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邏 楊明(實習生)
儲能行業正逐漸成為電新研究員的新寵,而“儲能第一股”派能科技也已登陸資本市場將近一個月。
2020年12月30日,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派能科技)正式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發行價每股56元,發行市盈率60.17倍。
派能科技是行業領先的儲能電池系統提供商。2009年上海中興派能能源成立後,專注於磷酸鐵鋰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9年公司自主品牌家用儲能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僅次於特斯拉和 LG 化學,位列第三,市佔率達到 8.5%。根據招股説明書,公司此次上市募資後將在鋰離子電池及系統生產基地項目投入15億元,在2GWh鋰電池高效儲能生產項目投入1.6億元,補充營運資金3.4億元。
2020年12月29日,東吳證券發佈研報,指出派能科技儲能的行業龍頭地位穩固,選取從事儲能業務的企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作為對標公司。派能科技上市首日股價暴漲320%至235.29元,截至2021年1月27日公司總市值達478億元。
在能源變革大勢下,儲能已成為萬億級市場。資料顯示,到2030年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光儲結合可實現平價,儲能市場空間將超過1.2萬億元。派能科技身處儲能行業的市場紅利期,近年營收和盈利的增長趨勢可觀。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隨着其他規模體量巨大的企業進入市場,派能科技的競爭優勢將在3-5年內消失。那麼,“儲能”第一股的競爭優勢究竟幾何?
核心產品競爭力幾何?
按照產品分類,公司的主營構成分為儲能電池系統與電芯,其中儲能電池系統(包括家用儲能和通信備電兩部分)佔比超過90%。而在儲能電池系統中,家用儲能的業務在2018年至今均佔總營收比超過70%。
儲能電池系統的生產包括軟包電芯生產、電池管理系統生產以及儲能電池系統組裝三大環節。相關公告提到,公司產能的限制性因素主要在於軟包電芯生產環節。排除疫情影響因素,近年來的產能利用率逐步上升,尤其是在2019年已接近100%的水平。
此外,公司的產銷率也是逐年上升。供需關係表現出公司主營產品的高市場競爭力,也應證了公司本次上市籌資擴大產能舉措的合理性。另外,由電芯產量與外購量的比例可以看出,派能科技以自主生產為主。軟包電芯生產由全資子公司揚州派能完成,電池系統組裝由全資子公司崑山派能和黃石派能負責。派能科技在儲能電池系統的生產流程中掌握了完整的產業鏈,保證其產品安全可靠性高、循環壽命長,具有突出的綜合性能。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對於儲能系統來説,EMS是最核心的競爭力,而國內企業最不容易掌握這一塊。“業界大佬寧德時代、比亞迪、華為未來都會滲透進儲能行業,對派能科技來説競爭將非常激烈”,該人士表示。
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強嗎?
近年來,派能科技的主要原材料價格呈現下降趨勢。
另外,公司向每個供應商採購額佔比基本都低於10%,公司生產並不依賴於個別供應商。
不過,目前派能科技年營收規模僅在10億量級,若未來收入增速不能顯著提升形成規模效應,則競爭對手相對相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將更強,也將使得公司處於不利的位置。
公司是否有優質的下游客户渠道?
在當前的三種儲能類型中,電化學儲能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相比以抽水儲能為代表的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的綜合效率更高,受外部條件限制更少;與成本高昂的電磁儲能比較,電化學儲能技術較為成熟,應用更為廣泛。而從電化學儲能的存量市場和新增市場的滲透率來看,鋰電池在其中已佔據壟斷地位。與鉛酸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是不含有害元素的綠色電池,並且壽命更長、長期來看成本更低。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的廣泛使用是全球範圍內的趨勢。
目前,在家用儲能業務中,派能科技產品主要出口海外市場。其在下游先後綁定了歐洲最大儲能系統集成商 Sonnen、英國最大光伏提供商 Segen等大型優質客户,形成了全球範圍多地區的家用儲能市場佈局。而在通信備電業務領域,中興康訊佔有了公司96%的下游市場。中興作為持有公司 37.21%股份的控股股東,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及中國聯通的5G集採市場中均獲得約為30%的份額。
資料來源:西部證券研發中心
不過,對大客户的依賴也成為了派能科技最大的弱點。從以往經驗來看,但凡主要營收來源於“中興”系的上市公司,最終結局均不是太好。因此,派能科技如何擺脱對大客户的依賴,將成為公司未來的重要看點。
儲能行業方興未艾,各大企業也紛紛往前景優越的方向拓展業務。一方面,寧德時代作為鋰電的行業龍頭,派能科技在業務上有重疊;比亞迪在汽車動力電池之外,已經長期開展了鋰電池為主的儲能業務。
另一方面,光伏企業利用自有的市場渠道延伸儲能業務。陽光電源以光伏逆變器領域的市場資源為基礎,運用在儲能變流器方面的產品優勢,形成了豐富的儲能業務品類和廣泛的市場分佈。而天合、晶科、東方日升等光伏企業也積極開拓儲能業務。此外,華為將自身強大的數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與光伏技術進行跨界融合,推出智能光伏,亦對儲能行業提出了挑戰。
一位機構投資者指出,派能科技作為一隻新股上市,又碰巧撞上“儲能”熱點,其目前估值明顯偏高,而從長期競爭格局來看,公司相對存量與潛在競爭對手,則並無明顯的先發優勢。
責任編輯: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