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以親身經歷為例,回顧了自己在B端SaaS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經驗,與大家分享。
這是書籍和經驗造就的坑坑。
在很多的書籍或者方法論中,認為SaaS產品應該實現標準的需求,當遇到個性化需求的時候,要把它抽象化,抽象成很多企業可以共用的樣子。
開始的時候我信了,數十次碰壁之後我發現,這可能也是中國沒有一個可以走向世界的SaaS產品的原因原因之一。
聊聊第一個坑:我們做To B的SaaS服務,有一天,一個客户跟我説,我要看我們公司不同門店的數據,你幫我處理下吧。
那時候使用系統的基本都是餐飲類企業,調研了多家企業又分析了競品,發現這是個標準需求呀,我們挺高興,在系統裏增加了一個“門店”的標籤。
好多用户反饋,你們這個功能好呀,我都能按門店查詢啦,再也不用導出來一點點對賬啦……
隨着業務發展,慢慢接入了好多房地產行業的用户,客户説,我得按小區統計數據,你們支持嗎?
我們一看,這跟門店不是一個意思嘛,問人家門店行不行,客户説:我是小區,不是門店。
我們想,書上説了,要抽象,專門開了10次會議討論,終於確定了一個詞“業務類型”。
那時候覺得自己特牛,終於可以支持多個行業場景啦。什麼餐飲門店、物業小區、建築項目、不同業務線,都往上靠吧!
然後,業務又發展了,有了更多的合作伙伴,更多的行業使用這個產品。
於是,每天每天,電話、微信羣、面對面會議,總有人問“業務類型”是什麼呀?怎麼用呀?
在同一個人第80次問我的時候,我哭了。邊撓桌子邊問:“姐,我如果讓它叫門店你能理解嗎?”
東北小姐姐扯着嗓門説:“那有啥不理解的呀,你早這麼叫我都不問你。”
除了跪下,我還能怎麼辦……
這時候我不得不想,抽象,是不是錯了。
如果同一個概念,門店就叫門店,小區就叫小區。
在客户使用系統前,選擇下行業,系統根據行業區分後顯示對應名詞,是不是這個溝通和學習成本就沒這麼高了?
或者,還有哪些更好的方式,能即使用客户常用的名詞,系統又能兼顧不同情況呢?
SaaS化,到底是把客户的需求抽象後實現,還是直接實現客户的需求,系統通過靈活的配置兼容多場景,低學習成本推廣呢?
我傾向於後者。
這篇文章從寫完到發佈,經歷了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我在網絡言論方面,是個膽子有點小的人,對於這種理論與實踐衝突比較大的情況,總想多方位的求證,在不同的場景和行業裏得到證實之後,才敢胡説八道。
在求證過程中,我發現有太多太多名詞無法理解,因為用詞不一致導致大量無效溝通甚至產品推進難度大的情況。
究其原因,是大家在常識方面不一致。
常識,讓有些人心有靈犀,默契自成;常識,也讓一些人,説着同一種語言卻無法溝通。
不同地區、行業、職業、教育背景、原生家庭甚至不同性別的人,都各自有自己的常識。這些在C端產品中備受重視的客户細分,到了B端,因為業務的複雜性,有時候會被無意識的忽略。
尊重對方的習慣的時候,同樣獲得尊重。不論是人還是產品。
而抽象,屬於一種融合,是進行了深入理解甚至邏輯處理後的結果。首先挑戰人的習慣,其次挑戰人的惰性,再次考驗人的記憶力和理解力。
遇到類似問題時,多想幾套方案,不侷限於抽象,不拘泥於常識,也許會遇見更多的驚喜。
這個坑,部分原因來自公司的組織架構過於細碎,另一部分原因,可能來自於需求提出人及接收人的認知偏差。
我曾在一個產品羣問小夥伴“你們公司有售前、需求分析師、產品經理”這些崗位嗎?
有很多小夥伴所在的公司,都同時存在這三個崗位。
to B 的SaaS服務,常常會包含定製化,項目和產品並存。這種情況下,需要設計及處理某需求的人,接收到的需求,中間被轉了多手的情況,屢見不鮮。
需求方需要從執行人或者子公司中將需求收集上來,這是第一波信息傳遞。這個時候,多數情況下還是在表述執行人在做某件事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期望得到解決。
如果需求方有IT部門,業務同事會將需求轉達給IT部門,這是第二波信息傳遞。
之後,再由需求方的業務同事或IT同事將需求轉述給供應商的銷售或售前經理,售前經理再轉述給需求分析師或產品經理,中間經過多次的信息傳遞。
產品經理聽到的需求,很多時候會被表述為“希望支持一個功能,方便客户在做XX的時候更XX”。
中間夾雜了不知道多少人在聽到需求時,下意識給出的解決方案。
如果做信息傳遞的所有人,對要使用的系統都充分理解,並行業知識紮實,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很有可能是可用的,但這種情況極少存在。
所以,需求保鮮,是一種能力.
對需求的準確表達,能讓SaaS路上的坑少很多。
有些需求,確實需要通過系統支持某個功能來實現,可是還有很多,需要通過服務、培訓等等其他方式實現。
這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常常被關注於系統的同事們忽略。
這是中台路上好大的一個坑。
不同系統間互相依賴,進度不同步,信息不同步,客户需求迫切等等原因,最容易孕育畸形。
中台是這幾年才有的一個概念,概念提的很好,對公司的統一性管理,確實有效。
但因為它是新事物,產品的融合過程中,已有的業務系統,往往會比中台進度更快。
有些權限類需要用户體系中台實現的功能。客户馬上就要用,中台還在開發基礎功能,在中台重要緊急程度不夠;在業務系統,重要緊急程度卻極高,業務系統有時候不得不單獨創造一個概念,先支持需求,讓客户可用。
等後續中台跟上來的時候,發現業務系統的好些概念,跟中台的功能衝突;這時候再跟客户解釋,可能已經解釋不通。
怪胎,就這麼產生了。
三國有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產品發展過程中,總會包含很多階段性產物。某一個階段覺得很合理的場景,後續總覺得越看越怪,還找不到原因。
這時候,不妨跳出當前這個圈圈,到更大的圈子裏俯瞰全局,也許只是路在別人的腳下而已。
這是慾望的坑。
市場機會和開發週期是有限的,慾望是無限的,有時候,接受不完美,也是一種能力。 每一次新做一個產品,總有人覺得你描繪的,不是這個產品全部的樣子。
期望你能描繪的更大更全更廣闊。於是,本是想做一顆玻璃球,讓娃娃在沙發上就能玩耍,公司的銷售能力也是在這個程度。
可是,因為不夠大不夠全,可能最後變成了做一個足球。產品是做大了,好不好的不好説。問題是:去哪裏找個足球場供娃娃踢足球呢?又去哪裏找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呢?
慾望可以有,夢想也是個偉大的詞;一旦脱離了本心和能力範圍,有可能連本可以走出去的那條路,最後都找不到了。
中國很多的企業,活不過五年。總結失敗原因的時候,得有多少是因為產品越滾越大,獲客越來越難造成的呢?
小而精未必不美。
精準定位、快速試錯、逐次迭代,對於團隊的資源使用情況及市場把握情況可能更合適。
作者:一米;公眾號:產品人兒
本文由 @一米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