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期市 篇三:2021年股票市場隨筆2

         今天聊聊入市場之後注意的事項以及每個人的操作風格。

1.簡單説下入市場的基本知識。

         關於證券公司的選擇。現在開户很簡單,一張身份證,一張銀行卡,在手機APP上10分鐘就能開好。那麼選哪個證券公司呢?其實這個選擇對買賣股票來説差別不太大,不過申請的這個證券公司最好在自己所在城市有個網點,以防萬一有非要去櫃枱的事情要辦(比如更換綁定的非同一銀行的銀行卡)。其次,開户好後立刻找客服經理談手續費,一般在萬1.5到萬3之間。國泰君安不談的話默認是千分之三,如果做得是短線,手續費還是挺高的。

          剛開户是不能參與創業板和科創板的股票交易的。創業板以前沒有那麼嚴格,從去年4月份後就要求必須滿兩年(從第一筆交易開始算),科創板門檻更高一點,要求滿2年且20日日均資產滿50萬方可開通。這些條件達到了,可以在APP上開通,過程簡單。

2.關於操作風格。

            先講講故事。

            大約5,6年前的時候,我的期貨公司的客户經理,工作調動,換成了一個能幹的寶媽,該寶媽是個每年都參加長跑馬拉松的主,為人熱情大方,做事幹脆利落,特別喜歡她的脾性。每次各種節假日,該寶媽會來家裏送期貨公司的禮物,這時候,我們經常坐一上午聊關於期貨公司的趣事。她告訴我們,在期貨這行,通常大多數人堅持不過兩年,能堅持兩年以上的,一般都是獲利的,比股市更新得更快,爆倉也是常見的事。她的客户中,獲利的人羣大多數是持有兩三隻期貨合約,長期拿的那種。現在我和她偶爾也微信聊聊,能得到很多有效信息。

          再説股票市場。

          嚴格説起來,我和我老公的周邊朋友,全職做股票的只有1個半。其中一位是我老公在大學認識的,他畢業後就全職做了股票,從小資本做起,到我老公4年多後回國時,他已經開始接手別人的賬户了。他的操作風格很有意思,就是看中一隻股票,留下生活費,全倉進,然後等待獲利,時間1,2年都是正常的。高峯期時,資金做到了幾百萬。當然,現在還是全職股民。還有半個,是我自己的親人,是位經濟學教授,在上海排前三的大學裏教書。課程不多,所以他大多數時間除了研究經濟寫文章,就是買買股票。説全職也不算,但也是一位獲利的老股民了,算半個。在上海時承蒙他照顧,經常去他家吃飯,回鄭州後,見過幾次面,大多時候是在微信上和他聊天,有時候不懂的地方也給予我指點。他的操作風格有長有短。

         2009年剛進入股票市場時,我們的風格,啊,也不能稱之為風格,就是選幾隻股票,拿了一個月或者幾個月,賺錢了就賣出來,覺得不好虧損了也賣出來,沒有能長期持有的股票。就那麼有賺有賠地到了2011年。開了期貨賬户後,資金轉到期貨市場。期貨市場有槓桿,可以開空和多。和大多新手一樣,盯盤,預測,下單,止盈或止損。一個月後,資金從60萬,到了40多萬。老公是個好學的人,每天都花好幾個小時看書學習。説實在的,他是我唯一一個見過的365天都要看書的人,嫁給他快11年了,沒見他停過,回老家過年也得帶着個kindle。也是他在那個時候停了下來。我們找了當時的期貨客户經理聊,去網上找資料看,翻閲論壇(一會回頭去找找期貨論壇自己以前寫的東西????),改成了長期的策略。就這樣,忍受每天的波動,堅持了下來。我執行力比他強,從那時候開始,就成了我來操盤。到了2015年,由於我們的資金變大,除去銀行隨時取用的理財,還有剩餘,就把這部分資金也投入了股票市場。長期的錘鍊,持有也不再是問題。招商銀行,雙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