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AT1債券一大問題塵埃落地:不賠!
近幾周,一些投機者一直在“掃貨”瑞信次級債券相關的CDS,並盼望得到賠付,這一結果對他們來説無疑是“晴天霹靂”。
負責監管信貸違約掉期(CDS)市場的一個小組表示,瑞信額外一級票據(AT1)的減記不會引發保險賠付。
負責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信貸衍生品決定委員會(EMEA CDDC)週三在官網發佈公告稱,由11家買方機構、賣方銀行和做市商組成的委員會一致投票通過了一項決議:瑞信AT1債券的爭議性減記不會導致次級債相關CDS的賠付。
瑞信本來也是EMEA CDDC的一員,但沒有出現在本次投票的清單上。其他成員包括美國銀行、巴克萊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高盛、摩根大通、瑞穗證券 、埃利奧特管理公司(Elliott)、Citadel和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
在該委員會被要求考慮這一問題前,與瑞信次級債相關的違約掉期價格本月有所上漲,但本週回吐了部分漲幅。鑑於該問題附帶了數百頁的支持文件,委員會發布裁決的速度讓一些市場參與者感到意外。
委員會一致裁定,並沒有發生“政府幹預的信貸事件”。此外,根據AT1債券文件中的排名條款和擔保條件,次級債的持有人是相較於AT1債券的優先債權人。早在2014年的文件中,委員會也為AT1債券定義了“排除義務”。
在瑞信被瑞銀收購後,與瑞信次級債相關的掉期價格飆升,包括FourSixThree Capital和Diameter Capital Partners在內的基金一直在購買與瑞信次級債券相關的CDS,押注該委員會將作出有利於賠付的裁決。
另一方面,信貸衍生品決定委員會的其他成員:花旗集團、巴克萊銀行和摩根大通一直在告訴他們的客户,與違約掉期相關的次級票據相比,AT1債券的級別可能更低,因此不太可能獲得支付。
這一讓投機者“大跌眼鏡”的裁決再次將焦點放在了一個不透明的委員會上,該委員會代表既擔任着監督市場規則的角色,同時也是市場參與者。
向專家組提出的問題通常涉及發行人的債務是否發生了可能引發保險賠付的特定事件。審議通常是高度技術性的,可能需要數週才能解決。CDDC所依賴的規則手冊,即所謂的國際掉期和衍生品協會(ISDA)的定義,這一規則的上一次更新還是在2014年,因此該委員會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空間。
根據美國存管信託與清算公司(DTCC)的數據,截至5月5日,與瑞信債務相關的未償違約掉期總名義交易量為196億美元。DTCC沒有對瑞信的優先債務和次級債務進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