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外資+融資資金+保險資金”已經成為 A 股重要的四大主力增量資金。
數據是客觀的見證者。
7月份以來至7月9日,7個交易日裏,A股三大股指漲勢如虹。上證指數更是連跨3000點、3100點、3200點、3300點和3400點五大整數關口。增量資金不斷跑步入場,兩市成交額連續6天突破萬億元,單日成交屢屢突破歷史新高,牛市氛圍漸起。
7月1日至9日,上證指數漲幅為15.61%,深證成指漲幅為14.70%,創業板指漲幅為13.10%。三大股指均創出本輪反彈新高。
從行業方面來看,7月以來,申萬28個一級行業裏,非銀金融、國防軍工、休閒服務、有色金屬行業指數漲幅居前,均超過20%。而上半年漲幅高居首位的醫藥生物行業指數,在本輪行情中漲幅墊底。
隨着A股賺錢效應不斷提升,北上資金、槓桿資金持續放量。7月1日至7月9日,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629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累計淨流入346億元,深股通資金累計淨流入283億元;融資客累計淨買入1533億元。公募基金髮行市場火爆,今年以來至7月9日,公募新成立基金704只,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別為133 只和290只,百億爆款基金頻頻出現,權益類基金規模達8000億元。
在這波行情中,北向資金和槓桿資金是如何佈局的?哪些股票備受青睞?
●10股獲北上資金淨買入超10億●
境外投資者已經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北上資金共計持有2205只個股。其中,滬市926只,深市1279只。持倉市值達2.10萬億元,較6月末的1.71萬億元增長了0.39萬億元。
具體來看,截至7月9日,北上資金對32只個股的持倉市值超過100億元,其中對15只個股持倉市值超過200億元。對貴州茅台的持倉市值最大,達到1824.29億元;其次,對美的集團持倉市值達788.88億元。
從持倉市值變動情況來看,7月1日至9日,北上資金對46只個股的持倉市值增加超過10億元。其中,貴州茅台、中國平安、中國中免、招商銀行、五糧液、美的集團、恆瑞醫藥的持倉市值增加超過50億元,增加市值分別為271.47億元、174.62億元、86.28億元、77.16億元、75.49億元、63.63億元和53.76億元。
7月1日至9日,北上資金共計加倉1045只個股,其中滬市432只,深市613只。對其中24只個股的加倉股數超過1000萬股。加倉股數居前的為農業銀行、海航控股、交通銀行、中國建築、中國銀行,加倉股數均超過1億股,分別為1.52億股、1.29億股、1.24億股、1.07億股和1.05億股。北向資金對藍籌股加倉明顯,行業上比較偏好銀行股。
從淨流入資金來看,7月1日至9日,北上資金成交活躍個股榜單中,淨買入金額在億元以上的有23只,其中,10只淨買入額超10億元。中國平安淨買入額居首,累計淨買入65.66億元,其次是格力電器和招商銀行。淨賣出金額超10億元的是五糧液和中國中免,分別累計淨賣出27.85億元和13.60億元。
從持有流通股比例情況來看, 7月1日至9日,北上資金持有80只個股流通股比例增加1%以上。其中持有八方股份、國貿股份、旭升股份、雲鋁股份、大族激光、基蛋生物等10只個股的流通股比例增加超過2%。
●14股獲融資客淨買入超10億●
隨着7月以來A股三大股指攜手上揚,對市場極為敏感的融資客不斷“買買買”。截至7月9日,兩市融資餘額達到1.28萬億元,連續9日淨買入,創近年新高。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融資資金屬於趨勢性投資資金,所以其資金流向主要取決於市場表現,當市場賺錢效應顯現時,融資資金會轉向流入,並可能成為市場的加速器。
數據顯示,7月以來,滬深兩市融資淨買入額超過1億元的個股共計362只。這其中,淨買入額超5億元的個股共計56只,融資淨買入額10億元的共有14只。中信證券(600030.SH)、東方財富(300059.SZ)、第一創業(002797.SZ)等個股淨買入額居兩市個股前三位,分別為46.72億元、21.80億元、19.50億元。
7月以來融資淨買入額居前十的個股
從行業方面看,非銀金融、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等四行業淨買入額居前均超過100億元,分別為325.61億元、163.58億元、141.3億元和121.4億元。
7月以來申萬一級行業融資淨買入額一覽
非銀金融板塊中的券商股無疑是此輪行情中的領漲先鋒,7月以來,申萬證券行業指數暴漲34.23%,投資風格激進的融資客自然不會錯過這輪行情。數據顯示,融資淨買入額前十個股中,券商股佔據了半壁江山,除上述三隻標的股外,還有廣發證券(000776.SZ)、光大證券(601788.SH)、申萬宏源(000166.SZ),其淨買入額分別為16.11億元、14.02億元。
●機構忙調研 80多隻個股忙接待●
牛市之下,機構們也在忙不停蹄調研。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近一週以來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80多隻。從調研機構類型來看,近一週證券公司調研相對最廣泛,調研73家公司,即超8成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券商參與;基金公司和陽光私募調研數量次之,分別調研51家和37家公司。
美年健康成為近一週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數據顯示,合計有119家機構調研了該公司,包括34家基金公司、27家證券公司、14傢俬募、3家保險公司、5家海外機構等。
在調研紀要中,有機構問到,疫情影響是否有滯後性?今年下半年公司體檢訂單的情況如何?明年團單預期是否會有減少以及到檢量是否存在不確定性?
公司表示,疫情的發生在短期內對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然而消費者對於預防醫學的需求也會得到增加。到第二季度末,大部分體檢中心的客流已經恢復了九成以上水平。後疫情時期,公司對員工的健康以及大眾對自身健康的關注都得到了提升,整體需求目前處於增長態勢。
今年第三季度主要是解決上半年排期延後的客户以及往年同期的客户需求,目前各體檢中心的訂單均處於相對飽和的狀態。各體檢中心面對訂單較多的情況,正在進行客户優化調整,逐步減少低價客單,做到在增加優質客户的同時,提高客單價和客户滿意度。
其他較多機構調研的個股還有億帆醫藥、華陽集團、珀萊雅等,均獲得了50家以上機構調研。億帆醫藥獲得107家機構調研。在調研紀要中,有機構問到,F-627國際三期臨牀結果體現了什麼?
公司表示,F-627是目前全球最全面的G-CSF臨牀研究,是唯一與Neupogen(短效原研)和Neulasta(長效原研)進行過大樣本頭對頭研究的藥物,試驗患者覆蓋歐洲、美國及中國,研究結果F-627的療效和安全性與兩個原研產品相比都達到具備相同療效和安全性的結果;同時與Neulasta相比,在亞組分析中對於部分人羣的患者顯示出具備優效的趨勢和可能性。同時根據第三方的市場調研結果,認定目前Neulasta仍然存在比較顯著的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包括相當部分的患者對Neulasta及其生物仿製藥無應答以及因為長效的工藝導致的過敏反應,醫生和患者都希望在這些人羣裏能夠有一個同樣長效的可替換產品的出現。而在目前開發的所有的長效G-CSF中,F-627有望成為目前唯一可作為替代性治療方案的產品而在市場中又成功區別自己於生物類似物,並佔據任何一個生物類似物產品都無法佔據到的市場份額。
數據寶統計顯示,近一週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金科股份、三峯環境、微光股份等個股一季度淨利增長超過20%且滾動市盈率低於30倍。其中金科股份滾動市盈率不足9倍。淨利增速方面,金科股份一季度淨利增長超過57%,微光股份一季度淨利增長接近38%。
●本週大宗交易:機構席位掃貨這8只個股●
本週一共發生670筆大宗交易,其中158筆溢價,16筆平價,496筆折價,共成交188.22億元,環比增加13.52%,涉及251家上市公司。
本週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金額前3的公司是格力電器、拉卡拉、福耀玻璃,累計成交金額分別為12.5億元,9.9億元,9.88億元。
本週機構專用席位參與了192筆大宗交易,環比上週增加23筆。本週機構席位買入金額前3的公司為卓勝微、鮑斯股份、深信服,機構買入金額分別為3.91億元、2.63億元、2.41億元。
溢價交易方面,本週有7筆大宗交易溢價率超過10%。
折價交易方面,本週有96筆大宗交易折價率超過10%。
*文中所涉折溢價率均為相對前收盤的折溢價率
●未來市場風格如何演繹?●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認為,“公募基金+外資+融資資金+保險資金”已經成為 A 股重要的四大主力增量資金。預計公募基金和外資在目前偏好消費、醫藥、TMT基礎上,將繼續選擇業績增長最快的板塊進行加倉,並且由於其配置的前瞻性和對市場的影響力而顯得至關重要;保險資金偏好金融,並可能增加對其他低波動、高盈利板塊的配置;融資資金跟隨熱點行業,並一定程度追隨北上資金的配置。
●拷問:A股會不會有長牛?●
對於後市,機構也出現分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均認為,滬深300未來仍有15%的上漲空間,動態市盈率達到16倍。但不同的是,高盛認為至年底,滬深300將抹去這部分漲幅。
華興資本首席經濟學家李宗光認為,“無論是和自身歷史比,還是和美國標普500指數、德國DAX指數等主要股票指數比,A股整體估值均不貴,並無泡沫,在流動性充裕背景下,仍具有一定向上空間。但也應看到,一些機構喜歡的消費、科技藍籌個股估值已處於歷史極貴水平,市盈率動輒破百倍甚至數百倍,已經出現了一定泡沫,透支了未來數年的預期。隨着指數進一步上漲,藍籌泡沫可能將被進一步吹大,應警惕相關風險。”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認為,傳統經濟(週期類)的時代就像傳統的中國經濟引擎一樣已經老去,低估值,低PB並不是買入的必要理由。消費作為核心防禦,科技TMT作為未來超額收益進攻。消費作為核心防禦行業具備龍頭特點,具備護城河,具備抵抗經濟週期的特點,市場的推動基本上是在合理的估值水平內和盈利之間共同構建了它的市值台階;科技TMT作為未來超額收益進攻,具備的是創新、技術,但同時高估值是它最大的風險。
瑞銀投資研究部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認為,我們對於中國股票投資風格回報研究表明成長性行業及個股是唯一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階段都跑贏大市的。我們對上司公司的判斷是目前盈利仍在冬季。
至於A股能否走出像美國那樣的長牛?華興資本首席經濟學家李宗光對記者表示。“納斯達克100指數過去十年漲了5倍,其中,盈利貢獻了80%以上,PE估值貢獻不到20%,現在只有31.7倍市盈率。A股要走出像美國那樣的慢牛行情,在宏觀經濟週期管理和科技競爭力提升方面還有一定提升空間。”“希望這次是隻慢牛穩牛。”劉鳴鏑補充道。
。END 。
來源:經濟觀察報、數據寶、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