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外頂級資管機構和國內大型央企合資成立的國投瑞銀基金公司,近年聲量漸漸低沉。
曾經銜玉而生,一度英姿勃發,終於還是成為負重前行的一族。
根據wind統計,國投瑞銀2021年2季度非貨基金規模的排名在40名開外。而2012年國投瑞銀還一度是20名上下。
7月23日,國投瑞銀公告,公司“三朝元老”葉柏壽離任董事長,國投泰康的總經理傅強接任。
全新的高管“組合”能否控制住人才不斷流失的困境,給日漸沉寂的公司帶來新的活力?
國投瑞銀“換帥”
2021年7月23日,國投瑞銀基金髮布高管變更公告,因工作變動,該公司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葉柏濤離任,接任者為國投泰康的總經理傅強。
公開資料顯示, 傅強在金融業已有25年的經歷,在銀行、證券、信託以及資產管理領域的都有較豐富的經驗。
“三朝元老”葉柏壽
公開資料顯示,葉柏壽於2014年年底,從前任董事長錢蒙手中接下了國投瑞銀董事長一職,至今任職已7年。
在他任上,國投瑞銀有過三任總經理和一位代總經理,或許可以稱之為“三朝元老。”
葉柏壽剛剛上任時,當時國投瑞銀的總經理還是“接班”尚健的劉純亮,他在2007年加入國投瑞銀,此前為副總經理。在這個時期,由於整體市場環境向好,雖然國投瑞銀在失去“核心”總經理尚健之後,還經歷了一波人才流失,但整體規模還在持續增長,不過在行業競爭中,明顯勢頭平平。
2012年末,國投瑞銀的基金管理規模位居行業第24名,到2016年底,已下滑到第27位。
隨後,由於個人原因,劉純亮於2016年初離任。曾在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和董事會秘書的王彬接任國投瑞銀總經理,王彬曾有國投信託任職的職業經歷。
在王彬管理的3年間,國投瑞銀的人才流動進一步凸顯。到了2019年末,國投瑞銀的規模排名下滑到第44名,非貨排名第41位。
2019年5月15日,王彬因任期屆滿離任後,副總經理劉凱代任總經理,直至當年10月份,國投瑞銀官宣來自泰達宏利基金的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王彥傑將成為新一任總經理。
“高開低走”的國投瑞銀
公開資料顯示,國投瑞銀前身為成立於2002年6月的中融基金,在發展3年後的2005年6月8日,由國投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和瑞銀集團(UBSAG)100%收購原中融基金股權,公司也因此更名為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雙方持股分別為51%和49%。這也是中國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達到先前政策規定最高上限的合資基金管理公司。
在當年,這樣的出身對公募行業來説,可以算是起點頗高,而最初,國投瑞銀的發展不可謂不迅速。更名及合資後的第二年,國投瑞銀管理規模就從2005年的23.26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72.09億元,在2007年大牛市的助推下,規模一躍增加到381.88億元。
在業內,國投瑞銀在產品上的創新能力也曾一度具有領先優勢。公開數據顯示,國投瑞銀曾推出國內第一隻封閉分級基金、第一隻指數分級基金、第一隻行業指數基金、第一隻帶LOF交易功能的QDII、第一隻白銀期貨LOF基金。
然而好景不長,在2012年,作為國投瑞銀的“核心”人物,前總經理尚健離職,此後國投瑞銀的規模排名一路向西。
相關統計顯示,尚健離職後,韓海平、李達夫、黃順祥、徐煒哲、硃紅裕、孟亮等多達6位基金經理從國投瑞銀相繼離職。
其中,韓海平作為國投瑞銀固定收益部副總監和國投瑞銀貨幣基金經理李達夫,在公司固收產品方面具有很大影響力,他們的離職,在當年也直接造成了國投瑞銀固收團隊的動盪。
截至今年二季度,國投瑞銀的整體管理規模僅為1241.5億元,排名第40位。他非貨資產規模776.7億元,在行業中排名第43位。
人才困境越演越烈
對於新上任的傅強來説,國投瑞銀目前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或許就是找到扭轉國投瑞銀頹勢的良方。
Wind統計數據顯示,從2015年1月至今,國投瑞銀離任基金經理數為24人,新聘基金經理數為29人,現任基金經理人數僅為25人。
曾經的明星基金經理,管理國投瑞銀策略精選的任職回報高達135.07%的陳小玲,也在2018年初離職。
2020年下半年開始,國投瑞銀人員離職更加頻繁,光2020年7月至11月,就有5位基金經理離職,且都是基金經理任職年限超過5年的“老將”。
其中,早在2007年9月就加入國投瑞銀基金,在公司任職基金經理年限達到9年的董晗,和2015年進入國投瑞銀基金,基金經理總任職年限達8.19年的於雷,在2020年7月18日同日宣佈離開。目前董晗已加盟景順長城固收團隊。
接下來的8月、10月、11月,都有基金經理離開,分別為王寵、楊鼕鼕和徐棟。其中,楊鼕鼕在公司任職基金經理年限6.38年,管理的國投瑞銀瑞盈混合(LOF)任職回報達到96.61%,在同類產品中業績排名居前4%。
除了基金經理,公司高管變動也不少,2020 年,國投瑞銀基金先後有副總經理張南森離任、新任首席國際業務官劉豔梅、新任基金管理公司首席運營官馮偉、副總經理袁野離任、新任副總經理靳贇等。
進入2021年,這樣的趨勢仍未止住,1月16日、3月31日基金經理張佳榮、伍智勇先後離職,兩者在公司任職基金經理年限均超過5年;不到一個月,蔡瑋菁也於4月24日離職,他曾任國投瑞銀基金專户投資部投資經理。
隨後在6月25日,國投瑞銀副總經理劉凱也因個人原因離任。
來自中方股東的總經理傅強,能否及時控制住人才“損失”,或許是國投瑞銀能否“翻身”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