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 4月2日,五大信披報刊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精準滴灌實體經濟 銀行今年信貸投放重點圈定
伴隨着監管層定調,銀行今年信貸投放重點圈定:在總量“穩”的同時,結構上對重點領域的定向滴灌會進一步強化。央行日前召開全國24家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提出“保持貸款平穩增長、合理適度,把握好節奏”,也提出“撬動更多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產業傾斜”等。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4月1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督促指導金融機構優化製造業的信貸結構,明確“提高製造業貸款比重”和“保持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合理增速”的目標和任務。(點擊閲讀全文)
要聞
涉房資金監管再升級 銀行房地產貸款業務將壓縮
人民銀行日前在北京召開全國24家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強調“房住不炒”定位,以及“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與此同時,近期,銀保監會、住建部、人民銀行等三部門也發文,將聯合開展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專項排查。
補齊關鍵短板 大規模民生工程提速開工
從教育提質擴容工程,到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再到“一老一小”服務項目……“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了諸多重大民生工程項目。“十四五”開局之年,圍繞加快補齊關鍵短板,一大批民生工程將提速開工、率先落地。
《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近段時間,不少部委密集謀劃重大民生工程,地方也在緊鑼密鼓開列民生清單,啓動具體項目計劃,並明確任務書和時間表。其中,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領域成為重點。
中國證券報
頭版
央行:保持定力 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
4月1日,央行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國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積極作用正在顯現。下一步,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定力,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金融管理部門將繼續聚焦重點領域,全力做好存量風險化解工作。同時,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體系。(點擊閲讀全文)
要聞
電子商務“十四五”發展規劃下半年出台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4月1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商務部已就電子商務“十四五”發展規劃,面向企業和公眾開展了相關的問卷調查,徵求了專家學者和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目前正在抓緊推進編制工作,計劃於今年下半年出台。
看好A股 招兵買馬 海外長線資金籌謀加倉中國
春節後A股的調整令不少投資者措手不及。3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出79.03億元,單日淨流出額為2021年以來次高值。不過,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部分海外長線資金已籌謀加倉。有外資機構的相關負責人稱,中國的中等收入羣體崛起是其職業生涯最重要的投資主題。
上海證券報
頭版
央行回應當前熱點話題:把自己的事辦好 保持貨幣政策定力
“無論是去年美聯儲推出大規模貨幣刺激措施,還是未來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影響都是比較小的。”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表示。
他是在4月1日召開的國新辦發佈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對於下一步的貨幣政策,孫國峯表示,關鍵是把自己的事辦好,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定力,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同時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形勢變化。(點擊閲讀全文)
要聞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怎麼建?六部委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
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等六部委4月1日日聯合發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
穩定經濟“壓艙石” 央地密集施策促消費
從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到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再到籌辦國際消費展會、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發放消費券,近期各大部委及地方政府紛紛推出促進消費的政策,涉及汽車消費、跨境電商和新型消費等多個消費領域。
證券時報
頭版
防控金融風險不能有絲毫懈怠
人民銀行近日召開2021年金融穩定工作視頻會議。會議總結過去一段時間金融穩定工作,分析當前金融風險形勢,部署下一階段金融穩定工作。
會議強調,當前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但外部風險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潛在風險挑戰仍然存在,防控金融風險不能有絲毫懈怠。(點擊閲讀全文)
要聞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有了“路線圖”
為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持續有序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按照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要求,科技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共同編制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積極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
在實現碳中和路上 財政該如何作為?
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經濟會議明確的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及“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已成為近期各界持續討論的焦點。但要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碳達峯、碳中和各項工作,財税政策也同樣扮演着關鍵角色。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隨着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大力推進,碳税已不是市場化機制減排的必須途徑。當下財税部門的重心應在於如何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包括對低碳、節能技術的研發鼓勵,以及加大對可再生能源企業的税費優惠。
證券日報
頭版
央行:繼續加大金融支持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力度
4月1日,國新辦舉行“構建新發展格局 金融支持區域協調發展”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在發佈會上表示,經濟大循環能夠暢通的必要條件是供給與需求相互適配、區域以及城鄉之間相互協調、國內與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其中,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也是社會和諧、政治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點擊閲讀全文)
要聞
深交所兩板合併與全市場推行註冊制是兩碼事
如果説科創板設立並試點註冊制是資本市場增量改革,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一項增量+存量的改革,那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併,則是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的存量改革。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本次主板和中小板的合併在發行上市條件、交易制度、交易規則,甚至對投資者交易習慣等方面都沒有什麼影響,和全市場推行註冊制改革並無必然、直接的關聯。
退市新規實施三個月:10家公司已收到“退市通知”
去年12月31日,滬深交易所發佈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證券日報》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截至3月31日,退市新規實施三個月,共10家公司收到交易所發出的“退市通知”。其中,有9家公司收到交易所終止上市決定書,1家收到交易所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從退市指標來看,3家2020年續虧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5家觸及“1元退市”指標,1家為主動退市,1家為吸收合併退市。(整理: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