效應在概念股炒作中,也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2017年,我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由交易監管者委託的研究項目—概念股炒作中的羊羣效應識別,這是交易監管者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用真實的投資者交易數據,分析了概念股炒作的一般規律,並識別出了“領頭羊”的特徵、“羊羣”的特徵及交易行為、股價突破壓力位前後羊羣行為的變化。
在股市中,你也許會經常遇到炒作股票的情況。那我們就來看看,概念股究竟是怎樣被炒起來的。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領頭羊”一般是持倉市值超過1 000萬元的超級大户,而“羊羣”則是持倉市值在50萬元以下的小户和10萬元以下的散户。大多數炒作模式是:“領頭羊”直接入場—拉抬股價—“羊羣”跟進(佔所有賬户的60%~70%)。
在概念股的炒作中,超級大户與中小散户的淨買賣行為剛好相反。“領頭羊”提前建倉,在炒作期間淨賣出,他們的建倉速度較慢,但清倉速度很快。而“羊羣”的行為慢於“領頭羊”,通常情況下,在“羊羣”進場時,“領頭羊”已經建倉完畢。加之小散户離場不果斷,炒作結束後未完全出貨,因此被套住的比例較高。
追逐熱點的投資行為錯在哪裏
通過對概念股炒作中的羊羣效應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投資者追逐熱點的投資行為是不理性的。其中有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很多概念股炒作缺乏基本面支撐。一些熱點問題完全是人為製造的,部分理性投資者或上市公司僅僅依靠投資者形成的羊羣效應,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在發達市場上,機構投資者佔比超過90%;而中國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則明顯體現了“二八定律”,即個人投資者佔比超過80%,但資金量並不大,能夠控制市場的是佔比不足20%的機構投資者,這種結構容易形成羊羣效應。
第二,在羊羣效應產生的過程中,上市公司、分析師、媒體等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誘使投資者成為“羊羣”。
對上市公司而言,誘使羊羣效應產生可以帶來短期利益。上市公司甚至換個名字就能成為熱點,其高管還可能單獨或與機構聯合,通過製造市場熱點誘導羣體反應。羊羣效應將推高短期股價,對高管減持股份、公司資本運作有利。
而分析師本應提供第三方客觀的投資評價,但受激勵方式的影響,他們會通過羊羣效應推高股價,從而提升自己的業內評價。雖然這對分析師自身有利,但會造成其投資推薦不一定客觀。
媒體雖然不是利益相關者,但相關報道客觀上產生了信息傳播和信息強化的作用。
第三,投資者之所以被所謂的市場熱點吸引,成為“羊羣”之一,其深層原因是被高收益、低概率的事件吸引。這種偏差我們在第三章“錯判概率導致的決策偏差”中詳細介紹過。市場熱點會使相關股票的收益比其他股票好,就像買彩票一樣,一旦中獎就有巨大收益。投資者看到很多把握住熱點並踩準市場節奏的人發家致富了,覺得自己也有這樣的運氣。他們錯在只看到了極端收益,卻忽視了其發生的小概率。
可見,識別概念股非常重要。在概念股的炒作中,真正能獲利的只有那些有目的的“領頭羊”。不少個人投資者喜歡看技術分析指標並據此行動。如果你覺得觀察到了某種信號,認為自己很有可能抓住了機會,切記保持警惕,不要成為羊羣效應的犧牲者。因此,面對所謂的市場熱點,不能僅憑技術分析指標採取行動,減少交易頻率可以有效減少損失。
《陸蓉行為金融學講義》
陸蓉 著 中信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