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回聲報》網站刊登沙龍·沃伊斯布羅特的文章,題為《中國成為核能發展引擎的十年》,全文摘編如下:
日本福島核泄漏災難曾導致核電領域剎車。核電行業獨立分析師米克勒·施奈德指出:“在福島事故後的四年中,中國曾凍結了所有核電站新建許可。”
他認為,“福島事故在亞洲產生的真正影響是:中國自2015年起恢復了核電站建設批准,但水平較之前的預計明顯減弱”。但是,儘管建設節奏更加節制,中國由此依然足以成為全球核電領域的主要引擎。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的核電產能在2010年到2020年間增加了4倍。2020年底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1吉瓦。這一水平接近法國56個核反應堆的60.6吉瓦裝機容量。按這一速度,法國可能在2到3年內被中國超越。到2030年,中國應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核電產能國。
為何會有如此的增長?原因首先來自於中國的需求。世界核工業聯合會中國地區負責人弗朗索瓦·莫蘭指出:“現在一箇中國人消費的電力相當於一個美國人的一半。政府機構預計國內消費增加,這一比例到2050年將提高到70%。”為了走得更快,中國採納了多個不同的國際技術。
不過,中國在不久前剛剛成為掌握核電站自主設計能力的極少數國家之一。百分百中國製造的首個反應堆“華龍一號”在2020年組網。
國際能源署電力市場負責人彼得·弗雷澤指出:“福島事故引發的危機讓一些核電企業陷入困境並造成了百分百中國技術出現的機會。”弗朗索瓦·莫蘭表示:“中國很多年來就打算開發自有技術,而且既着眼國內市場也有走向國際市場的雄心。2015年後在中國,人們就會説,僅僅一台反應堆在國際的商業化就相當於一百萬輛汽車的銷售。”(編譯/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