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充分發揮好財政資金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中的積極作用,冷水灘區“五舉措”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防範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全力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1-6月該區政府採購預算14776.95萬元,實際採購14128.89萬元,節約採購資金648.05萬元,節約率4.39%;完成財政評審項目952個,其中:送審金額11.9億元,審減金額1.62億元,節省財政資金1.62億元,審減率13.6%。
一、堅持厲行節約,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按照精打細算、厲行節約的原則,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壓減“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全區各部門預算除基本支出和必保項目外,其餘一般性支出一律按不低於2019年壓減比例進行壓減。進一步加大結轉結餘資金清收力度,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將壓減出的資金和結餘結轉的資金,統籌調劑用於社會民生亟需資金支持的領域。
二、強化預算約束,規範預算執行管理。一是預算執行中原則上不追加預算、確因工作任務變化需新增支出預算的,一般在年初批覆各部門單位預算內調整支出結構予以解決。二是推行“零基預算”,改變以往“基數+增長”的模式,根據當年實際需要和全區重點發展方向,結合財力,以零點為基點編制預算,提高資金分配效益。三是重新梳理部門專項資金,對2020年區財政安排的部門預算經費和工作性專項資金進行調整,在保障單位正常運轉的基礎上,壓減支出。四是加快預算下達進度,加快上級轉移支付資金的下達時效性,提高預算到位率。對預算單位的項目預算支出進度進行督查考核,排名靠後的啓動相關問責機制,並扣減下一年度部門預算項目經費的總額度。
三、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績效。一是強化績效管理。建立健全以績效為核心的財政政策體系和資金管理機制,將全區所有財政資金納入績效評價體系。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政策調整、預算安排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對交叉重複的政策和項目予以調整整合,對低效無效的項目一律削減或取消,嚴格執行績效問責制度。二是科學有效地整合部門項目資金。牢固樹立全區項目一盤棋思想,在確保資金用途、管理方式和項目實施主體不變的前提下,全區部門項目資金按照項目計劃、選址分門別類的原則進行整合,集中解決全區經濟發展需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強化政府採購和財政評審工作力度。不斷完善政府採購制度,規範政府採購服務,擴大采購規模,強化政府採購監管,推動政府採購工作提質增效。堅持“不唯增、不唯減、只唯實”的評審理念,嚴把評審資料關、現場勘察關、材料價格關、財務決算等關口,對委託評審項目全程跟蹤,堅持三級複核制度,強化投資評審約束,確保項目評審質量。
四、強化監督檢查,嚴格資金使用管理。嚴格執行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強對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作配合,強化事前和事中監督,跟蹤落實專項資金分配、使用、管理等情況,加大對重點單位、重點項目特別是民生項目的監督檢查力度,嚴防資金閒置、進度不快和違規使用。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責令限期整改落實到位,並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處罰,並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合理合規、安全高效。
五、強化債務管理,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一是根據化債目標,積極籌措資金化解債務。二是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對新增政府投資項目必須進行債務風險評估,對未落實資金來源的項目,一律不準開工建設。對存量的在建公益性項目,根據政府財力,壓減項目規模,剝離平台公司政府融資職能,嚴格控制平台公司以市場化融資和借新還舊名義舉借新債務用於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避免形成新的隱性債務。三是加強對接,通過協商調整還款計劃展期,有效延緩償債壓力。四是整合各項資源依法合規注入平台公司,做實資本、做優資產,支持平台公司依法合規承接政府公益性項目建設,增強公司經營能力和融資能力,通過平台公司的轉型,將現有政府信用債務轉化為企業經營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