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報 記 者 楊國勝 張 鵬
本報通訊員 於洪波 孫歡歡
5月15日,走進昌樂縣比德文年產6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施工現場,一台台智能機器手被組裝在焊接生產線上,大型衝壓設備座座齊整,開工在即。
“目前2400噸衝壓生產線已經完成,自動化焊接生產線也開始調試,塗裝、總裝線的設備會陸續抵達,爭取8月底實現第一台新能源乘用車下線。”比德文控股集團執行總裁王全波説,該項目整合比德文電池梯次循環利用、無人駕駛、車載互聯等關鍵技術,以及四川野馬在汽車設計研發生產方面的技術和經驗,通過對比德文濰坊基地廠區技術改造和新技術應用,建設國內先進的衝壓、焊接、塗裝、總裝全自動生產線。
此前,比德文在多方調研考察後,投資15億餘元,上馬年產6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該項目不負眾望,立項後取得我省第二張、濰坊市第一張高速乘用車生產資質牌照。預計投產後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利税6億元,成為濰坊市首傢俱備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和生產能力的企業,並將輻射帶動汽車及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發展,加速構築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鏈。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德文不在首發陣容。不過,比德文控股集團堅持科技創新,並先後收購陝西秦星、重組川汽野馬。去年6月,獲得工信部頒發的轎車、高速車生產資質,成為我省首個本土成長起來的全資質汽車生產企業。
比德文的“彎道超車”正如今日之昌樂,站在從蓄勢積能到發力超越的重要關口。該縣堅持“產業強縣”戰略不動搖,制訂實施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30條”,成立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裝備製造三個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加快裝備製造、造紙包裝、精細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去年,朱劉化工產業園順利獲批,該縣穩妥推進濰焦集團振興焦化4.3米焦爐關停淘汰,萬山集團110萬噸焦化項目停產,新上中科氫能研究院、元利科技光穩定劑等新項目,化工企業轉型步伐明顯加快。
昌樂縣雖是後發經濟區,近年來一批長期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卻逐一突破,一批推動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逐一落實,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落地生根。除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外,前不久,濰坊市委、市政府通報了2019年度綜合考核先進單位,昌樂縣獲得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高質量“雙招雙引”考核“雙優秀”,是近10年來昌樂在全市綜合考核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在濰坊市七項單項工作中,四項獲得先進,成為了一組有力度、有底氣的“期末考”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