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原創稿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受全球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面對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中國如何抓住機遇,勇闖難關?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昨日接受人民網採訪,用六個“不變”、一個目標和三個重點對我國經濟發展現狀和未來着眼點做出分析:“從經濟發展過程看,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較大的,但中國經濟並沒有傷筋動骨。”
六個“不變”
受疫情影響,我國今年一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劉世錦指出,當前經濟確實受到疫情影響,出現了一些悲觀情緒,有些人感覺未來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很大。他認為,此時更需要強調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因素沒有變,具體體現在六個方面:
第一,中國仍然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沒有變;第二,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升級,都市圈、城市羣發展,沒有變;第三,擴大中等收入羣體,形成世界上最大內需市場,沒有變;第四,立足科技進步,推動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沒有變;第五,建設高標準市場經濟體系,深化改革,激發經濟增長的活力和競爭力,沒有變;第六,堅持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前進,沒有變。
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我國經濟表現出堅強韌性和巨大潛能。“中國經濟增長潛力足,韌性強,迴旋餘地大,政策工具多。”劉世錦認為,這都是以上述不變的基本因素為支撐的。“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沒有改變的,所以我們希望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之下,爭取使經濟重新回到正軌。”
一個目標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一詞出現了39次。“穩就業”也是劉世錦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
他指出,報告在今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中強調“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這一目標的確定,無論是在今年還是以後都有重要意義。
“我們過去一直講經濟要保持一定的增速,為什麼要穩增長呢?穩增長其實就是為了穩就業。”劉世錦認為,這一思路也可以反過來考慮:
如果就業達到一個合適的水平,充分就業了,那麼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就意味着全社會的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實際增長率就能達到潛在增長率的水平。
“就業好了,經濟增長速度其實也會是一個合適的水平。”因此,劉世錦認為,今年沒有設經濟增速的具體目標,但提出了關於就業的目標,既有特殊原因,實則也是一個積極的態度。
三個重點
“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着力穩企業保就業”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宏觀政策,劉世錦着重關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他認為接下來要聚焦三個重點:
第一,恢復。劉世錦指出:“現在復工復產方面的一些數據,都在逐步提升。但也有的行業復工以後,復產並沒有達到一個合適的水平。這與供求都有關係,但當務之急還是要恢復需求。”
第二,救助。疫情期間,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保住企業實際上就是在保護就業機會。”劉世錦指出,國家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的重點是要幫助企業降低各種支出。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了一系列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政策“紅包”。
第三,避險。什麼叫避險?劉世錦介紹,在經濟運行中,原本就有一些結構性的矛盾和問題,避險就是在遇到大沖擊時,要避免這些矛盾和問題引發大風險。“最需要注意的是金融體系。如果經濟增速突然降低,並且遇到巨大的流動性困境,可能觸發一些金融上的風險,甚至出現金融危機。這是在這次疫情中,全球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最後,劉世錦指出,從全球的視野看,中國經濟現在的着眼點,要轉到發掘我們已有的結構性動能上來。“什麼是中國的結構性動能?簡單來説,就是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跟跑並領跑的潛能。”劉世錦認為,“在有的領域我們是可以領跑的,例如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大都市圈建設等,未來要把這些潛能調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