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於青萍之末。“新、基、建”三個高頻常用字,消弭了物理維度的阻隔,經過了融合和裂變,正在以“新基建”的能量調動方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雖然早已經在A股市場經營得風生水起,但此前新基建的範圍卻更多的是散見於2018年12月份以來的多份重磅政策文件的表述中。近日,發改委終於官宣了新基建的“勢力範圍”——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筆者認為,從上述定義看,新基建首先通過戰略升維進行前瞻性佈局,再降維實施拉動實際的投資和需求,自然事半功倍。此外,在預期與當下的互動中,能夠最快感知“風向”的資本市場無異最具判斷力和執行力。
首先,新基建代表的新生產要素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打破了規模驅動,轉而實施發展質量評價。
對於我國經濟而言,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基礎設施建設的組合屬於“立地頂天”——前者主要立足於民生的基礎和改善性需求,後者側重於雲端佈局、滿足高質量發展訴求。
換句話説,新基建代表了生產力的升級,孕育和培養着新的生產要素。近日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對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市場改革提出要求。而新基建與其中的技術和數據要素可謂是緊密關聯。對於新基建而言,規模已經不是目標,而是在發展質量達標後的一種水到渠成。
其次,新基建雖然有着清晰的範圍,但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技術的迭代與裂變將賦予新基建與時俱進的能力。
在為新基建明確定義的同時,發改委也表示,“伴隨着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新型基礎設施的內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將持續跟蹤研究”。
筆者對此深以為然。畢竟,如今技術的迭代週期明顯縮短,應用場景的轉化幾乎是與技術同步升級。也就是説,“新”技術驅動型生產要素的改革和發展,意味着在較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基”的含義可能是此一時彼一時,政策面和市場面需要不斷刷新戰略目標、及時矯正戰略定位;只有“新”保持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建”才能不斷演進、衝刺新高度,從而繼續保有對於經濟的高效驅動力。
第三,資本市場搭載新基建,有望激發後者指數級增長。
從新基建範圍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基於信息技術演進的基礎設施,還是技術深度應用形成的綜合體,或是技術的支撐設施,其技術派氣質鮮明,但缺乏主動感知和召喚資金的能力。相對而言,資本市場則最具備“風口”感知力,並能夠引導資金、技術有目標、有秩序流動,從而推動新技術、新產業升級。在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發展中,科創板的進一步發展,創業板逐步推進註冊制,新三板市場的多層級包容性設計,均為擁有“新基建屬性”企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當科技獲得資本加持,其增長速度很可能達成指數級。
未來已來,但未來依舊充滿不確定性。筆者認為,新基建所代表的新生產力和新生產要素,將逐步與其他生產要素深度融合,從而強化對經濟的內生性影響。搭載了資本要素的新基建,或許是與未來發展的一次確定性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