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帶動銀行淨值型理財“漲粉”仍有投資者對保本產品“且買且珍惜”

“過渡期延長一年,有助於推動資管存量業務整改平穩進行。”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分析師何小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作為市場最大的資金供給方,截至2020年7月末,存續理財產品數量為48503只,其中淨值型產品佔比僅為24.91%,需要整改的產品佔比依舊較高,在原定2020年底能夠實現全面淨值化的難度很大。

日前,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談及資管新規延期一年對銀行業會帶來什麼影響,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延長過渡期有助於緩釋對相關市場的過度衝擊,從而規避了機構流動性斷裂風險以及這些風險可能帶來的傳染效應。同時,延長過渡期並不會刺激新的非標理財大量出現,因為過渡期的一年的延長時間並不長,新產品幾乎不會有時間完成發行和到期這一完整過程。因此,適度延長過渡期有利於對個別化解原有產品存在困難的銀行進行產品改造。

普益標準則認為,過渡期延長,中小銀行機構在存量資產消化、投資者培養與教育、產品轉型面臨新老銜接陣痛等方面都將獲得一定“喘息”機會。

那麼,資管新規延期後,投資者是否瞭解變化,銀行理財經理又如何説?

“其實,資管新規延期的影響主要在銀行端,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影響不大。我行整改走在前列,目前還沒有轉型的理財產品只剩聚益生金這一個系列,這個系列也不承諾收益。其他的都是淨值型產品。”招商銀行一位理財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另一家股份制銀行,記者走訪發現,在理財產品的宣傳單上,幾乎都是淨值型理財產品的身影。同樣的,理財經理也是優先推薦淨值型產品。

“破剛兑、淨值化是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趨勢。從我們網點來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此類型的產品。”上述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管新規延期可能是由於按照原有期限全部實現淨值化的難度很大。同時銀行的投研能力、投資者教育以及認可等工作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記者在某股份制銀行網點遇到一位投資者諮詢理財產品,她表示:“今年年初在理財經理的推薦下買了一款淨值類週期型產品,當時理財經理表示此前的同類產品年化收益率全都超過6%。考慮到其他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實在太低,我毫不猶豫就買了60萬元,那是我第一次購買淨值型理財。不過,3月份登錄手機銀行發現當時的淨值大概是0.98元,一個月賠了1萬多元,好在現在淨值回到1元以上。”

在記者走訪時,多位購買過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投資者表示,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直在下降,相比之下,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相對較好,這是選擇淨值型產品的主要原因。

不過,也有一位投資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多了一年過渡期,意味着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可以買到有預期收益以及保本的理財產品,同時也有了更多時間適應和了解淨值型理財產品。“習慣了買預期收益型產品,適應淨值型產品仍然需要時間。”

來源: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1 字。

轉載請註明: 資管新規帶動銀行淨值型理財“漲粉”仍有投資者對保本產品“且買且珍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