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文:中美平等互利的經貿合作仍有空間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發表文章稱,雖然美國商界的政治立場並非完全一致,但是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企業高管認為現政府在處理中美關係、移民和外交政策方面的表現糟糕。《華盛頓郵報》早先也報道稱,美國國會通過的“國防授權法”禁止從中國購買技術和服務,遭到美國眾多跨國公司的強烈反對。這些報道表明,美國廣大企業需要維護和發展基於產業鏈分工的經貿聯繫,而中美企業合作仍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商界的態度,反映了美國在許多領域對中國產品和技術的依賴。中美建交40多年來,兩國企業已經在全球產業鏈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工合作關係。在許多產業領域,美國跨國公司集中於產品或系統設計和關鍵部分生產,相當部分中間產品在中國生產,或由中國企業供應。因而美國公司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潤;中國公司則獲得了美國市場。

英國保守智庫亨利·傑克遜研究所不久前發表《擺脱中國產業鏈》的研究報告中稱,在聯合國分類的831項基本產品中,美國有424項依賴從中國進口;其中關係國計民生的260項中,有114項依賴從中國進口。

美國商界的態度,説明美國廣大企業依然支持和發展對華經貿合作。10月20日美中貿委會與中國貿促會視頻對話中,美中貿委會主席、康明斯公司董事長湯姆·萊恩伯格表示:“美國和中國都從貿易與投資中獲得了巨大利益。”雙方參會者一致重申,雙方必須繼續共同努力,改善商業合作,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就在華盛頓不斷軟硬兼施要與中國“脱鈎”的同時,今年前7個月,美商在華新增了860家企業。9月14日,霍尼韋爾公司與西鹹新區簽署投資戰略協議。9月21日,該公司智能倉儲設備生產線在蘇州投產。該公司在上海設立了亞太總部,在中國有獨資與合資企業50多家。美中貿委會今年8月份發佈的商業調查表明,83%的成員依然把中國作為全球前五位投資目的地。9月下旬,包括特斯拉、福特、沃爾沃、思科、塔吉特等3500多家美國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聯邦政府,要求退還對中國產品加徵的關税。

中美建交以來,美國廣大工商界在維護兩國關係穩定中一直髮揮了重要作用。美國工商界,特別是跨國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國會年審授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本世紀初,由於工商界的堅決反對,參議員舒默撤回了人民幣匯率與關税法案。過去4年來,儘管中美關係不斷惡化,但除了極少數參與對台軍售的公司外,美國廣大工商界仍然發揮了某種穩定器作用。

不單是工商界,美國許多州、縣市、基層對中國實際並沒有那麼敵視,相反普遍贊同發展對華經貿合作。在布魯金斯學會近兩年舉行的州市看中國座談會上,州市官員普遍主張發展對華經貿合作,與華盛頓的聲音有很大區別。愛達荷州特温弗爾市長巴里森説,我們沒有那麼多為難(中國)企業的稀奇古怪的想法。我們應當把美國聯邦政府及對華鷹派政客,與美國廣大地方、工商界區別開來,堅持發展中美地方之間、企業之間的合作。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經過多年辯論,美國朝野形成一致看法,要對中國強硬。事實上,這只是美國華盛頓精英和智庫精英的看法,不是全美國特別是地方和工商界的普遍看法。當然,也不能簡單地以為,美國地方政府和工商界,包括這次強烈反對對華科技禁令的美國大公司是站隊中國的。他們只是站隊自己,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因為這種利益是在與中國合作中獲得的,而且是雙方獲利的,因而也符合中國利益。我們既要盯着華盛頓,對其打壓和禁令做堅決鬥爭,並爭取可能的合作;又要眼睛向下,多看看美國的州、縣市和基層,多看看美國的企業,多同他們交往,推進互利合作。當然,對參與對台軍售的少數美國企業,必須堅決實施制裁。我們的工作需要比以往更加細緻,精細梳理在疫情和經濟衰退衝擊下美國地方州市的主要困難及經貿發展需要,美國主要行業跨國公司面臨的困難和需要,研究並捕捉中美雙方都能獲益的合作機會。在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難得時機下,積極貫徹中央擴大開放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最新舉措,及時擴大市場準入,創造中外企業公平競爭的有利商業環境,吸引更多的美國企業對華合作。同時傾聽在華美國企業的聲音,及時瞭解它們的合作需要和合理訴求。我們相信,無論那些反華政客還要發狂多久,無論中美關係如何風浪起伏,平等互利的經貿合作都將符合兩國企業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美關係的長遠發展前景,是任何力量也改變不了的。(作者是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4 字。

轉載請註明: 何偉文:中美平等互利的經貿合作仍有空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