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發地市場明天覆市,交易模式有哪些改變?市民還能去掃貨嗎?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財經

即將復市的新發地市場是什麼樣子的?交易模式將有哪些改變?如何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市民還能去新發地市場掃貨嗎?帶着這些問題,記者探營正在緊張準備復市的新發地市場,帶您一起看看新發地市場的“浴火重生、鳳凰涅槃”。

❶市場變成什麼樣?交易區賣家買家分區有硬隔離護欄

新發地市場週轉新區位於新發地主市場西南方向、京良路以南,佔地146畝,有親農門、愛農門及興農門三個出入口,原來是新發地市場蘋果、梨交易區,如今的這裏已經煥然一新。新發地市場副總經理顧兆學介紹説,新發地市場週轉新區是主市場復市改造的“樣板區”,新發地市場各個區域都將按照買賣分區設置的模式改造。

在親農門,最東側的入口是賣家入口,拉着貨物的大貨車從這裏進入,每輛車都要過地磅,實時記錄入場貨物重量,中間是賣家出口,空車要從這裏出來,最西側是人員入口與出口,所有工作人員和賣家貨車隨行人員都要在這裏經過檢測、登記才能進入市場。

週轉新區內自東至西設置了賣家、買家及擺渡車三個區域,賣家區和買家區之間用綠色的護欄進行了硬隔離,賣家區域共198個車位,買家區域共80個車位,親農門經過改造劃分出了賣家出入口,愛農門為買家入口,興農門為買家出口。

在新發地市場原水果交易區,記者看到這裏地面已經重新鋪設“一馬平川”,高大的燈柱整齊排列,周邊的幾處建築物已經被拆除正在進行地面平整。“這裏也將進行分區隔離改造,交易區保留的建築物也進行了外立面翻新、粉刷等,拆除地上建築物後的空地將補植綠地,實現留白增綠。”新發地市場工程部經理肖建合告訴記者,新發地市場還全面梳理、排查了市場內的建築物,已經拆除臨時建築物4.5萬平方米,整改消防隱患20個、安全生產隱患22個,通過環境整治改善市場內外環境,助力市場有機更新。

除了對市場交易區域進行改造外,新發地市場還啓動了市場內外環境秩序整治,對周邊交通流線進行了梳理,分離貨運車輛和社會車輛,有效提升市場周邊交通秩序,使新發地市場周邊交通流線更加清晰順暢。

❷如何進行交易?賣家註冊制,買家會員制 人車貨均可追溯

在新發地市場週轉新區親農門賣家入口處,一輛載滿生薑的貨車緩緩駛入,一進場車就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停在了巨大的地磅上。“現在進場老闆得在市場進行註冊,然後提前預約我們車輛進場的大概時間,得報車號,不然到了門口也進不來。”從山東萊州來的彭偉波拿着手機下了車,來到辦事窗口處。先在窗口處的人臉識別終端上進行人臉識別登記和測温,隨後還得提交產地證明和農產品檢驗證明,並送檢車上的產品。

顧兆學介紹説,嶄新亮相的新發地市場引入了智能化管理系統,實行“賣家註冊制,買家會員制”交易模式,實現人、車、貨均可追溯的管理體系,謝絕個人消費者進場。

“賣家完成註冊後,目前需要提前一天預約才可以進場,買家註冊成會員後,可以提前半小時預約進場。”顧兆學介紹説,買賣雙方進場後將進入指定售賣區或採購區停放車輛,進場後賣方穿紅色馬甲,買家穿黃色馬甲,買家通過擺渡車進入售賣區挑選貨物,雙方交易需要通過交易碼進行,交易後由穿着綠馬甲的擺渡車司機將貨物運送到採購區。完成交易離場時買家還需出示會員碼,由市場掃碼確認,使人、車、貨均可進行追溯。

❸零售需求怎麼滿足?千平方米便民菜市場已開業 未來還將開闢便民肉類市場

新發地市場復市後謝絕個人消費者進場,周邊居民買菜該怎麼辦?顧兆學介紹説,未來的新發地市場將堅持批零分開,為了方便周邊居民以及北京市民零售需求,佔地1000平方米的新發地便民菜市場已經提前試營業。

銀地東路是新發地市場主市場與西側天倫錦城、銀地家園、期頤百年等小區之間的道路,新發地便民菜市場就位於銀地東路路東,與居住區一路之隔。

進入菜市場需要用北京健康寶掃碼登記並經過測温門,市場內攤位分列兩側,中間是寬闊的空場。西側是水果和蔬菜的攤位,東側是米麪糧油以及主食、蛋類和豆腐等攤位,目前已經有22家商户入駐,基本覆蓋了居民飲食所需,但是還沒有肉類水產攤位。

新發地便民菜市場負責人孫志海告訴記者,新發地便民菜市場是在一個配送中心的基礎上改造的,市場入口與出口相互分離,市場內同時停留人員會控制在200人以內。市場還安排專人每天早中晚三次進行全覆蓋消殺,商户每日結束營業後還要自行消毒,經檢查合格後方可離場。

“我們以最優惠的租金租賃給商户,依託商户自有的批發渠道,保持這裏的蔬菜水果等產品的低價位,按照測算最高能滿足4萬至5萬居民購物需求。”孫志海告訴記者,下一步新發地便民菜市場還將打造二期,將再闢出專門的經營空間用於肉類、水產和海鮮產品的零售,乾濕分開,滿足居民的多樣需求。

❹如何保障疫情防控?疾控中心現場派駐公共衞生監測哨 嘗試每天休市制度方便消殺

作為北京市最大的菜籃子,疫情暴發前新發地批發市場每天上市蔬菜、水果近4萬噸,還有大量的肉類、海鮮和水產供應。面對如此大的交易量,復市後新發地市場如何保障疫情防控?記者在新發地市場週轉新區找到了答案。

市場內外主要位置都有一塊紅色的牌子,上面寫着“休市通知”,這是新發地市場復市後的新嘗試,也是豐台區指導新發地市場修改完善場內66項管理制度之一。

“以前市場是24小時不間斷開放,但是大數據顯示每天總有很長一段時間交易量特別低,比如現在是10點至3點,冬天是半夜至凌晨的時間段,我們嘗試休市模式,既可以讓商户得到充分休息,也能夠騰出時間進行市場消殺。”顧兆學介紹説。

除了休市制度外,市場以前的消殺是利用自身力量,現在是引進專業的消殺力量,並有豐台區疾控中心哨點專門駐場,指導市場進行消殺和防控。

“我們在這裏設立了公共衞生監測哨點,制定了外環境及物品監測方案,每天對重點區域進行環境核酸檢測,並做好市場消毒及人員健康監測。”豐台區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建軍帶領着3人團隊駐守在新發地市場週轉新區。“我們將把這裏的工作模式作為固化下來的經驗,在復市後的全部區域實行。”張建軍還介紹説,隨着秋冬季的來臨,市場將加大人員核酸檢測頻次,並加大對進口水產品、水果等的檢測力度。

❺產生垃圾怎麼處理?就地資源化“自產自銷”為種植基地提供有機肥

新發地市場週轉新區西側,一間小屋子上掛着“新發地垃圾處理驛站”的牌子,這是新發地市場復市後的新舉措:垃圾就地處理。

新發地市場週轉新區銷售的產品是蘋果、梨、姜和蒜,尤其是蘋果和梨,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壞果爛果,以往這些損耗都會作為垃圾運出去進行處理。

“垃圾分類、垃圾減量是大趨勢,我們在復市籌備過程中就引入了廚餘垃圾處理設施,與城市生活垃圾相比,這裏的廚餘垃圾沒有油鹽,經過處理後是最優質的有機肥。”新發地市場衞生管理部部長陳建民告訴記者。

只見一位工人按下垃圾處理設施的控制鍵,設備直接將綠色的廚餘垃圾桶舉起倒進進料口,部分腐爛的蘋果就滾了進去。工人馬上爬上架子,拿一個圓頭棍子不斷按壓。

“我們這裏的爛果基本上都是完整的水果,與其他廚餘垃圾處理設施不同的是這裏第一道工序就是打碎和榨汁,汁水經過處理達標排放,渣子進入下一步工序,最終產出有機肥。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將通過紫外線消殺和噴淋系統處理,達到無味排放。”陳建民介紹説,週轉新區的廚餘垃圾處理設施日處理量在1噸至1.5噸。

據瞭解,廚餘垃圾處理設施將隨着新發地市場逐步復市在整個市場裏推廣開,未來果蔬、肉禽蛋水產等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將不出市場就地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產生的有機肥將在積累到一定數量後利用前來送菜的貨車,運送至新發地市場在全國各地的種植基地,提升種植基地的地力,為北京市民提供更優質的農產品。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孫穎 賈曉宏 孫樂琪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