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製造”明星基金經理?

撰文/《財經天下》週刊作者 週末

編輯/田晏林

直至現在,基金髮行仍沒有走出冬天。

Wind數據統計,如果按基金成立日計算,今年2月共成立了58只基金,合計募集規模294.15億元,平均發行規模5.07億元。無論是募集總規模還是平均規模,這一月度的基金募集成績單均創下了近三年(近36個月)新低。

不過,隨着基金行情的持續低迷,那些曾被基民奉為“女神”“男神”的明星基金經理們,風光不再,接連從“神壇”跌落。

一位進入基金市場5年的“90後”投資者告訴《財經天下》週刊,2021年初,他定投了國內知名基金經理葛蘭推薦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如今,這隻基金收益率虧損超23%。

除此之外 ,他還買了頂流基金經理張坤推薦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目前持有收益率虧損16.82%。

“當初之所以定投,就是看中他們的業績特別好。而且葛蘭曾經有‘三年增長三倍’的投資案例,她管理的基金規模也是最大的,所以就很信任。”該投資者表示。

像這樣的“追隨者”不是少數。他們隨着明星基金經理的腳步,更願意相信基金經理的分析和判斷,認為可以超越市場。有網友表示,選擇基金,其實就是選擇基金經理,經理選對了,那麼剩下的事,就只需要耐心持有和等待。

不可否認,基金經理作為專業的投資者,他們之所以能享受眾星捧月般的明星待遇,除了自身曾經創下的優異業績之外,實際上,背後離不開基金公司和第三方代銷機構的力捧。

誰在“製造”明星基金經理?

(圖源:視覺中國)

跌落“神壇”

出生於1985年的葛蘭,是清華大學工程物理學學士,同時還是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這位有着深厚醫學背景的海歸精英,自2014年入職中歐基金以來,便憑藉自身專業學識從研究員做到基金經理。

葛蘭是業內少有的具有醫學博士學位的基金經理。2019年至2020年,憑藉自身專業優勢,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和中歐醫療創新分別上漲75.23%和26.11%,到2020年更是飆升取得了98.85%和101.44%的投資收益,連續兩年給投資者帶來超高額收益,葛蘭因此被投資者稱為“醫藥女神”。

2020年,張坤成為史上第一個在管基金規模超1000億元的基金經理,那時投資者把他捧在手心,甚至還為其建立了微博超話。緊隨他其後躋身千億管理規模的劉彥春,在投資行業摸爬滾打超12年。截止到今年3月2日,他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高達260.43%。

彼時,基金經理的風頭可謂一時無兩,他們的追隨者也越來越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劉彥春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和張坤的易方達中小盤持有人户數位列三甲。其中,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持有人户數為318.34萬户,對比2019年,增長了328.65%。

然而從2021年開始,以劉彥春、葛蘭、張坤為代表的這些明星基金經理們,業績卻整體下滑。

截至2021年年底,葛蘭在管基金規模達1103億元,其中她最知名的基金產品“中歐醫療健康”的規模達775億元。另據2021年基金第四季度報告,“中歐醫療健康”合計虧損111.7億元。

若按照2021年6月末的統計數據,“中歐醫療健康”的持有人總户數為695萬户。這111.7億元的虧損金額,相當於每户平均投資11000元,就會損失1607元。2月14日,“中歐醫療健康--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跌出螞蟻財富的支付寶金選“周銷量TOP10”榜單。

此外,曾經的“頂流一哥”張坤,旗下的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基金,2021年虧損30.63%,排名倒數第七。而他管理的另外3只基金,截至2021年末的近一年收益為-8.22%到-13.39%不等。而劉彥春在管的6只基金,近一年以來全部跌超15%。截至3月2日,最高跌超32%。

綜合來看,最近三年,葛蘭、張坤、劉彥春在管基金均回撤超過30%,其中葛蘭回撤力度最大,達到37.86%。

誰在“製造”明星基金經理?

(來源:wind數據)

在基金行業,最大回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一方面能反映管理人的風控水平;另一方面,較好的回撤控制會使投資人更傾向於長期持有,才有可能真正賺到公募基金更擅長的長期維度上的超額收益。

一般來説,20%的回撤意味着要用25%的回報來彌補虧損,30%的回撤雖然看起來不太多,但據財聯社報道,也需要用43%的回報來彌補,難度大了很多。通常,能把回撤控制在20%左右的基金經理,已經非常難得。

不管怎麼説,在真金白銀的虧損面前,基民們的追星熱情被澆滅。

誰在“製造”明星基金經理?

(來源:wind數據)

“明星基金經理”是如何製造的?

“明星基金經理其實是一個結果。”一位證券行業的高級分析師告訴《財經天下》週刊,基金經理之所以能成為明星基金經理,首先是他們過去的業績特別優異,因此容易得到基金持有人更多的關注。同時,代銷機構也會因勢利導的給這些基金經理更多的曝光和流量。“綜合因素摻在一起,促成了明星基金經理的產生。”

像葛蘭、張坤、劉彥春等明星基金經理,其背後最大的支持者,來自自身所在的基金公司及以天天基金、螞蟻基金為代表的第三方代銷機構。

2021年3月,支付寶甚至以葛蘭為主角,出品了《基金經理背後的故事》系列宣傳片。彼時的葛蘭,在螞蟻財富平台也是最受寵的明星基金經理之一,她旗下的基金產品長期佔據螞蟻財富的金選榜單。

許多選擇追隨她的基民,有不少都看過這個宣傳片,也在金選榜單裏頻繁看到她推薦的基金產品,加深了信任。體現在效果上,她管理的中歐醫療基金資產規模不斷擴張。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末,葛蘭的基金管理規模達到了1103.39億。

民生加銀基金董事長張煥南曾對外界表示,“一些公司會通過突出的業績、培育與打造一批明星基金經理等方式,在市場上形成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取得投資者的信任,從而實現了基金管理規模的快速增長。”

“捧紅”明星基金經理,基金銷售機構就開始了“收割”。《財經天下》週刊注意到,能受到眾多平台的推薦,這些明星基金經理旗下產品的銷售服務費,也遠超平均水平。

無論是天天基金還是螞蟻財富平台,如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和“中歐醫療創新股票C”,每年的銷售服務費都是0.8%。而同類產品,如曲揚執掌的“前海開源醫療健康混合C”的銷售服務費率僅為0.1%,市場平均水平則為0.34%。

誰在“製造”明星基金經理?

(圖源:基金經理背後的故事)

打破“明星基金經理”魔咒

在上述證券高級分析師看來,明星基金經理更像是基金公司聯合互聯網平台共同打造的招牌,在此招牌下,誘惑力和風險係數往往成正比。

該分析師還告訴《財經天下》週刊,在基金圈裏,一直存有“明星基金經理魔咒”-一旦有基金經理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時,這時他的基金就會出現拐點,業績波動開始變大。

一旦陷入“魔咒”,通常受傷害最大的,是新晉投資者。因為他們大多數都是聽外界的議論,和媒體、代銷機構的宣傳,才去關注,並下定決心參與的,“很多時候新晉投資者很可能在業績高點或者頂峯進入,這就很難賺到錢。”該分析師表示。

事實上,這些明星基金經理前些年業績好的原因,也跟他們所選的行業風口息息相關。2019年初,大健康概念成為風口,醫藥、醫療、醫械器材等行業大受歡迎,葛蘭旗下的醫藥基金淨值開始狂增,其執掌的基金業績也隨之水漲船高。

張坤也是一樣,其代表作品易方達藍籌精選,在他2018年開始管理後,便重倉貴州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白酒股,2020年,白酒板塊大漲近2倍,易方達藍籌精選淨值也飆漲115.05%。

不過,這類風口往往轉換很快。2021年下半年,酒企業績低於市場預期,酒類股票開始被市場拋棄,張坤的基金業績也註定會受到拖累。

在業內人士看來,哪怕是長期業績非常出色的基金經理,也有擅長的市場環境和風格,不可能在任何時期都表現出色,投資者們也最好不要盲目追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2 字。

轉載請註明: 誰在“製造”明星基金經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