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發力全渠道零售 聯名信用卡時代已開啓
本報記者 張志偉 見習記者 餘俊毅
信用卡業務已經成為銀行金融零售轉型的關鍵點之一,在金融科技的滲透下,信用卡行業也邁入了數字化運營時代。
隨着跨界融合的不斷深入,銀行信用卡生態也在尋找新的發展模式。越來越多的銀行牽手金融科技企業不斷地推出“聯名卡”或“聯盟卡”。
銀行的信用卡運營正在從傳統的“跑馬圈地”向“精細化經營”轉變,其服務也不再只靠流量,而需要在獲客、風險管理和客户經營層面全鏈條的數字化服務。
銀行聯手互聯網平台共贏
又到了一年一度“雙11”,《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為了能更好地解決消費者“錢包”充足的問題,不少商家聯合銀行共同推出了信用卡優惠服務。
比如交通銀行就推出了聯手京東打造的“交通銀行京東PLUS會員聯名信用卡”。據介紹,該聯名信用卡發行旨在商業銀行借道金融科技、聯合發力全渠道零售的大趨勢下,發力移動支付市場,加速佈局線上消費場景。除交通銀行外,近期平安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在多個消費領域深挖客羣,推出聯名信用卡。更是有互聯網平台成為眾多銀行的“匯聚之地”。
另外,10月30日美團聯名信用卡宣佈上線“雙11”專屬優惠活動。即日起至11月15日,無論用户在哪個電商平台“買買買”,只要刷美團聯名信用卡累計消費達一定金額,即送5元至300元不等的美團現金券。而與該平台合作推出信用卡的銀行多達12家。
所謂聯名信用卡,可簡單理解為,互聯網公司與有髮卡資質的銀行合作,面向該平台用户發出的擁有該平台定製化權益如消費折扣、現金紅包等獎勵的信用卡。
銀行聯名信用卡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記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推出聯名信用卡的銀行主體包含了國有大行以及各中小銀行在內各商業銀行,而聯名合作的平台包括了互聯網、航空、餐飲、娛樂、教育、醫療、保險各領域。從目前發行的聯名信用卡看,聯名商户不僅限於購物、旅行、美食、遊戲等領域,也逐漸滲透到各細分領域,聯名信用卡的服務越來越豐富多樣。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表示,與普通信用卡相比,聯名信用卡的特點和優勢有兩個,一是權益,聯名信用卡權益豐富,深受用户尤其是聯名方用户的喜愛;二是塑造品牌IP,對於發揮信用卡髮卡行與聯名方的品牌聯合優勢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她進一步表示,目前聯名卡市場主要在獲客階段,針對首卡新户客羣發揮價值作用,對於已持有該行信用卡的老客户而言,聯名卡的權益價值大幅縮水甚至沒有權益。“牽手”發佈聯名信用卡的趨勢,一方面能夠説明過去聯名卡的發佈,為合作雙方帶來共贏局面,因此擁有了進一步合作的基礎;另一方面則能夠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在獲客上鞏固自身的實力。
聯名信用卡成“存量戰”突破口
與往年銀行一年新增千萬張信用卡的擴張速度相比,今年以來信用卡的髮卡量增速明顯放緩。從央行披露數據看,截至二季度末,我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髮卡數量共計7.56億張、人均持卡量0.54張。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信用卡髮卡量增速下降,源於互聯網金融在線上的信用透支類支付產品,對線下信用卡業務造成了一定衝擊;加上信用卡市場已逐步飽和,信用卡的附加優惠吸引力在減弱。綜合來看,信用卡增量在未來已十分有限。
某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銀行信用卡的快速發展期已經過去了,目前看來人均持卡保有量已高度飽和,很難尋求新的增量市場。然而目前銀行聯手大型互聯網平台、借勢互聯網線上消費場景的聯名信用卡市場卻在迅速擴張。
信用卡資深研究人士董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聯名卡是企業一種比較好的服務營銷手段,將自身的會員服務體系與銀行進行有效合作,以滿足消費者更多需求為導向疊加雙重服務。中小銀行通過大力發揮自身優勢,提高產品創新意識,完善服務體系建設,找準適合自己發展的經營戰略,在競爭激烈的信用卡市場才能有一席之地。
董崢認為,信用卡業務因其具有可拓展性、小額消費貸款和支付工具的特點、較強的客户黏度和較高的信息化程度等特性,在金融零售業務中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中小銀行如何利用社會商業資源,藉助包括卡組織網絡和各種信息共享平台優勢,實現聯合發展、多方共贏的局面,是中小銀行做強信用卡業務的重要手段。把信用卡業務打造成社會資源整合的服務平台,制訂與當地優秀的社會商業資源的跨界聯合,以“聯名卡”“主題卡”為核心的業務發展戰略目標,實現細分化發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