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專訪 | 馬烈:預言機板塊上漲是基於樂觀預期,實踐之路仍需探索

今年以來,預言機代表項目ChainLink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其代幣LINK價格不斷創新高,截至發稿時,LINK價格為 12.46美元,衝進了加密貨幣市值排行榜前十,排名第6位。受到LINK價格上漲的刺激,預言機板塊也產生了聯動反應,Nest、Band等項目幣價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此輪漲幅背後是否體現預言機的價值支撐?它能為區塊鏈應用,特別是最近大火的DeFi帶來什麼價值?整個預言機的市場格局是怎麼樣的?針對這些問題,巴比特邀請比原高級研究員馬烈進行專訪,探討以上的問題,併為行業傳遞一些理性的聲音。

馬烈表示:

  1. 預言機對加密商業,或者説對與智能合約相關的經濟而言是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説是基礎設施級別的;
  2. DeFi的發展離不開預言機,但此輪預言機的上漲並非是由“業務增長-價值捕獲”驅動的,更多地體現了市場的樂觀預期;
  3. 預言機領域目前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如:部分數據來源單一、經濟模型未完善、服務質量受限於區塊鏈性能、對於安全事故無法定責及恰當賠付。

以下是專訪內容整理:

一、瞭解預言機

巴比特:簡單為我們普及一下預言機的概念

馬烈:預言機是為智能合約提供它所需信息的服務,包括但不限於資產價格、賽事結果、飛機延誤信息等。依託智能合約平台構建去中心化的應用,在數據來源方面存在很大的限制,智能合約不能夠獲取鏈外信息,導致其應用非常有限,而預言機能夠釋放智能合約的潛力。

就拿現在比較火的DeFi應用來説,穩定幣、合成資產、交易所等大部分DeFi協議的運行都需要依靠預言機,像借貸協議,它需要監測代幣的價格,看是否跌破清算的價格。預言機對加密商業,或者説對與智能合約相關的經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説是基礎設施級別的。

ChainLink應該很早就看到這個市場,然後就去做這樣的產品。在ChainLink之前,已經有一些中心化的預言機。後來ChainLink因其去中心化的價值主張、以及積極拓展商業合作,獲得了較好的市場認可度,其市值也相對較高。

巴比特:預言機領域可以怎樣進行分類?

馬烈:從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角度把預言機進行分類的話,我認為預言機可以分為:

  • 中心化預言機,如Provable
  • 可信聯盟預言機,如 Maker DAO 的 OSM
  • 去中心化預言機,如 ChainLink、Tellorr、Band、Augur、UMA
這個分類可視為一條光譜,光譜的一端是中心化的,如Provable;另外一端是去中心化的,比如ChainLink、Tellor、Band等,它們在設計上都有去中心化的價值主張,但部分項目其實尚未實現去中心化。介於二端中間的就是授信聯盟形式,就比如Maker DAO採用一些授信的預言機,這些預言機給Maker喂價,它再把價格整合起來。
二、預言機的價值基礎

巴比特:預言機的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其價值如何體現?

馬烈:現在的預言機主要是“請求-響應式”的工作模式。從較高的角度去看,業務流程就是,預言機的用户如DeFi的智能合約對鏈外數據有需求,它把這個需求給到預言機。預言機接收到需求再去請求它自己的數據源。預言機網絡的節點是在鏈下的,鏈下數據源把數據給到預言機。預言機再把這個數據“喂”到鏈上,就是這樣的簡單結構。

如何能夠保證預言機給到我們的數據是真實的?通過依靠預言機這樣的外部方來提供信息,智能合約會引入新的攻擊媒介和信任假設。預言機如果不安全,就可能成為一個智能合約業務邏輯中最薄弱的一環。

中心化的預言機可能會導致單點故障,採用中心化的預言機讓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也變得沒意義。因此服務智能合約的預言機在設計上應儘量地去中心化。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人們無法像在現實世界中通過法制對作惡的人進行懲罰來提高他的作惡成本;抑制作惡的唯一手段是,通過機制設計使得系統不存在作惡的經濟激勵。

ChainLink的方式:設置很多分佈式的節點,每個節點的數據源也是分散的。分散不代表沒辦法作惡,因此還要有一個經濟機制保障。假如我作為一個客户去請求ChainLink的數據,可以提出需求,包括自己需要多少預言機節點來提供數據,以及每個節點最低抵押的 LINK數量。以此來保障這些預言機沒有對我發起預言機攻擊的經濟激勵,假設他們攻擊我能夠獲得的最大收益為100萬,那我可以對預言機網絡提出最低抵押要求,使得它們一旦作惡,被沒收的懲罰性抵押品價值超過100萬。簡而言之,在去中心化的環境下,預言機的安全問題實際是個經濟問題,就是讓系統的“攻擊成本”大於“攻擊收益”,讓系統有不被攻擊的經濟保障。

巴比特:預言機的價值捕獲是如何實現的?

馬烈:以ChainLink為例,他的一個商業模式,或者説價值捕獲及增長是這樣的:首先,數據需求方需要支付LINK以獲得數據,而數據提供方需要抵押LINK。用户對ChainLink有需求,在發出請求的同時,用户會要求ChainLink節點抵押一定的 LINK,抵押更多 LINK 的節點就有可能服務更多的用户並獲得收入。預言機的需求增長會推升 LINK 的抵押量的增長,進而推升其市值。其“業務增長-價值捕獲”的商業增長閉環過程可以用這個圖來表示:

巴比特專訪 | 馬烈:預言機板塊上漲是基於樂觀預期,實踐之路仍需探索

隨着公鏈鏈上生態的繁榮,鏈上應用對數據的需求會逐漸增多,這意味着用户對ChainLink節點數的要求、抵押LINK數量的要求增多。LINK 抵押越多,ChainLink市值就會增長,市值對預言機而言是經濟帶寬,決定着它所承載服務的價值上限。經濟帶寬擴大、安全性提升會使其能容納更多的數據需求,更多用户信任它,數據需求也會增長。在數據需求驅動下,更多預言機節點就會加入進來,使得預言機王闊的數據源也更豐富,更可靠。

關於預言機的價值捕獲,我們還可以看一下Tellor和Band的例子:

Tellor,其代幣TRB的升值邏輯在於:隨着數據需求的增長,整個網絡的收益將提升,從而吸引更多的礦工加入,而他們需要抵押至少1000 TRB;更多礦工的加入會使更多TRB被鎖定,流通減少推高市值。

Band是自建區塊鏈,使用通貨膨脹模型,根據供應曲線,通脹率在7%至20%之間,這將鼓勵BAND持有者主動參與到網絡中以提高網絡安全性,因為被動持有者將被稀釋。

由於Bandchain 50%的gas費用會被燒掉,因此BAND將通過網絡利用率的提高而來獲取價值。同時,對預言機需求的增長以及對安全性要求的增長也會推動網絡抵押更多價值的BAND,這也是BAND價值捕獲的渠道之一。

三、預言機市場格局及分析

巴比特:現在整個市場格局是不是基本就ChainLink一家獨大,後面估計會有什麼樣的局面?

馬烈:目前確實是ChainLink一家獨大,而且它的市值已經上升到第6位了。

從 ChainLink目前的狀況來看,它還沒有完善的抵押及罰沒機制,因此還未完成其“業務增長-價值捕獲”的商業增長閉環,如圖打叉部分是斷裂的。現在一個預言機節點加入 ChainLink網絡的方式並不是通過抵押,而是需要得到ChainLink的承認。另外,如果預言機出現作惡行為,罰沒機制也不清楚。我曾經向ChainLink諮詢過他們的抵押機制、罰沒機制是怎樣的,其表示還沒有制定出來,推出時間也尚不明確。

不過,儘管還沒有形成“業務增長-價值捕獲”的商業閉環,但市場對 ChainLink是有需求,他們的商業拓展是積極的。幾個月前我看到,ChainLink為總價值 $158M 的資產提供預言機服務;近幾個月我又看到大量的 DeFi 相關的協議跟 ChainLink建立合作,不太清楚它目前的業務情況。ChainLink的市值目前是 $4,361M,超過了絕大部分公鏈,但就像我前面説的,這個市值並不是靠代幣的價值捕獲機制帶來的,但這市值確實為它提供了很大的經濟帶寬,能支持它未來擁有比其他預言機項目更高的安全性、服務更多的項目。

從預言機代幣的價值捕獲機制,我們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定的馬太效應——就是代幣的價值越高,它的經濟帶寬越大、安全性就越好:小市值的預言機會有一種困境,小市值難以提供較高的安全性,用户就不會使用,整個商業增長的閉環也較難跑起來;大市值的預言機相對來説發展會更容易,當然,前提是真正完成閉環了,那將會是一個自我增強的循環。

巴比特:DeFi這一塊對於預言機有比較大的需求,會不會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導致預言機板塊的上漲?

馬烈:我覺得有這方面的影響,但是這個影響可能更多的是基於預期的,而不是基於基本面的,有可能大家看到DeFi確實是需要預言機。正如前面所説,ChainLink的“業務增長-價值捕獲”閉環還沒有完成,所以推動LINK市值增長的並非業務增長帶來的代幣價值捕獲,可能更多的是大家看到了 DeFi 對預言機的需求,有了對預言機更樂觀的預期。

巴比特:假設這個DEX的流動性起來了,那這一塊是不是不需要用到鏈外的數據,只用鏈內的就可以?

馬烈:短期很難整體做到這一點,但對於某一個代幣,是有可能的。關鍵要看代幣的定價權在哪,比如説比特幣、以太坊的價格等,它的價格就不是由DEX去確定的,而是由中心化交易所確定;但像一些長尾代幣,它們的定價權可能在 Uniswap 那裏。

巴比特:目前像Compound的這樣的DeFi項目,他們有跟LINK合作,但是都在推行自己的預言機,為什麼DeFi項目需要這樣做?

馬烈:Compound上面的代幣種類比較多,對價格的監測的頻率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且它所涉及的資產總價值也非常高,在這種情況下它對預言機的要求會是非常高的,那它可能就會去採用一些自己任信任的方式去做。

像Maker為什麼要用自己建立預言機聯盟,而不用其他預言機服務?原因可能和Compound 類似,Maker對預言機的要求也會很高,不能夠完全信任市面上的預言機,所以找個聯盟自己做。

巴比特:DeFi項目推行自己的預言機,這個現象是否説明了現在的預言機存在各種不足?我們可否這樣理解:不同類型的項目需要適配於自己業務的“定製化”的預言機?

馬烈:對,預言機是很難同時滿足準確性、靈敏性、抗攻擊性、可直接驗證以及去中心化這幾個特點的,因此不同的預言機在實現上往往有不同的權衡。不同的業務對預言機的需求不同,有的業務場景更需要這些特點,另外一些業務場景更需要那些特點,市場當中出現多樣化的預言機會更好地服務於不同的場景。

巴比特:中心化的預言機和去中心化的預言機,哪種前景更好,各有什麼優勢?

馬烈:在DeFi的環境裏,或者意識形態下(去中心化的價值主張),普遍是希望去掉中心化的控制點。

如果基於智能合約的應用採用中心化的預言機,而預言機提供的信息對它而言又比較重要的話,那實際上它就成了中心化的應用了。因為對一個業務而言,它的安全性往往取決於其流程中安全性最差的一個環節,使用中心化預言機使它有了一個能影響整個業務的壞點。

所以在DeFi及去中心化應用的環境下,大家還是想要去追求去中心化的預言機。

四、預言機發展的困境

巴比特:現在預言機發展遇到的困境是什麼?

馬烈:第一個是預言機的數據來源,很多數據來源實際相對單一的,比如比特幣、以太仿的價格,真正有權威的數據來源,就那麼幾個交易所;對一些長尾幣種更是如此,這一塊想做到很強的去中心化是困難的。

第二個就是現在預言機的經濟模型還未經過驗證,比如ChainLink自身的經濟模型尚未完善,其他項目的經濟模型也未經過規模和時間的檢驗。

第三個是預言機受限於它所在的區塊鏈的性能。現在的預言機很多工作都放在鏈上,所謂的鏈上基本就是在以太坊這邊了,因為目前多數需要預言機的鏈上業務場景基本都在以太坊上,所以説預言機受以太坊性能限制非常嚴重。當網絡擁堵,數據不能順暢地進行傳輸會引發一系列的麻煩。這牽扯出來的還有成本問題,在以太坊鏈上聚合一個數據實際上是花費大量成本的。在以太坊不擁堵的情況下,請求一個數據,支付的LINK及gas整體加起來花費或許還可以接受,但是在擁堵的環境下,gas費可能非常高昂,限制了預言機的可用性。

剛剛提到的Band,如果它是服務於自己鏈上的場景,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如果服務於以太坊,那也會面臨以太坊性能、成本的問題。預言機實際上是獨立於區塊鏈的,可以服務於以太坊生態,也可以服務於別的鏈上生態比如Polkadot或 Cosmos 的生態,但它在哪個鏈上部署就受哪個鏈的限制。

最後,預言機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針對安全事故沒辦法定責和恰當賠付。比如預言機A給業務場景B提供服務,由於預言機A的一個錯誤,導致場景B的一些用户受損,雖然可以對預言機A的一些節點進行罰沒,但是在去中心化的環境下,目前的主要的預言機方案對這個責任是沒有判定的,比如罰款是不是能夠賠付到B的用户,賠付多少,沒有機制去確定。

五、比原在預言機方面的規劃
馬烈:比原一直在關注預言機領域的發展,積極探索預言機領域中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案。目前正在探索一種鏈下的數據聚合方式,採用鏈下數據聚合的方式後,對預言機的使用受鏈的性能限制就會變得很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外,我們也在探索的一種預言機的鏈上治理方式,以解決定責問題,即一旦真的發生錯誤,能夠給有完善的定責以及賠付機制。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33973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483 字。

轉載請註明: 巴比特專訪 | 馬烈:預言機板塊上漲是基於樂觀預期,實踐之路仍需探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