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家藥企去年銷售費用近2900億元 33家藥企銷售費用佔營收比超五成
藥企銷售費用備受市場關注。數據顯示,截至5月14日,324家A股藥企發佈了2019年年報,剔除百奧泰、澤璟製藥兩家尚未盈利的科創板公司,322家藥企整體銷售費用為2876.52億元,同比增長11.75%。從銷售費用率看,2019年整體費用率為16.49%,較2018年的16.69%略有下降。
業內人士認為,隨着帶量採購藥品目錄擴圍,並在全國範圍進一步推廣,醫保藥品結構將進一步優化。仿製藥比重進一步收縮,騰挪出空間讓給創新藥。推行帶量採購可以節約推廣費用,藥企銷售費用存在進一步下調空間。兩票制和帶量採購等政策形成“鯰魚效應”,將激活醫藥行業創新活力。
8家藥企銷售費用逾50億元
數據顯示,2019年銷售費用超50億元的藥企有8家。其中,上海醫藥銷售費用超過100億元,排名居前。銷售費用在30億元-49億元之間的藥企有14家。
從企業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看,115家企業2019年銷售費用佔營收比重超過30%。其中,33家企業超過50%,14家企業超過60%。翰宇藥業、國農科技和未名醫藥的銷售費用佔營收比重分別為96.48%、76.77%和69.15%,排名居前。
對於銷售費用增長的原因,上市公司多歸結於銷售規模增長。年報顯示,2019年上海醫藥實現營業收入1865.66億元,同比增長17.2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81億元,同比增長5.15%。公司銷售費用為128.56億元,同比增長16.26%,增速逼近營業收入增速,再創新高。對於銷售費用變動的原因,上海醫藥稱報告期銷售規模增長。
有的企業利潤下滑,而銷售費用增長。信立泰2019年年報顯示,“4 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政策正式實施以來,通過以量換價,加速替代進口,市佔率增長,收入略有下降。2019年四季度,受聯盟地區藥品集中採購於2020年開始執行影響,醫院終端備貨、庫存調整,營收、利潤亦有一定下降。信立泰2019年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由2018年的28.93%升至35.26%。東方證券認為,銷售投入加大成為拖累信立泰短期業績的原因之一。
收入增幅高於銷售費用增幅
華融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張科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根據統計數據,2019年中信一級醫藥行業整體營業收入實現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3.52%,若銷售費用同比增長率為11.75%,則説明收入增長高於銷售費用增長,導致銷售費用率小幅下降。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認為,銷售費用增加主要源於國內大部分藥企主要以仿製藥、中成藥的生產為主,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定價能力弱,需要大量資金推動銷售,特別是廣告宣傳費、促銷推廣費、終端維護費等偏高,支出佔比仍居高不下;同時,銷售費用率下降反映出在藥品集中採購的常態化和大範圍推廣的情況,一定程度減少了醫藥購銷中間環節的營銷成本,擠出了招標採購環節的相應水分,行業營業利潤有所提升。隨着中國醫藥產業邁進創新驅動發展時代,藥企將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研究開發能力,降低對銷售推廣、維護的依賴。
張科然認為,隨着帶量採購藥品目錄擴圍,並在全國範圍進一步推廣,醫保藥品結構將進一步優化,仿製藥比重進一步收縮,騰挪出空間讓給創新藥。未來藥企銷售費用仍存進一步下調空間。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目前情況看,藥企總體銷售費用較大幅度上漲,銷售額增加幅度不大。這表明加大營銷大投入策略的邊際效應減小。未來具備較強創新能力和獨特品種的藥企會發展得更好,藥企研發費用增長是趨勢。
藥企銷售費用較高此前引發監管層關注。2019年6月,財政部決定組織部分監管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對77家醫藥企業展開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檢查的目的是剖析藥品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成本利潤構成,揭示藥價形成機制,為綜合治理藥價虛高提供第一手資料。
張立超表示,兩票制、帶量採購、優先審評審批制度、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等政策頻發,政策鼓勵醫藥創新研發,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價形成機制。藥企應持續加大創新投入,提高創新效率,開發具備自主知識產權、高臨牀價值的創新藥。注重研發投入和成本管理、追求可持續價值回報的藥企將迎來良好發展機遇。
“鯰魚效應”激活創新活力
根據張科然統計的數據,2019年醫藥行業研發費用支出508.56億元,同比增長21.66%,遠高於營業收入的增長;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由2018年的5.91%上升到6.73%,提升了0.82個百分點。
張科然認為,2019年研發費用突飛猛進,政策導向明確,鼓勵創新是方向,僅靠批文就能活得很好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兩票制和帶量採購等政策形成“鯰魚效應”,激活了整個醫藥行業創新活力,藥企要想在未來活得更好,當下就要加大研發投入。化藥與生物藥轉型方向是創新藥,中藥由於其理論基礎特殊性,創新難度較高,以經典配方為基礎的拓展研究將是發展方向。
張立超認為,2019年研發費用增長是藥企轉型的體現。國內創新藥研發剛剛起步,正在從“仿製為主”向“仿創結合”過渡,大量新藥尚處於臨牀前和臨牀階段,真正進入大規模銷售渠道的依然偏少。提高藥品研發能力與生產質量管理,能進一步推動醫藥產業向創新驅動轉型,提升中國藥品企業整體競爭力。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