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消費?海量資金?“國內大循環”帶來了投資新機遇!

A股近期接連的深度回調再次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情緒。總體而言,近期的衝擊和調整都是短期的,雖然海外環境複雜多變,但系統性風險並不大,調整也可能伴隨着機會。

何謂“國內大循環”新戰略?

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我國在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取得了全球領先的好成績。但是疫情對於全球實體經濟的破壞已經開始,並且有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面對海外複雜環境,今年的高層會議中,提出了“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提法和經濟發展模式,可能與1978年改革開放,2001年加入WTO,2015年供給側改革一樣,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中國經濟政策中的關鍵理念。

中國是全世界第一大出口導向型的經濟體,也是全世界第一大實物商品的出口國,這樣一個國家突然間説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我們未來需要擁有全產業鏈包括高科技產業鏈的生產能力。

新戰略勢必會影響一大批行業的未來發展,對於A股投資又有哪些影響呢?

國內大循環帶來的投資新機遇

未來在國內大循環戰略下,消費、基建、服務消費等行業都有可能受到影響,不過首當其衝的還要數科技領域的“核心技術”

科技?消費?海量資金?“國內大循環”帶來了投資新機遇!

在當前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美國單方面打壓中國公司的大背景下,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國產替代和供應鏈安全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資領域。包括但不限於芯片、半導體、高端設備、高端材料等等,給科技行業帶來了更多的需求和機會。

第二個機遇,消費升級,國產品牌崛起。國內大循環從消費品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家電、輕工業製品等是中國傳統出口比較多的領域,很多上市公司以出口為主。在國內消費升級,國產品牌品質提升的大背景下,部分能夠出口轉內銷的可選消費和工業品甚至可能會獲得更高的毛利。

而上市公司的戰略是否能夠迎合“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也可能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細分行業裏的“龍頭效應”可能會越來越明顯。

第三個機遇,未來資金有望大幅流向權益市場。從融資體系上説,現在的槓桿水平決定增長很難再繼續依賴銀行,必須把股權融資的比例提起來。

從今年上半年發行的權益類基金份額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7日,今年新成立基金的發行份額已達14647.01億份,超過結構性行情明顯的2019年和2015年的大牛市,成為單年度基金髮行份額最高的一年。其中,權益基金成為新發基金的主力軍,總份額已破萬億份。

科技?消費?海量資金?“國內大循環”帶來了投資新機遇!

未來,在無風險利率趨勢向下以及“住房不炒”等政策引導下,資金有望大規模流入權益市場,使其成為資產配置的顯著受益方向。

抓住新機遇 聚焦MSCI中國A股指數

以自由流通市值為權重的MSCI中國A股指數是從滬深兩市中,通過自下而上的取樣方法,力圖達到65%的行業組代表性,選出的成份股多具備行業“龍頭屬性”。

MSCI中國A股指數的行業分佈,前五位分別為食品飲料、銀行、醫藥生物、非銀金融、電子,與“國內大循環”戰略下的大消費、大科技行業重合度較高,有望長期受益此戰略。

未來MSCI中國A股指數不僅有望收穫外資流入A股的“紅利”,還有望受益於“國內大循環”一系列政策利好,對於投資者來説,是一隻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關注浦銀安盛MSCI中國A股ETF聯接(A類:009374,C類:009375),密切跟蹤MSCI中國A股指數,一鍵投資A股“核心資產”!

科技?消費?海量資金?“國內大循環”帶來了投資新機遇!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以上信息出現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業績保證,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上述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7 字。

轉載請註明: 科技?消費?海量資金?“國內大循環”帶來了投資新機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