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A股出現調整,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微漲,深證成指下跌。前期被熱議的抱團板塊出現調整,尤其是白酒板塊連續下跌,前期領漲的酒鬼酒連續兩日跌停;新能源板塊則在連跌兩天之後出現小幅回漲。
白酒板塊繼續下跌
新能源小幅反彈銀行股走強
本週是2021年第二週,在第一週的連續上漲之後,本週大盤出現一定波動。在週二(1月12日)上證指數突破3600點之後,週三、週四連跌兩天,回落至3600點以下。
週五(1月15日),上證指數收於3566.38點,漲0.01%;深證成指收於15031.70點,跌0.25%;創業板指收於3089.94點,漲0.02%。
前期市場熱議的抱團股本週有所降温。其中以白酒、新能源板塊最為明顯。
從本週一開始,白酒板塊就出現明顯回調,wind白酒指數跌4.48%;週四又大跌4.89%。週五繼續下跌3.25%,板塊主力淨流出22.80億元。
前期白酒板塊的“領頭羊”酒鬼酒在週四週五接連兩天跌停,股價從此前的230元以上跌至200元以下。週五上午酒鬼酒跌停,直至收盤前20分鐘才短暫打開跌停板,最終以10%跌停,股價收於184.99元。兩天時間內,酒鬼酒總市值跌至601億元,相較1月13日的742億元高點蒸發了超140億元。
除此之外,今日瀘州老窖、ST捨得跌超5%。貴州茅台跌2.44%,股價跌至2100元以下,收於2082元。五糧液跌0.59%,這已經是五糧液連跌三日,昨日其跌幅達5.22%。
航天軍工板塊也出現回調。今日wind航天軍工指數跌0.85%,其中航天電子跌5.88%,航發動力跌超4%,航發科技、航發控制跌超3%。航天電子、航發控制、中西航飛、航發動力和航發科技等多隻個股在昨日紛紛跌停。
新能源板塊在連跌兩天之後今日出現回漲。wind新能源指數週三週四連跌兩天,其中週四跌2.3%,週五小幅上漲0.83%。
新能源龍頭股寧德時代週三週四接連跌4%以上,週五回漲3.13%,股價收於380.55元。比亞迪也在週四大跌6.41%以後,週五恢復上漲,漲0.56%。隆基股份週四跌6.65%,週五回漲1.35%。
相對而言,金融板塊近日走勢較好。Wind銀行指數漲2.84%。郵儲銀行漲8.37%,成都銀行漲7.05%,興業銀行、廈門銀行均漲超6%,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漲超4%。
從資金來看,市場依舊火熱,兩市成交額連續十日突破一萬億元。北向資金全天實際淨買入8.01億元。其中,深股通淨買入11.41億元。
抱團板塊是否轉向?
機構建議防範補跌行情同時把握中長期邏輯
銀行股的爆發與近期多家銀行業績預喜有關。
近期,多家上市銀行相繼披露2020年業績快報,招行、興業銀行、上海銀行等銀行淨利潤出現同比正增長。由於四季度淨利潤增幅較大,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全年淨利潤增速轉正,分別為4.82%、1.15%,其中招行淨利潤同比增速從前三季度的負值變為全年正增長4.82%,業績改善明顯。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預期上市銀行利潤增速將加快修復。因為目前其他上市銀行的利潤增速尚未公佈,所以率先發布快報的銀行將成為其他銀行確定利潤增速的重要參考標準。招行4.82%的利潤增速以及行業性的增速轉正,意味着大行和股份行的2020年利潤增速將大概率落在0%-5%的區間;區域性偏小型的銀行因為自身成長性更高,利潤增速或多在5%以上,少數銀行利潤增速可能突破10%。若2021年政策能繼續對銀行業績鬆綁,那麼銀行利潤增速上升的空間還會更加廣闊。民生證券還指出,建議積極把握1-2月的銀行快報行情,行情只是剛剛開始,銀行股的估值還有上升空間。
前期熱門板塊調整,是否意味着市場風向的改變?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由於前期快速上漲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盤,近期高估值股票出現了一定的壓力,造成近兩個交易日的下跌,這是屬於正常的調整,並不是趨勢的改變。從長期來看,業績優良的白龍馬股依然是最值得持有的核心資產,調整下來之後是很好的一個上升機會。特別是對於新發的基金來説,有調整的機會才會在一個比較好的價格上建倉,這也有利於白龍馬股行情走得更遠。
對於近期受到極大關注的的機構抱團現象,楊德龍認為,現在A股市場的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時代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業績優良的好股票將會不斷地受到市場的資金追捧,差的股票則不斷地被邊緣化,這個趨勢是長期的趨勢。
興業證券梳理了歷史六輪機構“抱團”情況,提出配置重倉板塊能夠戰勝市場。2019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再次形成“消費+科技”的機構抱團,以外資百大消費科技持股作為國內核心資產的代表。籌碼集中、估值高位,讓目前抱團的消費科技可能“上行有頂”,如果後續全球疫情對基本面的影響超預期、美國大選前中美摩擦升温、全球債務“灰犀牛”顯現,可能會讓抱團板塊出現補跌,需謹慎防範。另一方面,寬裕的流動性則支撐消費科技核心資產“下行有底”,前5月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4次發行破千億,“爆款基金”等待建倉,可能將繼續支撐抱團板塊維持高估值。
興業證券提出,從A股長期發展角度來看,當前的“機構抱團”並非過去的“機構抱團”,A股一批優質核心資產脱穎而出。2017年以來,外資流入、機構配置,讓核心資產概念深入人心,進一步吸引居民加速配置。隨着A股美股化推進,核心資產長牛已在途中,中國核心資產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具備稀缺性,成為量化寬鬆時代下抵禦貶值最好的“非賣品”。其認為,防範補跌行情的同時,把握中長期邏輯,抱團板塊的回調往往是加倉機會,核心資產全程具備超額收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徐超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