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收購量減少近千萬噸,會發生糧荒”?這是誤讀
8月12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公佈了今年夏糧收購進度數據,“截至8月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4285.7萬噸,同比減少938.3萬噸”。
8月12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公佈今年夏糧收購進度數據。
結合最近國家倡導節約糧食,聯合國也曾發出過全球糧食危機預警,這讓不少網友產生聯想,並由此擔心:“是不是意味着會發生糧食危機?有必要囤糧嗎?”
△網絡傳言。
首先,大家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佈的數據,2020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281萬噸(2856億斤),比2019年增加120.8萬噸(24.2億斤),增長0.9%。其中小麥產量13168萬噸(2634億斤),比2019年增加75.6萬噸(15.1億斤),增長0.6%。全國夏糧生產再獲豐收,產量創歷史新高。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佈數據,今年全國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
據官方數據披露,中國穀物自給率超過95%。今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中國已經連續5年糧食生產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所以,不會發生網傳“糧荒”的情況,更不必“囤糧”。
那為什麼總產量增加,收購量卻降低了呢?
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夏糧。全年糧食按季節分為夏糧、早稻和秋糧。夏糧包括夏收的穀物、豆類和薯類。其中夏收穀物主要包括小麥、大麥、燕麥、蕎麥等;夏收豆類主要包括蠶豆、豌豆等;夏收薯類包括馬鈴薯和甘薯。參考2019年的全國糧食產量數據可以發現,秋糧佔全國全年糧食產量的75%左右,而夏糧只佔21%左右。夏糧在全年糧食產量中佔據的比例並不高。
△2019年全國糧食產量數據。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再解釋一下什麼是糧食收購量。糧食收購是指為了銷售、加工或者作為飼料、工業原料等直接向種糧農民或者其他糧食生產者批量購買糧食的活動。企業從農民手中收購的糧食,一部分儲藏至糧庫作為國家糧食儲備,另一部分在市場上銷售。
影響糧食收購量的因素有很多,6月中旬以來,江淮地區降雨較多,對新糧購銷造成一定影響;與此同時,疫情使得農户儲糧意願增強,市場收購量回落。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受到今年疫情和汛情的影響,農民看漲後市,因而賣跌不賣漲。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目前在部分地區,農户一半新糧仍存放家中。另外,小麥質量也會影響夏糧收購量,比如2018年,大量質量偏差的小麥就因達不到最低收購價收購標準,導致銷售價格偏低,購銷進度偏慢。每年的夏糧收購會持續到9月底,因此夏糧收購量還會繼續增加。
儘管糧荒不會發生,但全國糧食浪費現象也不容樂觀。國家糧食局2014年數據顯示,在糧食儲存、運輸和加工環節,全國每年產生的損失浪費高達700億斤。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耕地面積僅佔全球的7%,卻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我們必須始終對糧食安全抱有危機意識,面對全球範圍內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習慣。節約糧食,拒絕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