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月17日,吉藥控股回覆深交所關注函,就與本草匯醫藥之間因股權轉讓協議產生的轉讓款支付等分歧進行説明。吉藥控股坦言,公司現控股股東與原控股股東之間的糾紛可能對公司控制權穩定性產生影響。近年來,吉藥控股兩次籌謀易主均告失敗,業績層面持續虧損,還曾上演”蛇吞象“式收購被罰,未來路在何方?
易主過程生分歧,引深交所關注
吉藥控股、本草匯醫藥雙方股權轉讓一事源自2020年。當年11月,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盧忠奎與本草匯醫藥簽訂協議,本草匯醫藥將享有吉藥控股24.23%表決權,吉藥控股控股股東也將變更為本草匯醫藥,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劉舒。其中,盧忠奎轉讓5%股份給本草匯醫藥,轉讓價為3.81元/股,轉讓總價款約為1.27億元。盧忠奎及黃克鳳將其持有的約1.28億股股份(佔吉藥控股股份總數的19.23%)的表決權全權不可撤銷地委託給本草匯醫藥行使; 本草匯醫藥將根據上市公司實際情況逐步注入3億-5億元流動性資金支持。本草匯醫藥還將協助上市公司在2020年年底及時化解流動性危機,2021年爭取實現扭虧增盈。彼時,深交所就曾向吉藥控股下發關注函,要求補充説明本草匯醫藥自有資金及股權轉讓資金支付安排、槓桿比例、融資利率及期限等,以及本草匯醫藥此次受讓股權的資金來源、是否具有履約能力等多個問題。
在執行過程中,雙方產生了分歧和糾紛。未能足額支付股權轉讓款是雙方一大分歧所在。根據雙方約定,本草匯醫藥應在2021年1月31日前向盧忠奎支付全部轉讓款約1.27億元,後經2021年4月份的兩次支付後,目前尚欠股權轉讓款2325.68萬元。雙方還在2021年10月份達成和解方案,但並未執行。此外,按照吉藥控股的説法,本草匯醫藥在取得控制權後並沒有向公司注入其承諾的資金支持。
吉藥控股回覆深交所的關注函顯示,基於盧忠奎在《回覆函》中的描述,本草匯醫藥並不具備其達成交易時所稱的資金實力履行合同義務。盧忠奎決定就股權轉讓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除對本草匯醫藥的表決權委託。本草匯醫藥則表示,公司目前已向盧忠奎支付股權轉讓款1.04億元,並向吉藥控股提供財務及資金支持共計2035.87萬元,對方以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為由要求解除《表決權委託協議》及《一致行動協議》,本草匯醫藥不予認可。
2021年12月31日,吉藥控股發佈公告稱,因股權轉讓糾紛被申請財產保全,本草匯醫藥所持公司的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凍結比例佔公司總股本比例2.61%,佔本草匯醫藥所持股份比例的52.16%。吉藥股份表示,雙方糾紛可能對公司的控制權穩定性產生影響。
兩度謀劃易主、“蛇吞象”收購被罰
與本草匯醫藥之間的股權轉讓,不是吉藥控股首次謀劃易主事宜。早在2019年5月17日,吉藥控股對外公告,公司控股股東盧忠奎和黃克鳳夫婦、持股5%以上股東孫軍和股東梅河口金河德正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與吉林省吉盛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簽署股份轉讓意向協議。若該協議最終實施完成,吉藥控股的控股股東將變為吉林省吉盛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實際控制人也將變更為吉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由於股份轉讓的主要條款未達成一致,上述協議2019年7月被終止。
就在上述協議終止的同一個月,吉藥控股發佈公告,擬收購修正藥業100%股權。因修正藥業體量遠大於吉藥控股,此舉被業內稱為“蛇吞象”。僅僅半個月後,吉藥控股稱因將要修改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出台,決定終止收購,待條件成熟後再繼續推進。深交所也隨後向吉藥控股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説明雙方簽訂的《意向協議之解除協議》的真實內容,質疑公司存在故意報備不實文檔以配合披露與事實不符的信息的情形等。
吉藥控股在回覆問詢函時,以“雙方簽訂《意向協議之解除協議》後,公司辦事人員誤將協議修訂稿作為最終稿附帶簽字頁上傳報備,並在編制公告時引用了該協議中與最終事實不符的部分內容。此次錯誤的發生屬於人為失誤為由,解釋了這一烏龍事件,但證監會隨後仍決定對該事件進行立案調查。2019年11月,因信披違法,吉藥控股被處以60萬元罰款,吉藥控股董事長孫軍,董事張亮、財務總監張忠偉等分別被處以30萬元、30萬元、10萬元罰款。
吉藥控股以醫藥大健康產業為核心,業務範圍涵蓋醫藥工業、醫藥商業(含藥品零售)、醫藥研發、醫療醫養等。業績層面已經連續虧損,2019年、2020年分別虧損17.72億元、3.80億元,2021年虧損狀況並沒有改善,前三季度連續虧損,三季度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虧損額達到3.06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54.24%,與此同時,公司同時期營收也出現3.92%的同比降幅。
經歷如此多的風波之後,公司未來將如何,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