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雖然利好眾多,但A股在大盤股IPO上市抽血效應下資金面捉襟見肘,再加上海外疫情加劇,使得整體走勢猶豫再三徘徊不前。就目前的情況看,市場要走出泥潭必須要有比較大的利好,而且要有非常強的人氣板塊如科技股崛起。
玉名(私募基金經理):市場頻頻異動背後有門道
昨日指數有幾波衝高:早盤,10:50和13:45,隨後回落。走勢挺有規律,都是利用金融板塊推動指數,尤其是銀行股發力,資金流入集中,招商、興業等,連續保持對指數貢獻;這種脈衝反彈的走勢,實際上是買盤不持續,間斷性出現所致。這個時候,考驗的是股民對於自身博弈行業的專注度,而不是頻繁跟隨指數和被其他板塊帶走。實際上,幾次金融板塊異動後,市場迎來的都是資金調倉,熱點的交替,這些是需要股民重視的。
説到閃崩股,10月以來,每天都有明顯的閃崩股,而今輪到了中能電氣,巴安水務等,前一個交易日幾乎沒有太多的徵兆,往往都是中長陽的走勢,次日大幅低開,追漲的就很容易被悶殺。這實際上是資金在四季度回籠資金,兑現利潤的行為,利用衝高派發。玉名認為在這樣週期中,股民要做減法,市場從初期的快速補漲,到隨後獲利派發,資金調倉,這是值得股民注意的,不要貿然追漲,否則很容易中招。
股民先要建立對一個題材或行業持續性跟蹤,初期是建立功課,儲備好了,後期再有機會的時候,才有敏感度。有舍有得,什麼是取捨?簡單來説,不同行業有自己的特徵,以及對應關注的要點,根據自身能力選擇行業。還有從攻擊時的追漲模式,轉變為防禦類型時,則更多是下跌到位後的機會。那麼,股民能體會到,攻擊是漲上去拉出來空間,而防禦是跌下來形成機會。不同週期選擇不同類型熱點也是典型的取捨。逆向思維,不是紛繁複雜熱點都做,而是明白自己的主體優勢是什麼。説白了,什麼熱點自己最有能力,最有研究底氣做好,反覆做即可。很多股民想着總是別人做什麼,或者總想着市場的新熱點,這種思維是錯誤的。作為股民,應該思考的是自己,自己能做什麼,自己熟悉什麼,這才是操作的關鍵。
鍾超(資深投資人):連調4天就是主力在洗盤
從週五盤面看,指數全天依舊還是弱勢震盪,早盤一度出現跳水,但隨着外資的迴流,午後市場震盪回升。
從板塊上看,跌幅居前的幾乎都是前面漲幅比較大的熱點,諸如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鏈、芯片半導體、消費電子等。這裏出現調整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連續上漲的幅度也比較大,適當做休整也很有必要。對於這些熱點板塊,近期主力資金介入比較深,稍作調整之後,依舊還會捲土重來。
本週市場走勢還是比較糾結的,指數在週一大漲之後,連續四天都在高位震盪,雖然指數沒有什麼波動,但是個股表現很差。這樣的走勢的確很打擊市場的做多信心,尤其是在週一追進去的節前踏空資金,短期又要站崗了。
其實在週一大漲的時候,筆者已經提示過大家,不要盲目追高,因為週一的上漲是市場太過於一致的結果,步子邁得太大了,所以在週一提示大家減倉。雖然説連續兩天的跳空大漲已經奠定10月上漲的基礎,但是主力也不可能輕易讓散户去坐他的轎子,一定會借機洗盤。
洗盤的目的就是讓你交出籌碼,這裏面的邏輯其實很簡單。週一大漲很多散户都追進去了,大部分是節前踏空的資金,只要散户進去太多,那麼主力肯定不會拉,因為他知道,後面只要繼續拉,散户肯定是會跑的,所以對後面的拉昇是不利的。持股的都是潛在的空頭,因為在拉昇過程當中隨時會跑,持幣的才是潛在的多頭,因為他隨時會買。主力在拉昇途中需要的是跟自己一路的資金,要把不是一路的資金清洗掉,提前去除後市隱患。
而去除的最好方法就是洗盤,首先會用反覆震盪的模式,消耗你的持股耐性,你如果定力不夠,一定是會被洗出去的。如果橫盤震盪都達不到效果的話,就會用盤中快速下跌的方式再洗。總之,不管怎麼樣,都會跟你耗下去,直到你受不了,割肉離場。只要一割肉,股價馬上就上來了。大家好好想想,你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你一買就不漲了,你一賣馬上就拉起來了。其實,這些都是主力的套路。
總之,市場還是很強勢的,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即使調整了四天,但是都沒有跌去週一中陽的一半,就衝這一點,説明前面的上漲是有效的,現在的調整就是上漲途中的洗盤。如果你忍受不了,這正是主力想看到的。
很多時候,我們要客觀面對市場的漲跌,漲是因為什麼漲,跌又是因為什麼跌。邏輯很重要。很多時候還需要逆人性,當市場一致看好的時候,你要防止風險的來臨;當絕大多數人絕望的時候,恰恰是機會來臨的時候。這就是筆者常説的,“買在分歧,賣在一致”。
黃智華(資深投資人):週期股或將出現反彈行情
本週大盤衝高後有所回落。本週初滬指拉漲接近今年7月中旬、8月中下旬階段高位區,深成指已到達今年7月以來三個階段高點連線處,週三、週四、週五略受壓整理,估計大盤在前階段高位區有待消化整理,近日銀行、保險股、煤炭等週期股有所反彈,未來金融股有效啓動是市場進一步上行的關鍵。
從走勢看,按筆者之前分析,近一年市場呈60日自然週期轉折波動現象,如滬指2020年以來的1月6日、3月5日、5月8日、7月9日、9月3日時段,均衝出高點而後展開調整,而2月上旬、4月上旬、5月底6月初、7月底分別形成階段低點,高點和低點均基本呈60日自然週期轉折效應。
大盤於9月30日形成階段支撐點,體現60日週期低點時窗效應,節後的結構性上漲估計未走完,滬指蓄勢整理後或仍還有挑戰前高位區,回補今年9月4日下跌缺口的機會,但持續突破的動量不足,而11月上旬進入60日週期高點時窗,可關注屆時會否受壓見反彈高點。
市場更多觀點認為,四季度市場將呈現震盪結構性行情,貨幣寬鬆推動的估值行情將告一段落,後續市場的驅動力來自於盈利增長。多數績優基金經理都將視野放到科技、消費等領域,集體看好經濟轉型大方向。
9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6.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2.5 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0.23萬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個和4.7個百分點。
當前全社會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權威人士指出,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上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顯著降低,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我國將成為今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
2020年中國二季度GDP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 ,大盤於5月、6月築底,7月回升,體現經濟晴雨表。中國經濟經歷了一季度的明顯下行和二季度的V型反彈,預計三季度將延續強勁復甦的態勢。中國經濟正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朝着復甦增長的方向穩步前進。據媒體報道,國家統計局將於10月19日公佈三季度經濟數據,估計下週市場或有一定結構性機會,特別是週期股可望迎來企穩轉折。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