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晚間,涉及數百億元的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以下簡稱“集採”)產生擬中選結果。一時間,醫藥圈為之沸騰。
據悉,本次集採參與企業共有189家,從中產生擬中選企業125家,擬中選產品191個,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達95%。這些擬中選產品擬納入56個品種,涉及300多個品規。最終,此次集採共有55個品種採購成功,藥品品種數量接近前兩批之和。
糖尿病治療藥物二甲雙胍等產品的“跳樓價”引發熱議,有醫藥圈內人士戲稱“一片藥的價格還沒送服的那口水值錢”。
如此大幅降價對於中標和沒中標的企業來講各自意味着什麼?
以價換量,中標企業獲得更大市場
哪怕半價是半價甚至一折讓利出售,眾多大中小型企業也要擠破頭參與集採,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其本質就是以價換量,集採中標的不少產品銷量都出現了顯著增長。
比如科倫藥業(002422.SZ)的抗抑鬱藥物百洛特,該藥品沒進入集採前銷量不高,但在集採中標後,迅速覆蓋了11個重點城市的200多家三級醫院,銷售渠道的鋪開助力整體銷售業績增長促進明顯。2019年,該公司銷售收入達到3.29億元,同比增長58.28%。
院內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上市公司的銷售渠道尚且難以打開,更何況中小企業。
某從業多年的醫藥行業專家解釋稱:“大企業常年跟醫生、醫院打交道,他們的關係特別好,所以剛起步不久的中小企業很難進入。加之,中小企業自身體量小,資金不夠充裕,大部分資金用於研發,沒有多餘的錢去鋪銷售渠道,集採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小企業只需要負責生產藥品,然後把藥賣給國家,國家幫他們把藥賣出去,省去了中小企業一大筆營銷費用。”
不僅如此,集採中標的企業因為市場份額的迅速擴大會給其沒進入集採的競爭對手帶來壓力,甚至於有的大企業為了中標搶佔市場份額不惜不掙錢甚至虧錢進入集採,反正這麼多年掙的錢也夠大企業支撐其他業務了。而且,很多患者往往會選擇醫保可報銷且低價的產品,由於沒進入集採的藥品比集採中標的藥品售價高,這就導致沒進入集採的企業消費者流失,市場份額減少,營收面臨壓力。且沒進入集採的企業無法獲得像集採中標的企業一樣優秀的醫院渠道資源,自己鋪渠道費時費力費錢,生存進一步承壓。
另外,這或許也是傳統藥企轉型的一種新的嘗試。
紅日藥業(300026.SZ)是個中醫藥企業,但最近該公司宣佈旗下產品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參與第三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且已經中標。
據瞭解,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是一種化學藥品,不屬於中醫藥範圍。
因此,某不願具名的王姓專家猜測:“紅日藥業最近幾年的效益一直不是很好,此次化藥中標可以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量。拿着化藥掙的錢,紅日藥業可以去繼續搞中醫藥,或者化藥銷售效果好的話直接轉向做化藥也有可能。”
等待未中標企業的會是什麼?
對此,王姓專家很直白地指出:“非單一產品管線的大企業或許以後還有機會憑藉其他藥品參與集採,或者他們也可以走民營醫院的渠道進行銷售,但中小企業尤其是隻有一款產品的中小企業,幾乎必死無疑。”
真的是這樣嗎?等待未中標的中小企業的真的只有死亡嗎?如何才能擺脱這種命運呢?
藍鯨財經記者就此採訪了青桐資本投資總監周毅慧,她指出:“我們認為鼓勵創新,研發新品種暫時不受到集採的影響。集採讓我們看到以往靠高營銷費用去把銷量做上去的形式走不通了,所以提升產品質量、研發新品種才是王道。”
這也是國家倒逼藥企轉型升級的一種方式,眾所周知,目前,中國市場還是以仿製藥居多,而創新能力不足。如何才能打破“舒適圈”,讓更多企業走上自助研發創新藥的道路,是國家一直在思考的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這一説法也在另一位專業人士那裏得到了證實。
某不願具名的跨國外資藥企研發人員表明:“擺在製藥企業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積極優化企業生產、管理流程,降低運營成本,爭取產品以更低報價進入醫保藥品目錄和集採;如果集採中標失敗,也要高舉創新旗幟,深入探索臨牀需求,努力研發創新藥物,使其產品能在市場競爭裏立於不敗之地。顯然,製藥企業也希望在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制度下持續發展,唯一的選擇就是修煉內功、不斷成長。這樣才能給中國患者羣體帶來更多、更便宜的好藥。”
這也符合國家不斷進行醫保改革和制定集中採購制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