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逸楓
當前全國財政收支赤字上升,在印錢沒有啓動的貨幣經濟刺激計劃之時,11萬億財政刺激計劃的推出,逼迫地方負債、舉債、發債。地方財政已經無承擔更多支出,只好瘋狂的大規模高價賣地。一邊是税費減免額度、地方發債額度不斷上升,地方財政已到山窮水盡。一邊是經濟低迷、實體經濟蕭條,地方税費收入下降,地方財政增速全面下降負增長。因此,賣地成為地方唯一的、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已別無選擇。
土地收入佔到全國財政的25.49%、佔到地方財政的47.12%、佔到全國税收的29.83%,這就是前4月全國財政收入。今年前四月全國土地收入1.5839萬億元,加上五項土地與房地產相關税收5791億元,房地產總收入是2.1630萬億元。這個2.1630萬億元,佔到全國財政收入62133億元的34.81%,地方財政33611億元的64.35%,全國税收收入53081億元的40.74%。如加上另六項税收,佔比會大大的提高。
即使房地產與土地的税收增速下降,佔比還是高。如包括其他5種税,佔比更高。現行18種税,涉及房地產的税種有11個,涵括房屋開發建設、銷售、出租、保有、轉讓等環節。房地產業增值税、企業所得税、個人所得税、房產税、城鎮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產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投資方向調節税、契税、耕地佔用税。
筆者研究房地產20年,對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博弈,託市與救市的套路,應變市場的手段,都是非常清楚。這就是房企一直遵守的市場規律,低潮時買地,高潮時賣房。地方通過地王解套地王、高地價解套高地價、搶地潮解套買房低潮、土地財政解套地方財政、 土地財政政解套地方債務、 土地財政政置換城市基礎設施與配套的邏輯。事實上,這就是房企、地方的買賣雙方默契,這就是市場的規則,互相扶持。
土地市場火熱的背後,基準地價暴漲、高溢價、高地價、地王潮重出江湖。全國地方財政面臨崩潰局面,賣地已經成為收入最主要來源,一二線城市爆發房企搶地潮。這就是地方的套路手段,飢餓式商品住宅供地,一二線熱帶區域高品質地塊集中出讓,採取招拍掛的高價得地原則,調整土地出讓門檻(下降繳納土地出讓保證金比例或分期或者延長期限)、取消限制條件(取消限房價限地價限自持、配建、保障房等)、銀行貸款的給力支持。
按照國家統計部門數據顯示,2020年4月,全國共通過招拍掛方式成交土地7065宗,成交面積為2331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9%,創本年以來新高。從成交價款和溢價率來看,4月份當月,全國土地招拍掛土地成交價款為成交價款為6618億元,同比增長16.6%。土地溢價率為15.06%,比3月提高3.77個百分點,創2019年下半年以來新高。4月份當月,住宅用地成交2216宗,成交面積為748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2%,溢價率為17.79%。
1-4月,全國共通過招拍掛方式成交土地21649宗,面積為67477萬平方米,成交價款為17859億元,同比分別下跌9.3%和0.1%,降幅較1-3月分別減少8.8和7.8個百分點,成交土地溢價率為14.34%。分區域看,各區域土地成交冷熱不均,多數區域土地成交面積和價款均保持增長,但個別區域仍出現負增長。從成交面積看,東北地區和華南地區增長較快,分別增長60.6%和54.2%,華北地區土地成交面積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3.9%。
從土地成交價款看,華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46.6%和68.7%,華中地區的土地成交價款出現負增長,下降24.5%。從溢價率看,華東、西南、華南地區溢價率較高,均超過15%,西北地區溢價率最低,為3.5%。從各省市土地成交面積數據來看,2020年4月,山東、江蘇、湖南、新疆、安徽、河南、浙江、四川、河北等9個省份土地成交面積規模較大,均超過1000萬平方米。
從同比增速看,海南、吉林、湖南、甘肅成交面積增速較快,超過100%。與此同時,仍有12個省市區土地成交面積同比出現負增長,包括湖北、寧夏、天津、山西、河北、浙江、福建、安徽、江西、陝西、江蘇等。從各省市土地成交價款數據來看,2020年4月,江蘇、浙江、廣東3省土地成交價款規模較大,均超過500億元,山東、福建、四川、湖南、河南等5個省份土地成交價款在200億-500億之間。
從增速看,青海、北京由於上年同月土地成交價款偏少,增速超快,分別增長6523%和1089%。除此以外,海南、甘肅、吉林、湖南、福建等省份也增長較快,增速均在100%以上。與此同時,安徽、內蒙古、河北、山西等9個省區土地成交價款出現負增長,特別是安徽和內蒙古,同比降幅超過50%。從重點區域來看,區域保持分化,長三角地區和京津冀地區土地成交量跌價漲,珠三角地區和成渝城市羣量價齊漲,長江中游城市羣量價齊跌。
2020年4月,土地成交價款前50位城市土地價款共計4923億元,同比增長18.7%。前50位城市土地成交價款佔當月全國土地成交總價款的74.4%。其中南京、杭州、佛山、廣州、温州位居排行榜前5名,土地成交價款分別達440、382、292、236、234億元。1-4月,土地成交價款前50位城市土地價款共計12525億元,同比增長2.3%。前50位城市土地成交價款佔同期全國土地成交總價款的70.1%。
其中上海、杭州、北京、蘇州、南京位居排行榜前5名,土地成交價款分別達440、382、292、236、234億元。從TOP20城市數據來看,土地成交價款均突破200億,但同比增速差異顯著,蘇州、福州、重慶、青島、鄭州、天津、西安、寧波、武漢等9個城市前4個月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出現下跌,其中天津和武漢跌幅超過50%;其餘11個城市仍保持增長,其中上海、南京、南通、長春增幅超過100%。
筆者認為,隨着疫情的影響逐漸消逝,多個城市土地供應井噴,國內融資難度降低的推動下,房企拿地積極性高漲。隨着高價地的出現,溢價率在走高。今年前5個月,3個城市賣地達千億元、3宗地總價超百億元。5月,超過20億元的地塊有48宗,以底價成交的地塊僅為27%。而在2019年四季度高價地中,底價成交則高達6成。一部分中小房企成為這一輪土地市場的主角,拿地很少的企業,都在佈局此輪拿地“窗口期”。
每次土地市場熱起來,一線城市都是市場的風向標。按照中原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50個大城市年內第一次出現了3個千億賣地城市。杭州、北京、上海賣地都突破了千億元,其中,杭州賣地1265億元、另外北京賣地1131億元,上海賣地1047億元。
上述數據還顯示,今年前5個月,50大城市賣地1.7萬億元,同比上漲8.8%。29個城市賣地超過200億元、50個城市賣地超過百億元。根據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來看,中指數據顯示,5月份入榜地塊均集中於一二線城市。
今年以來,全國50個大城市土地市場成交額合計達1.6萬億元,同比上漲12%;27個城市的賣地收入超過200億元,49個城市超過百億元,均刷新歷史記錄,土地市場成交額超過千億元的城市有3個,分別為北京、杭州(約1097億元)、上海(1015億元)。今年已經拍出的土地中,成交價超過20億元的地塊有44宗,其中,底價成交的土地只有11宗,佔比為25%。在之前,底價成交的地塊基本會佔50%以上,2019年第四季度拍出的高價地中,底價成交的更是佔到60%。
截至5月25日,北京、上海、杭州三地的賣地收入均突破千億元,49個城市超過百億元,隨之而來的還有土拍溢價率的上升。金融環境的寬鬆,客觀上使得房企有能力去競拍土地,加上一些優質土地的相繼推出,也引來房企的爭搶。今年二季度土地市場的成交規模有望維持高位,一二線及部分三線城市土拍競爭將更加激烈。其中一線城市入榜4宗地塊,二線城市入榜6宗地塊,杭州和福州各有2宗地塊入榜。
在優質土地供應開閘的影響下,今年4月份土地的溢價率在3月的基礎上再度上漲3.8個百分點,增至16.0%,創下去年7月以來新高。到了5月11-5月17日這周,土地市場周度溢價率已經升至26%,創下今年以來新高,較4月第一週的溢價率12%已經翻番。各等級城市的熱度保持空前高漲,一、二線溢價率均高達27%,三四線稍遜色,為24%。從區域和城市等級看,一二線城市的土拍市場熱度更高。
貝殼數據顯示,5月,全國351座城市合計住宅用地成交量為4438萬平方米,累計同比下滑21.3%,下跌幅度與4月保持一致。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加大土地供應,一線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量累計同比增長29.7%。易居數據顯示,1-4月,全國100個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積1.55億平方米,同比減少8.7%。其中,一線城市成交面積10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2%。居住用地平均價格為6011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2.3%,一線城市居價格為18273元/平方米,同比上漲40.1%。
北京入榜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的2宗地塊,均為被合生收入囊中的北京豐台分鐘寺地塊。5月9日,合生以72.2億元摘下分鐘寺L-24、L-26地塊。5月19日,合生又以42億元和65.4億元拿下分鐘寺L-39地塊和L-41地塊,溢價率分別為42.08%和37.86%。其中,72.2億元的L-24、L-26地塊及65.4億元的L-41地塊分別位居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的第三名、第五名。
深圳和廣州各有1宗地塊入榜,其中包括佔據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榜首的深圳前灣片區地塊。5月15日,龍光地產以總價115.97億元競得該地塊,樓面價6.32萬元/平方米。雖然該地塊是採用“雙限雙競”的形式出讓,但仍吸引16家房地產企業參與競拍,其中不乏華潤、世茂、中海、招商蛇口等大型房企。廣州一次史詩級的土地出讓,5月18日,廣州共出讓了11宗地塊,總建面積近190萬平方米,成交總價達240億元。
筆者認為,這套路夢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即一大波央企國企的房企搶地高潮之後,房地產救市正式打響。2008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2009年與2010年的9.59萬億天量信貸、2013年承接2012年2萬億刺激計劃、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天量信貸與貨幣量、棚改貨幣化、樓市刺激政策,2019年的人才、户籍政策與天量信貸及貨幣量。
土地市場的升温反映出開發商們對未來樓市的信心。特別是今年4-5月整體行情持續升温的情況下。國家統計局18日公佈的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新房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達到50個,較2、3月份的21個、38個有明顯增加。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達到37個,較2、3月份的14個、32個有增加,新房、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均恢復至2019年第四季度的水平。
貝殼數據顯示,5月,其監測的重點18城二手房成交量繼續增長,環比增加15.2%,同比增長42%,5月成交量為去年成交量最高水平(2019年3月)的98%;1-5月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5%左右,較1-4月的同比降幅收窄了10個百分點,可見疫情對市場的影響在逐步減少。整體交易量的大幅增長,與疫情推遲了需求的釋放、五一小長假便利期和房貸利率下滑影響購房者預期有關。
筆者認為,一輪基準地價暴漲、高地價、高溢價、地王潮之後,房企已經扛不住了,千億房企都有面臨轉讓控制權的案例。經濟下降、實體經濟與房地產下行過快,投資與消費兩端下滑,地方財政全面崩潰趨勢,只好啓動樓市救市。先是3次降準、2次降息與天量的信貸,現在是11萬億的財政刺激計劃,但是不夠讓房企解決資金緊缺危機。
即沒有啓動2萬億貨幣刺激計劃與取消或放開樓市限制措施及税費減免政策、房企融資放開,房地產項目資本金比例下降,這才是真正能夠讓房企走出危機的措施。現在的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最主要的動力是累集的購買力與信貸發力及人才、户籍政策放開。一旦救市,房價有望重新進入新一輪上漲通道,房價單邊上漲週期沒有結束,因為地價單邊上漲週期沒有結束。
筆者認為,房價難跌的背後,根源於土地制度與土地供應及土地財政。過去32年,中國賣地收入53.2828萬億,從1987年賣地收入525萬元飆升2019年7.7914萬億元漲14.8萬倍。從1987年算起到2019年32年間累計土地成交款53.2828萬億元。32年累計成交超53萬億元,年均1.66萬億。2019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為7.6萬億元,較2018年增長11.4%,但增速回落13.6個百分點。
2002年以來,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在大多數年份都保持正增長,僅出現了4次負增長。房地產、税收自1998年至今,一直是中國經濟晴雨表,房地產不好、税收下降,經濟低迷,地方財政吃緊。官方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6.8%,房地產投資下降7.7%,商品房銷售下降26.3%,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6.4%。四者差距很大,不同尋常。一般來説,税收增速與經濟增速相匹配,趨向基本一致。
中國税制是以間接税為主。通常情況下,經濟高速發展,税收收入大幅增長,反之則下滑。房地產的收入下降對於投資與消費及地方財政收入的影響巨大。受疫情影響,地方賣地減少,全國政府性基金一季度收入大幅下滑。隨着各地重大基建項目復工復產,投資支出加大,所以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加快,這有利於穩投資,幫助經濟重回正軌。所以土地出讓金持續的上漲,對投資與消費及地方財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來源:咚咚找房
文章來源:房掌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