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同比翻番

  主持人田鵬: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1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本報今日就社融增量出現結構性變化、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有序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等三方面請專家學者予以解讀。

  記者 劉 琪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佈《2021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披露,2021年上半年,社融規模增量累計為17.7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3萬億元。上半年社融增量同比減少的同時,社融增量呈現出的結構性變化引起《證券日報》記者注意——“企業債券淨融資同比少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高於上年同期”。

  據央行此前發佈的2021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企業債券淨融資1.49萬億元,同比少1.8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4955億元,同比多2494億元。而據2020年上半年相關報告顯示,企業債券淨融資為3.33萬億元,同比多1.76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461億元,同比多1256億元。

  今年上半年企業債券淨融資同比大幅減少的背後,基數效應不可忽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7月份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去年為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發行量都比較大,今年則恢復了常態化增長,因此有一個高基數的對比。

  除了高基數原因外,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國內經濟從疫情中逐步恢復,貨幣政策迴歸常態化,今年上半年債券發行利率中樞大幅高於去年上半年,且債券發行相對銀行貸款的成本優勢明顯減弱,這抑制了企業債券淨融資需求。同時,今年以來,企業債券發行監管政策趨嚴,尤其是在嚴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的背景下,城投平台和房企這兩大企業債券發行主體的融資環境明顯收緊。此外,去年四季度出現了大型地方國企超預期違約事件,再加上今年處在“信用週期下行+企業債務兑付壓力上升”的環境下,投資者對違約風險的擔憂加劇,風險偏好比較低,導致一些敏感地區和行業的債券發行難度加大。

  與企業債券淨融資同比大幅減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同比增長翻番。實際上,不僅是今年上半年同比加倍增長,前述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較2019年同期也大幅增長。

  對於上半年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同比大幅增長,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恆表示,隨着國內疫情的有效防控及經濟持續恢復,企業盈利狀況普遍改善。加之,近年來資本市場總體平穩發展,為企業股票融資提供了良好環境。

  “今年上半年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同比翻倍增長,受多方因素綜合作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範若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第一,中國經濟疫情後保持穩定恢復,股票市場投資者買入情緒較高,市場人氣逐步增加並向積極方向發展,資金進入股票市場增多;第二,資本市場改革紅利不斷釋放,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退市新規嚴格執行、新三板精選層轉板實施細則落地,資本市場融資環境改善,對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的增長有較大助力;第三,境內股票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推進,以及外資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上半年外資整體呈加速流入態勢。

  無論是企業債券融資還是股票融資,均屬於直接融資,是“澆灌”實體經濟的“活水”。近年來,金融監管層高度重視直接融資,不斷着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進一步提升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展望下半年,馮琳表示,下半年宏觀政策將延續穩健基調,市場利率將保持基本穩定,債券融資成本上升的風險並不大,利率環境相對比較舒適,同時考慮到市場正在逐步消化前期監管政策的影響,信用債融資有望邊際向好。不過,前期發行監管政策的累積效應還將持續釋放,尤其是發債大户城投平台和房企融資政策難有明顯放鬆。因此,下半年信用債淨融資難有大幅放量,預計淨融資額在1.2萬億元左右,比上半年增加約2500億元。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資本環境創造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環境不動搖。貨幣政策精準導向逐漸發力,預計下半年宏觀槓桿率的擴張將放緩,下半年的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規模有望繼續增長。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38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半年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同比翻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