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黍説市| 別動不動被“牛市來了”整激動了

市場一漲,總是有無數股評家出來大喊“牛市來了”,還言之鑿鑿地引述自己此前的所謂“研判”,得出的結論是“我前面的判斷完全是正確的”。

只能説,股評家們總是撿自己猜對的地方説,大部分説錯了,忽略不計。

所以我的切身感受,要炒股盈利,真的要少看那些猜漲跌的股評,尤其是這種跟風式股評。

市場一漲就蠱惑“牛市來了”,市場一跌又叫囂“減倉避險”,或者乾脆來個“我已清倉”。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還是多把時間放在研究上市公司自身基本面上,比如新能源汽車、科技和消費醫藥,你選幾個龍頭股長期跟蹤下去,不追漲殺跌,真正做到長期持有,要不賺錢都難。

實踐一再證明,我們每天做的那點所謂擇時操作,哪怕偶爾做對了,為此沾沾自喜,但把時間拉長來看,偶爾幾個“精準”的短線操作,對股票組合的收益率其實是沒什麼貢獻的,甚至是負效應。

今天市場出現了難得的大漲,理由照樣可以盤後總結出一大堆,比如央行7500億大禮包、券商可以在第三方平台拓展業務、養老金增加權益類投資比例預期,等等,對於各種宏觀政策,除非特別大,帶有方向性、根本變革的政策指引,大部分政策的出台,不會改變股市運行的根本軌跡。

從根本上説,今天銀行、保險和券商三大板塊的大漲,是因為消費、醫藥、科技此前漲得太多了,藍籌股存在明顯的估值窪地效應。

市場的熱點目前明顯在低估值的藍籌股,從7月份的經濟運行數據來看,整體上並沒有超預期,經濟至少目前來看並不是強復甦,而是弱復甦,藍籌股本質上現在都談不上是估值修復行情,因為很多藍籌股前期已經漲了一波了,目前主要是相比消費、醫藥股的估值窪地“填平效應”。

歷史已經一再證明,當這個市場上大部分人都知道某一類品種好時,風險也不期而至。比如前段時間大家對消費和醫藥股幾乎形成“只漲不跌”的信仰時,調整就突襲而至。而當銀行、保險和券商股集體大漲時,往往這個時候,前期低位進去的主力資金就開始出貨了,所以,對於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説,千萬別被股評家和各種“”家們一句“牛市來了”整得血脈噴張,拿自己的血汗錢去給別人接盤。

在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前,全球局勢仍然在動盪不安之中。系統性的牛市不大可能在A股出現,當下的藍籌股行情,只能當作一個結構性行情來看待,上證綜指目前反彈至前期高點附近,這個時候不適宜追高銀行、保險和券商等藍籌股了,要上車也是等調整的時候。

與此同時,龍頭醫藥股這一波調整下來,好多都有20%左右的跌幅了,反倒是可以認真考慮一下逢低買入,而很多科技股其實已經在底部徘徊了,不妨趁此機會分批買入,比如5G、半導體、手機產業鏈等。

一句話,在當下的市場,絕不追高。當大家都亢奮時,一定要學會減倉,等到市場調整時,再逢低買入。

如果覺得這樣太折騰而且把握不住,索性拿住優質的股票不放,最害怕的是頻繁追漲殺跌,這就是牛市虧錢的最大“秘訣”。

作者 曉蜀

編輯 陳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4 字。

轉載請註明: 蜀黍説市| 別動不動被“牛市來了”整激動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