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黃金頭條
真正造成困擾的還不是赤字本身,而是未來填補赤字的行動。未來美國人迎來的可能不僅是加税,還有通脹……
發生了什麼?
因為冠狀病毒大流行縮減了政府收入並使支出猛增,美國聯邦預算赤字在2020財年達到3.1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是此前最高記錄的兩倍多。
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佈的數據,截至9月底的2020財年,聯邦預算赤字為3.1萬億美元,是去年赤字9840億美元的三倍,也比新冠大流行之前2月份政府的估計高出2萬億美元。
該年度赤字水平刷新了2009年創下的1.4萬億美元的歷史記錄。當時,奧巴馬政府正花費巨資支撐美國的銀行體系,緩解2008年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損失。
與此同時,預算赤字佔GDP比重攀升至16%,創1945年以來新高。
為何重要?
一般來説,當債務與赤字增長速度超過經濟增長速度時,經濟學家們就會擔憂。並且隨着債務的愈發龐大,債務問題回變得越來越難解決,最終導致債務危機,此前希臘債務危機就是這樣的情況。
此外,隨着赤字的增長,美國聯邦政府用於支付利息的錢回越來越多。由於當前利率處在低位,短期來看並不是特別大的負擔,但這在未來可能成為問題。當美聯儲開始加息,並縮減購債計劃時,聯邦政府將被陷入進退兩難中。
意味着什麼?
1、加税近在眼前?
真正造成困擾的還不是赤字本身,而是未來填補赤字的行動。消除赤字勢必需要削減開支或者提高税收,這將限制經濟增長,並給納税人帶來更多税務負擔。
這也是為何目前美國國會就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僵持不下的原因,共和黨議員不願意進一步積累赤字。但國會兩黨中,幾乎沒有議員優先考慮是否能創造足夠的税收收入來覆蓋國會和總統已經批准的支出這一問題。
2、通脹終將到來?
另一擔憂在於,隨着聯邦政府加大支出、增加貨幣供應量,龐大的赤字最終回引發通脹。
正如諾獎得主弗裏德曼所説的,“一切通脹都是貨幣現象”。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新鳳、尤春野在近期發佈的報告中指出,此前貨幣向通脹傳導作用的消失並非傳統理論失效,而是沒有正確理解貨幣和通脹的關係。與本世紀以來前兩次經濟衰退相比,今年新冠疫情導致的衰退路徑和政策組合都有明顯不同,未來通脹中樞有望明顯抬升。
美聯儲此前開閘放水未能引發通脹的原因之一在於“有人印錢,但沒人花錢”,貨幣滯留在金融體系之中,未能流入實體經濟之內。但本次危機後的放水有明顯不同:有人印錢,更有人花錢。美聯儲負責“印錢”,而“花錢”的任務則由財政部來承擔。
目前美國M2同比增速已經超過23%,遠遠超出上世紀60年代有該數據統計以來的最高水平。大通脹時期的美國M2同比最高接近15%,金融危機美聯儲開閘放水後M2同比最高不過10%左右。今年財政刺激對貨幣傳導的效果顯著,這是推升未來通脹中樞的核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