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道
萬華化學(600309)日前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76.57億元,同比增長118.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5.3億元,同比增長377.21%,超過2020年全年水平,大幅超出市場預期。8月2日開盤,受業績提振影響,萬華化學股價高開高走,最終大漲5.51%,報收於119.99元/股。
對於業績大幅增長,萬華化學表示:“2021年上半年,煙台MDI裝置完成110萬噸/年技改擴能,公司MDI產能進一步提升,百萬噸乙烯等新裝置投產,主要產品產量、銷量同比增加。另外,隨着全球新冠疫情緩解,下游市場需求好轉;部分海外地區化工裝置受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導致全球供應緊張,化工原料價格上漲。公司主要產品相比去年同期量價齊升,上半年經營業績同比大幅增長。”
2021年上半年,隨着新冠疫苗的逐漸普及,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化工行業下游需求持續改善;2月中旬,部分海外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極寒天氣,影響了多國化工生產及運輸,國際油氣和化工市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上半年眾多化工產品高位運行,甚至創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國務院發佈的“碳達峯、碳中和”政策將對化工行業產生重大影響,該政策將進一步加速化工行業供給側改革,促進低碳環保、新能源等行業的快速增長。雖然短期看,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國際貿易摩擦依然持續,化工行業仍然面對諸多挑戰,但從長期來看,隨着中國化工不斷走向世界以及“碳中和”戰略的貫徹實施,中國化工行業將迎來產業重構、產業轉型的重大發展機遇。
眾所周知,萬華化學是中國化工行業少有的掌握國際前沿製造技術、管理優勢突出的全球性龍頭企業。目前已形成產業鏈高度整合,深度一體化的聚氨酯、石化、新材料及精細化學品三大產業集羣。
聚氨酯業務板塊,2021年上半年,全球聚氨酯市場需求復甦明顯,市場需求延續上行趨勢。歐美實施量化寬鬆政策,消費需求旺盛,中國得益於完善的產業鏈、產能優勢和強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吸引了海外訂單迴流。海運市場的火爆,也印證了產品出口的旺盛需求。
同時,國內經濟向好,消費升級進一步促進聚氨酯需求提升,“碳中和”也為聚氨酯在建築節能領域的使用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石化業務板塊,2021年上半年,受原油價格上漲及海外裝置異常影響,石化產品整體呈現上漲態勢。布倫特原油價格由年初的51.8美元/桶上漲至75美元/桶,對乙烯及聚烯烴產品形成較強的成本推動。國內化工品需求穩定增長,海外需求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但海外部分裝置出現異常,導致上半年全球石化產品價格大多呈上漲態勢。
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業務板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化工新材料產量約2700萬噸,但是消費量高達3800萬噸,化工新材料自給率僅為71%。2021年上半年,由於海外疫情及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造成了化工新材料的原料供應緊張。伴隨着中國對疫情的有效防控,經濟發展全面復甦,化工新材料市場的需求延續上行的趨勢。
興業證券認為,萬華MDI行業集中度高,新建裝置難度大、週期長;依賴於持續研發攻關實現技術突破,有望在較短時間內實現80萬噸級產能飛躍,鞏固全球第一地位。同時,公司C3/C4石化裝置運行平穩,LPG貿易規模不斷擴大;100萬噸大乙烯裝置已投產,有望加深石化產業鏈佈局,協同強化聚氨酯板塊優勢。
據悉,2018年以來,萬華化學PC、TDI、PMMA等項目陸續投產,未來隨着香精香料、ADI、尼龍-12等多個新項目陸續落地,產品類別進一步多元化,產業鏈配套及佈局進一步完善;2019年初,公司完成整體上市事宜,整合MDI等優質資產、改善治理結構,助力自身向全球聚氨酯龍頭、中國重要烯烴及衍生物供應商、新材料核心供應商等高遠目標大步邁進。
平安證券認為,萬華乙烯一期和上半年完成的MDI技改擴能項目貢獻了較多的業績增量;展望未來三年,公司在建項目和在研技術儲備十分充足,保證了公司長期的成長性。目前二期乙烯、福建項目、眉山二期和一批新材料和精細化工品項目順利推進,未來成長性可期。
此外,記者瞭解到,萬華化學還積極投資“碳中和”和清潔能源,上半年參股華能(海陽)光伏新能源和華能(萊州)新能源:其中前者規劃用地面積約16266畝,裝機容量600兆瓦,預計建設投資26.03億元;後者計劃建設裝機容量93MW的風力發電機組,總投資7億元。兩個項目對於改善能源結構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並助力公司實現碳減排。
值得注意的是,據記者統計,近一個月來,萬華化學共獲得27份券商研報的關注,其中持“買入”評級的24家,“增持”1家,平均目標價為146.67元,同8月2日收盤價相比,還有22.23%的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