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網信辦指導的第六屆智慧城市博覽會在京舉辦期間。記者從華夏航空公司獲悉,由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華夏航空研究編制的《2020年中國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性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佈。報告顯示, 2019年直達機場1638條,覆蓋率14%,而支線機場直達航線只有107條,覆蓋率0.8%,支線航空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支線機場直達航線107條,覆蓋率0.8%
報告指出,2019年民航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6.6億人,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的乘機次數是0.47次,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0.87次,更遠低於美國的2.48次。
國家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靳軍號表示,據統計我國副省級以下城市所擁有的機場總數197個,佔全國238個機場的82.3%,副省級以下城市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提高副省級以下城市的航空通達性有利於進一步激發旅客的出行意願,拉動航空消費,釋放市場潛力,應當説中國民航需要更加深耕細作的市場。
報告顯示,2019年直達機場1638條,覆蓋率14%,與此相對應的佔機場總數的80%以上的支線機場之間所開闢的直達航線107條,覆蓋率0.8%,巨大的供給差距代表的是巨大的消費潛力,通過推行便利化,優化干支合作,全面提升航線網絡的通達性,是提升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性的重要途徑。
畢節中轉時間4小時內可達66個城市
自2019年7月以來民航局以國內中轉旅客跨航次服務作為試點為突破口,着力提升旅客中轉的便利化,取得了一定成果。
報告顯示,2019年下半年從7月份試點開始到去年12月31號,轉國內的中轉旅客數量達到1118萬5千人次,跨航次中轉815萬人。民航局去年的試點以來,有效激發了行業推進中轉服務便利化的積極性,也更激發出以華夏航空為代表的航空模式。如貴州畢節,華夏航空利用周邊的貴陽和成都等幹線機場作為中轉樞紐,通過連接實現了畢節到區別主要城市的網絡覆蓋,增加到94個通航城市,當日可到達的城市90個,中轉時間在4小時以內的到達城市是66個,還有27個城市實現從畢節到相應城市的當天往返,畢節到其他城市的通達性得到了極大改善。
166座地級行政區擁有192座機場 10億人未坐過飛機
報告顯示,2019年冬航季,36座中心城市(31座省會城市及5座計劃單列市深圳、廈門、青島、大連、寧波)之間的航線數量佔比22.5%,202座副省級以下城市之間的航線數量佔比僅為12.8%。
當前我國共有337座地級行政區(不含港澳台)。剔除中心城市之後的副省級以下地級行政區有301座,其中166座地級行政區擁有192座機場。據統計,中國還有10億人未坐過飛機。就人均年乘機次數而言,2019年我國僅為0.47次,美國為2.6次、加拿大為2.4次、澳大利亞為3.0次。
從各區域近五年增幅來看,華北、新疆、西北、中南、華東、西南六大區域城市旅客通達體驗度的年均複合增速均高於全國水平,處於“高檔”;東北區域年均複合增速僅有1.2%,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航空運輸水平發展遲緩,長期處於“低檔”。
值得關注的是,煙台、珠海、三亞、温州、桂林五座城市,壟斷了2017年至2019年副省級以下城市旅客通達體驗度排名前五的位置,且短期內地位被撼動的可能性不大。
如何提升航空通達性?如何開通通程航班?
所謂“通程航班”,是指在這種模式下,搭乘國內航線的乘客可以享受在始發站一次性辦理所有乘機手續、托運行李,在中轉站無需再辦理乘機手續,行李至目的站直接提取。
報告稱,順暢銜接為核心要素。連接副省級以下城市與周邊樞紐或區域型次樞紐,要首先解決不同航線之間的中轉難、方案少、體驗差的問題。據瞭解,華夏航空推出繼直飛、經停之後的民航第三類航班形態——通程航班,具有“一次值機、一次安檢、行李直掛、航變無憂”的特點,與國內28家航司建立合作關係,在67座機場開通通程航班地面中轉服務。比如華夏航空通過庫爾勒連接起了新疆省內各支線城市,不僅讓庫爾勒與疆內各支線城市實現了暢通無阻,而且構建了“以庫爾勒機場為樞紐、疆內成網輻射全疆,疆內疆外互通有無 ”的航空網絡格局,和逐漸成熟起來的幹線網絡共同構建起了進入新疆的第二通道。
報告建議,副省級以下城市可加大供給側改革,既要建“站”更要修“路”:一方面堅持航空均等化服務理念,加大民航發展基金投入力度,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積極完善中西部地區、支線地區、邊遠地區民用運輸機場、通航機場的規劃佈局。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鄭三波