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汽車產業的影響還在持續。
據外媒報道,擁有百年曆史的租車公司赫茲全球控股公司(以下簡稱赫茲)已於5月22日申請破產保護。此前,該公司的業務在疫情大流行期間被裁撤,為獲取亟需的救濟,其與債權人的談判也以失敗告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法庭記錄顯示,赫茲董事會於當日批准該公司在美國特拉華州一家法院尋求《破產法》第11章的破產保護。該公司表示,其國際業務地區包括歐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未列入美國訴訟程序。
4月收入暴降七成
“疫情大流行對旅行需求的影響是突然而具有戲劇性的,並導致公司收入和未來預訂量突然下降。”赫茲在聲明中表示,儘管其為應對危機採取了立即行動,“但不確定何時恢復收益以及二手車市場何時將完全重新開放以進行銷售,申請破產保護的行動是必要的。”
據瞭解,赫茲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機場的汽車租賃業務,伴隨疫情而來的“居家令”和出行限制使租車市場遭受重創。截至今年年初,赫茲在全球共有56.8萬輛汽車,1.24萬個公司和特許經營地點,而這些地點中約有三分之一設置在機場。但自4月初以來,通過美國機場TSA(美國聯邦運輸安全管理局)檢查站的人數與一年前相比下降了94%。
而赫茲的非機場業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向發生事故後需要維修汽車的人出租汽車。但在疫情影響下,多數人失業在家或居家工作,車輛行駛的英里數和車禍的發生率都大幅降低。甚至有汽車保險公司自願向其客户退款超過70億美元,或保費的15%至25%。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3月下旬,赫茲開始削減開支,出售部分汽車,讓員工休假,併合並相隔距離較近的營業點。值得一提的是,赫茲首席執行官凱瑟琳·馬林內洛(Kathryn Marinello)已經辭職,此後赫茲對2萬名員工採取瞭解僱或休假等措施,這一數字佔其員工總數的一半。
赫茲方面表示,4月,其全球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3%,如果業務無法迅速恢復,債務無法重組,繼續經營將成為問題。
在申請破產保護前,赫茲與債權人一直在談判,但針對其未償還款項的延期和豁免協議已於5月22日到期。最終,赫茲宣告違約,並申請破產保護。
當地時間5月22日,赫茲租車的股價下跌近7.5%。破產消息宣佈後,該公司股價當日盤後交易中大跌35%。
亞太區尚未收到調整通知
事實上,赫茲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債務問題。數據顯示,赫茲2019年淨虧損為5800萬美元,低於2018年的2.25億美元。在今年的前三個月,赫茲累計虧損3.56億美元。截至今年3月31日,赫茲賬面上有188億美元的債務,比去年年底增加了17億美元。截至5月23日,赫茲股價已暴跌86%,總市值蒸發24.8億美元(約176億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如今深陷泥沼的赫茲並非沒有過輝煌時刻。公開資料顯示,赫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2006年,赫茲成功上市。截至目前,赫茲在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擁有超過1.2萬家分支機構和加盟店。
赫茲申請破產保護,對全球汽車產業而言是一個壞消息。根據考克斯汽車公司(Cox Automotive)的數據,租車公司是新車的主要購買者,2019年,租車公司購買了170萬輛美國汽車,佔美國新車購買量的10%。
而赫茲已宣佈今年將不會購買任何新車,並且開始出售二手車。截至今年3月初,赫茲在美國的車隊中售出約4.1萬輛汽車,在歐洲的車隊中售出約1.3萬輛汽車。
受疫情影響,二手車拍賣的暫停以及二手車和新車經銷商的關閉使銷售幾乎停滯。隨着二手車銷售渠道逐漸恢復,租車公司將繼續削減車隊規模。租賃公司艾維士·巴吉集團(Avis Budget Group)表示,預計到6月底,其在美洲車隊的數量將比一年前減少20%。
有分析認為,赫茲的破產使數十萬輛二手車湧入二手車市場。目前,二手車市場已經面臨積壓存量大、需求低迷、車輛貶值的經營困境。在此背景下,赫茲出售的車輛可能會遭遇嚴重的價值縮水,同時也會加劇全球二手車市場競爭。
美國最大的二手車拍賣平台美瀚(Manheim)表示,今年3月至4月,其平台的二手車價格下跌11.4%,二手車銷量僅為疫情爆發前的四分之一。而為了提升新車銷量,汽車製造商紛紛向消費者提供了補貼和優惠,這讓二手車市場環境更加艱難。
不過,隨着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中國二手車市場已逐漸回暖,交易量在逐步恢復。今年4月9日,財政部、税務總局等印發的《關於二手車經銷有關增值税政策的公告》的政策明確,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從事二手車經銷的納税人銷售其收購的二手車,由原按照簡易辦法依3%徵收率減按2%徵收增值税,改為減按0.5%徵收增值税。這一利好政策降低了二手車交易成本,有利於激發了二手車賣家的出售意願,也進一步拉動了消費者對二手車的需求。
5月23日,針對“美國赫茲申請破產保護”一事,赫茲國際中國客服表示,目前亞太地區還沒有收到調整消息,上述調整隻針對美國和加拿大地區。運營赫茲中國業務的神州租車赫茲業務部客服也表示,未收到相關調整通知。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