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紡織之都”感受中國製造的韌性與潛力

  雙循環支撐穩發展

  在“國際紡織之都”感受中國製造的韌性與潛力

  浙江紹興柯橋柯海公路上,來往貨車川流不息:由南向北是運進園區印染的白色坯布,反向則是五顏六色的紡織面料,發往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第三屆世界布商大會上,數萬名參展商、採購商、設計師團隊蜂擁而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代表視頻參會,全球紡織貿易供需高效對接……

  年出口超百億美元的紡織重鎮近況如何,企業應勢謀變之舉釋放哪些信號?記者走進全球最大的紡織貿易集散地紹興柯橋,深切感受到了我國製造的韌性和潛力。

   紡織重鎮走出“凜冬”

  從柯橋主城區到藍印時尚小鎮,延展20多公里、直抵杭州灣的柯海公路,串起“國際紡織之都”的經濟動脈。來往貨車的密度,刻畫着這裏的貿易活躍度。

  “這兩個月車堵得厲害!”在貨運司機劉波的印象裏,年初疫情初起、二季度海外疫情暴發時,柯海公路曾是一番冷清的景象。

  記者年初走訪柯橋瞭解到,先是國內疫情導致企業開工困難,但極力穩生產後,又遭遇國外疫情肆虐、市場需求鋭減,大量訂單被延遲甚至取消,紡織外貿進入“凜冬”。

  柯橋紡織集中度高、量大面廣,從中美經貿摩擦下的關税加徵,到全球疫情帶來的需求萎縮,柯橋近年遭受持續、正面衝擊,其生存境況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國製造業的抗壓能力。

  率先組織的線下行業盛會人氣爆棚,參展商、採購商熱情超出預期,新面料、新款式集中面市,面料供需市場在疫情後首次直接碰撞……

  “紡織業在外貿行業中率先復甦。”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運動型功能面料生產,董事長陳明賢説,企業訂單3月份中斷、4月份重啓,9月份則超預期回暖,全年銷量和利潤預計實現增長。

  9月份以來,紹興布婷紡織品有限公司工廠一直處於滿負荷狀態。在包裝倉庫門口,一批發往迪拜的人棉面料正用3個集裝箱車同時裝貨。

  “最近兩個月的訂單,是整個上半年的1.5倍,這個增速預計還能保持一段時間。”企業總經理錢水江介紹,目前公司訂單爆滿,主要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每天至少出五六個集裝箱。

  “在疫情中應變,公司以科技賦能時尚,將防護面料時尚化、常態化。”紹興乾雍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蕭興水介紹,企業精心研發的杜邦聚乙烯數碼直噴印花面料,具備防曬及一定防疫功能,深受市場認可。

  柯橋紡織外貿強勢反彈的路徑清晰、復甦態勢明顯。今年前三季度,柯橋區大紡織業實現產值725.20億元,同比下降幅度持續縮小。

   全產業鏈優勢促化危為機

  巨大的封閉式染缸在車間依次排開,周邊是數十條密封管道,昔日印象裏染缸的髒臭已是“過去時”;設計師地位大大提升,目前已經集聚1400多名,其中四分之一來自國外……

  “以前靠銷售員,現在靠工程師和設計師。”柯橋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紡織產業大數據中心主任張曉明説,柯橋紡織企業經歷過一次次危機,鍛造了更加堅韌的生命力。

  疫情是一面鏡子,能照出地方產業的抗擊打能力,也折射出中國製造的核心競爭力。

  早在5年前,紡織業一度被認為是污染產業、夕陽產業,甚至面臨存續危機。在柯橋,經受環境整治洗禮,以及中美經貿摩擦、全球疫情連番考驗,當地紡織業在壓力下甩掉包袱和猶疑,不斷夯實紡織全產業鏈競爭力。

  “輕紡行業裏,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有柯橋這樣完整的全產業鏈。”錢水江坦言,從源頭化工產品到紡織到印染,再到後整理,環環相扣一應俱全,柯橋紡織做到了“不可替代”。

  完整的全產業鏈和全供應鏈,帶來強大韌性。疫情期間,柯橋企業“見縫插針、靈活轉向”能力凸顯,無論是防疫物資應急生產,或是憑藉產業鏈穩定性虹吸訂單,都展現出獨特的比較優勢。

  記者瞭解到,除了此前存量的外貿渠道逐漸疏通,近期柯橋企業還接到不少增量訂單。比如,東南亞多個國家疫情導致復工復產困難,出於規避風險考量,部分訂單開始轉移到柯橋。

  紹興柯橋海隆紡織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斌告訴記者,一款名為牛奶絲雙面磨毛印花的面料原先生產基本在印度,最近已經轉移到柯橋,僅他們公司這幾個月就完成了將近7000萬元的訂單量。

  而在前幾年,關於國內產業鏈轉移的説法,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不少人擔憂我國紡織業整體南移。

  對此,柯橋多位紡織企業負責人説,產業鏈中的部分特別是下游“溢出”,是輕工業發展的正常現象、主動行為,一些國傢俱有低廉的人工成本優勢,但從產業鏈完整性、基礎設施、營商環境、勞動效率來説,短時內並不具備取代我國紡織業的可能性。

   新發展格局中挖掘增長動力

  偌大的印染車間裏,不見染料鮮見人,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粗細不一的輸送管道和自動化設備。從舊廠址到新廠址,再到擴建的廠房,近三年間,記者三次走進迎豐科技,每次都有新發現。

  “內銷和外銷,就像企業的‘左膀右臂’,哪裏需求多,我們就能更側重哪裏。”説起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雙利坦言,企業發展實踐表明,內外聯動是渡過難關、應對外部風險的關鍵法寶。

  無獨有偶,目前柯橋最大的紡織外貿企業、浙江凡特思紡織有限公司,同樣踐行着一條內外聯動的貿易實踐。2019年,凡特思出口貿易額超過2億美元,以歐美高端市場為主,其國內貿易額則接近5億元,實現大幅增長。

  在疫情衝擊下,這家企業依舊展現出驚人的應變能力:截至今年7月底,營收實現與去年同期持平,利潤則同比上漲;截至10月底,企業營收、利潤均實現增長。

  在浙江凡特思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光懌看來,當前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全球,國內工貿企業做大做強,單純依靠內貿或者外貿,都難以適應複雜變化,內外聯動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則是應對外部風險、拓展迂迴空間的關鍵佈局。

  “在大變局中打開新局面,需要在新發展格局中找準自身定位,強筋壯骨抵禦外部風浪和衝擊。”柯橋區委書記沈志江説,多年來柯橋專注實業、主業,不斷夯實比較優勢,從“產業集羣”到“全產業鏈”,再到“產業生態”的步子越邁越穩。(記者 何玲玲、商意盈、方問禹)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20 字。

轉載請註明: 在“國際紡織之都”感受中國製造的韌性與潛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